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30

第30章 昆明的两次惊魂

1935年4月中旬,红军离开贵州后向云南急进,很快就突破了国军精心设计的防地,渡过北盘江。还在贵阳的蒋介石急电云南省主席龙云,命他将云南仅有的一些军队布置于滇、黔边界的黄泥河以东进行防堵,并令薛岳亲率中央军尾追。

5月初,红军主力分别向着云南沾益、马龙、寻甸、嵩明前进。龙云因滇军仅有的6个旅主力已被蒋介石外调去贵阳赶不回来,不得不坐守昆明空城,只有一些团防及警卫部队担任守备,十分恐慌。不料红军刚刚抵达昆明城附近,突然又转头向昆明西北前进而去。

当空军侦知红军这一动向后,蒋介石立即和晏道刚等“智库”研究,认为红军声东击西,真正的企图是要强渡金沙江,又令薛岳率各纵队跟踪北追。5月12日,晏道刚不得不向蒋介石报告:“得悉红军全部渡过了金沙江。”

“薛岳呢?”

“薛岳一部也过了金沙江,正在会理围攻红军。”

蒋介石立即说:“我们去昆明!”

晏道刚带上卫队随蒋介石乘飞机至昆明。

这一次,蒋介石的随从不多,没有党政人员,只有军事将领,何云带去的随同卫队人员也不多。在昆明城,蒋介石住在五华山龙云布置的房子里。此行他除了拉拢龙云外,就是部署大渡河会战。

谁知他们到昆明才几天,一个傍晚,张毓中突然跑过来报告说:“昆明大街出现一些群众手持火炬,列队游行。”

何云急问:“咋回事?是不是赶快叫委座躲起来?”

张毓中说:“他们自发前来庆祝蒋先生莅临昆明。”

“自发?有这事儿?”何云说,“不行,我要去报告!”

何云赶紧去找晏道刚。

晏道刚听后,微微一笑:“成功了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怎回事儿?”何云疑惑地问。

“我们这次来到昆明,中央有意提高龙志舟(龙云字)在滇、黔方面的权力,要他在滇、黔方面作为中央的支柱。委座派我与他联络,还在口头上答应将来成立滇黔绥靖公署来统率两省军政,由龙志舟主持。这是肯定龙志舟组织的,群众手持火炬游行庆祝委座的到来,岂不说明他和我们一条心了!”

何云这才大松一口气。

龙云这边有戏了。蒋介石于是把精力转向“围剿”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由昆明乘飞机到前线督战。他督战不落地,只是在飞机上投下通信袋,向各部指挥官下“手令”,一表示他亲临前线和官兵“同甘共苦”,二则指示作战机宜。云南的地形很复杂,高山险峻。空军队长张有谷很卖力,先后两次驾机送蒋介石到前线上空。可红军成功强渡金沙江,蒋介石梦想红军重蹈“石达开式覆辙”并未出现。

红军到达泸沽后,一部往大树堡方向活动,主力却兵分两路,一路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且击败刘文辉部署在此的守军,一路迂回到泸定桥,击败刘文辉另一部守军,渡过大渡河后取道汉源、天全、芦山、宝兴,前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当红军渡过大渡河后,薛岳一部及川军三四个旅过河尾追红军,经汉源、泸定北进金汤、丹巴。薛岳率主力经汉源、大相岭前往雅安集中,沿途虽没有战斗,但官兵死亡、病号很多,部队人少枪多,弹药无法携带,士兵被拖得疲惫不堪,到达雅安时已是6月中旬了。

蒋介石所谓南追北堵的大渡河会战计划不得不收场。这天,晏道刚又沮丧地向蒋介石报告:“红军向大小金川前进了。”

蒋介石说:“告诉何玉龙,我们准备离开昆明,飞回重庆。”

在此期间,随行的侦察、警卫两班人员最听何云的话。何云也时常和他们在一起,黎铁汉抱怨说:“我们平时工作这么扎实,待遇却与编制内的侍从人员相差有两倍之多,大家感到非常不平。”

何云说:“我去报准上级,将侦察、警卫两班编入侍从室,成为正式人员。”

结果,这次他征求戴笠的意见。戴笠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说:“我接到报告,十分高兴。”

之后,蒋介石、晏道刚等人都批准了,侦察、警卫两班人员的阶级和待遇比照1934年南昌提案,自5月份起实施。众人一听个个喜形于色:“真是喜从天降!”

张毓中升了上尉,说:“内心的快慰,实在是难以形容。”以后,他每月薪俸80元打八折后计64元(蒋介石说“国家财政困难”,政府人员一律改为八折发薪),特别津贴50元,活动费40元(仅侦察班有),服装费30元,伙食费10元,再加上他连续两年考绩优等各加薪10元(共20元),共计214元。这但是一笔大数字,按照重庆的物价可以买上一栋不大不小的楼房。

两个班的侍卫们真大有一步登天之感,对何云也是感激不尽。

级别和工资涨了,众人准备回重庆了。

在他们临行前,龙云带着人马敲锣打鼓地赶来五华山了。他的手下一帮人马抬着以黄金制的大牌子,上刊“蒋委员长莅滇纪念”字样,在别墅前献给蒋介石。晏道刚和何云也被送了一个小的“金牌”,其余侍从人员都分别有贵重礼物相送。众人皆大欢喜。这时蒋介石当初带来昆明的钱还剩下特支费现洋14万元没有开支完,晏道刚问蒋:“是不是带走?”

蒋介石说:“何必带走,给志舟(龙云字)去算了。”

晏道刚于是带了几个侍卫把大洋抬去,亲自交给龙云。龙云也非常高兴,于是又组织群众“自发欢送”蒋介石和侍卫们离开昆明。

蒋介石出行,有两架专机。他规定,他本人和宋美龄以及侍从官等人乘坐一架,专机驾驶员为徐焕升;秘书、电务员、厨师坐另一架;但在1933年12月时由于飞机从南昌行营飞往浦城,后一架飞机中途出了故障,不得不临时迫降,结果把秘书和厨子们全撂在大山沟里。蒋介石没有秘书,就不能办公,结果大发雷霆,后来何云请示他本人下达一个手令,秘书随机同车,不能离左右,因此秘书也坐第一架专机。两架专机经过长途飞行,就要到达重庆机场了,突然一个侍卫匆匆来到何云前嘀咕几句。何云脸色大变。

他赶紧来到晏道刚前面:“重庆突然遇到大雾,能见度骤降。”

“机场没有导航的吗?”

“孔祥熙买来的导航设备太落后,遇到如此复杂的天气,起不了作用!”

“咋办?”晏道刚也紧张起来了,“我请示委座返航吧!”

晏道刚小心翼翼地来到蒋介石前面,把紧急情况报告了,蒋介石一听就大骂:“这些落后设备误事,我要处罚他们!”

“为了安全起见,只能返航了。”晏道刚说。

“返吧返吧!”蒋介石恼火地摆手说。

谁知晏道刚向何云下达返航命令,何云又苦着脸说:“驾驶员说返航油料不够!”

“如此复杂天气,如此复杂地形,油料将告罄,如何是好?”晏道刚也着急了。

这时竺培基传达蒋介石的命令:“寻找最近的机场降落。”

在地面无线电的指挥下,驾驶员徐焕升靠着高超的技术,毅然冒险进行迫降,总算安全降落在广元坝机场。

事后,徐焕升一检查,对何云说:“好险好险!差点在空中爆炸!”

“是吗?此话如何说?”

“飞机油料只能还飞三分钟,否则就要爆炸了!”

这次空中惊魂让许多人多年后都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