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35

第35章 警卫失职,汪精卫为蒋介石替罪

1935年秋,蒋介石在四川围堵红军失败,“内”未安,“外”也没攘,内外都是重重危机。

由于日军在华北到处策动“华北自治”,闹得很凶,蒋介石不得不带着侍卫人员前去开封,安抚第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他为平津卫戍司令,再去山西访问阎锡山,劝说他不要参加“华北自治运动”,随后返回南京,参加国民党六中全会。

11月1日上午8时,六中全会在南京陈家桥中央党部开幕。除了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未出席外,反蒋派的冯玉祥、陈济棠、阎锡山均前来出席,到会的中央委员100多人,蒋介石高兴地说:“国内趋于团结了。”

蒋介石在主持开幕仪式之后,亲率文武百官和中央委员前往紫金山拜谒中山陵。众人前去谒陵,谈笑风生。谁知蒋介石在北方跑了一趟,眼看华北一团糟糕,国土沦丧,到处汉奸横行,在中山陵前,突然联想到自己的“革命事业”竟然糟糕到如此地步,国家内忧外患,形势极为险恶,“咯噔”一下,心情沉重起来。他“忧国忧民忧自己的事业”,心情沉重,其他人并不沉重,中央委员们说说笑笑,有的还大谈昨夜舞场×××的风采。蒋介石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因为是盛会又不好发作,结果,拜陵拜得自己眉宇深锁,神情凝重,情绪恶化。

谒陵完毕,文武百官返回陈家桥党部,依照惯例拍摄集体照。与会人员就座妥当之后,侍卫去请蒋介石莅临照相。但是,因为心情不好,蒋介石迟迟不下来,德高望重的司法院院长居正亲自上楼去面请,他也置之不理。

居正是党国元老级的大佬,见蒋介石迟迟不来,也火了,断然作出决定,不等蒋介石了,宣布:“照相了。”

这照相要几分钟?摄影师一按快门,相机打出一炮烟,接着一鞠躬,说声“好嘞”,就完成了。

众人于是起立离去,进入会场继续开会。在旁观看的什么秘书、侍卫等随员各自涌向自己的主人,前去搀扶的搀扶,侍候的侍候。为什么众侍从一起涌向主子?因为迟了,主子会不高兴。这么一拥挤迎过来,立即引起一些混乱。

在混乱中,一名摄影记者从容取出暗藏身上的小型左轮手枪,夹杂在人群中逼近汪精卫,“啪!啪!啪!”迅速而准确地连射三枪,命中汪精卫的头、肩、胸三处,“扑通”一声,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应声倒地。

这突如其来的行刺,使得早先布置在场的警卫人员惊恐万分,反应不及。在凶手身旁的元老级别的张继老头子急忙从后面死死地抱住凶犯,大喊:“来人啊!”哪里还有人敢来,人人吓得四散。张学良却奔上前,猛踢一脚,托起凶手的手臂,手枪落地。这时侍卫们才围了上去,将刺客打倒在地上,但还是制服不了。

汪精卫的随从激动起来了,气愤地拔出枪,对着凶手的臀部“啪——”又开了一枪,众人才将他制伏不动。

蒋介石听到枪声,在贴身侍卫的护卫下,立即下楼,走到躺在地上的汪精卫身旁,屈着一条腿,把住他的右手。汪精卫一边喘着气,一边狠狠地对蒋介石说:“蒋先生,你今日大概明白了吧。我死了之后,你要单独完全负责了。”

原来他认为蒋介石为了争权派人行刺自己的。这话说得蒋介石面红耳赤,久久没有回答。

这时,凶犯被侍卫们七手八脚送去中央医院急救。谁知他虽然还活着,态度却十分的顽固,闷声不响,就是死不开口,并拒绝接受任何医药治疗,打针拔针,灌药吐药。医生和办案人员头痛不已。

但是,他的身份马上被查明,叫孙凤鸣,是晨光通讯社记者。随即,众人又反映了当天早晨发生一件事情。当时晨光通讯社尚未领到采访证。晨光社总务兼编辑部主任贺坡光急奔中央党部,向中宣部新闻处处长彭革新要求发证。彭革新一贯是给钱办事,对方没给钱,就打着官腔说:“奉部长叶楚伧对记者发证严格控制的指示,给不了签证!”不给签证。

贺坡光气愤地说:“别的报社都发了,为什么我们有名的‘小中央社’不发?我们晨光宣传三民主义不遗余力,这是众所周知的!”

两人当即就争吵起来了。在旁的工作人员见彭革新说不过贺坡光,凑上去劝说:“大家都是自己人,好办好办。彭处长你看可以发吗?”

彭革新理亏,又辩说不过,只好停止争论,沉思片刻,不得已才把出入证发给了晨光通讯社。

谁也没料到这张出入证恰恰是给的孙凤鸣,于是闹出了枪击汪精卫的大事件。治安人员立即赶去南京丰富路晨光通讯社,但已迟了一步,人去楼空,连所有的纸片都已焚毁,余烬尚未熄灭。

原来主使者早有预谋。

这骇人听闻的政治暗杀事件震惊中外。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抓住蒋介石照相迟迟不到这点,找到蒋介石大吵大闹,对他嘶喊着说:“你不要汪先生干,我们就不干,为什么要派人下如此毒手!”

这事还真不是蒋介石派人干的。

受了冤枉后,他更是满腹狐疑:到底是哪路人马出手的?这大半年在西南“剿共”,他早就对国情不明不了了,只好下令侍卫室:“把戴笠找来!”

戴笠一进门,他就指着他的头,厉声训斥:“人家打到了中央党部,你还不知道!每月花上几十万元,就让你出这类祸事吗?限你三天之内把指使者缉获,否则要你的脑袋!”

蒋介石很少说“要脑袋”的狠话。戴笠急了。以前他处心积虑要去保护领袖,现在竟然还给领袖蒙羞抹黑!前功尽弃不说,还可能要掉脑袋。退了出来后,他立即把自己的手下召集过来,拍打着桌子,十万火急地说:“就治安情报而言,这次暴露出经不起考验的大败笔。侦查真相,竭力破案和缉捕同谋,刻不容缓,火烧眉毛!”

接着,他对黎铁汉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侍从室特务组得出面!”

“我们不是正式的情治单位,而且案发当时,侍从人员都分散在指定的地方服勤,不在现场。”

“行刺地点在中央党部,被刺的对象是汪副总裁,从任何角度来看,你们都不能置身度外。”戴笠说。

黎铁汉见主子有难,不敢怠慢,立即赶去中央医院亲自找凶手了解、审问详情。一进医院,手下就报告说:“凶手孙凤鸣态度恶劣,一问三不答,众人束手无策,又怕他死去,只好拼命地打强心针,每小时打十多针。再无结果,就怕来不及了。”

黎铁汉眉头一皱,为了抢时间,只好用激将法对他一试:“大佬!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可惜你的技术太差了,连一枪都没打中!”

谁知这一招还真的见效了。

“笑话,绝不可能的,我至少打中了两枪!”凶手竟然有些激动,很不服气地开口了。

“国家多难,危在旦夕,你怎么可以做出这种危害国家,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呢?”他再“动以爱国之心”希望套出他行刺的动机。

“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避重就轻地回答。

“你行刺的对象只是汪先生吗?”黎铁汉又问。

“谁说的,我们要刺的对象是蒋介石,其次才是汪精卫和其他中央政要。”

“你为什么不在谒陵时下手呢?”黎铁汉又问。

“当时还没有下定决心。”他简单地回答。

“你的动机是什么?”黎铁汉追问。

“……”他不答。

“是谁指使你的?”

“……”他闭目不响。

以后,不论黎铁汉再怎样“激”或如何“套”,他都置之不理。黎铁汉摇了摇头,说:“再问也等于白问了。”就告退了。

黎铁汉因为不是正式审问人员,回去后怕侍从室责问,又将经过的情形报告了王世和侍卫长。王世和看了他一眼,悻悻地说:“戴笠这些饭桶,每月拿这么多钱,白养了!”

第二日,侍从室接到报告:凶犯孙凤鸣因为流血过多死亡了。

但侍从室这次也没逃脱干系。中央党部都混进了杀手,侍从室的警卫大受蒋介石的质疑。他获知孙凤鸣本是要刺杀自己且差点就成功了后,更是恼怒了,把林蔚和王世和叫来了,说:“凶手要杀我,在他们计划与执行的过程中,居然一点风声都没走漏,其手法之高明,不能不使你们脸红。”

林蔚和王世和马上红了脸。王世和说:“就我们初步了解,本案系由西南方面一些对中央不满的政治野心家指使的。显然,他们很早就有周密的计划,想利用政治阴谋与暗杀手段打击中央,制造分裂。”

“打击中央,我是问杀手如何在侍从人员眼中进入中央党部的!在陵园是如何要杀我的!”蒋介石喝道。

“孙犯在陵园大牌楼下时,我们发现了。他和一年轻女士手挽手,蹬上石阶,十分亲昵,唉,轻浮得很。这立即引起了我们警卫人员的注意,上前去查看,原来男的是晨光通讯社记者,女的是中央党部职员。”林蔚说,“两人都有识别证,所以警卫人员就没再作进一步的盘问和检查。凡是当杀手的,肯定是不怕死的亡命徒。他异常举动引起我们警卫人员的盘问,看到我们的护卫极为严密后,可能改变了预定在陵园内行动的决心。”

他的这一说法完全比何云技高一筹:侍从室不仅不必为这次事故承担责任,而且还因为警卫严密保护了蒋介石,应该受到表扬呢。蒋介石不说话了。

居亦侨进侍从室三个多月,就发生这样的惊人事件。当刺杀经过见诸各报后,他也对此事略知一二。然而,几年之后,他才获知这事的尾声牵扯起来,竟然与他还有些小关系!

这次枪击汪精卫,是晨光通讯社社长胡云卿布置的。

胡云卿真名叫华克之,为江苏汜水五里铺人,20几岁,历来思想激进。他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就是南京学联的中坚分子,担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委员和青年部长。蒋介石的老友、党国元老吴稚晖还赞扬他是“振兴党国的青年杰出人物”。吴稚晖虽然平时疯疯癫癫,但看人倒是很准。眼看日军侵占东北后在华北捣乱,而蒋介石不顾不管,华克之扯旗抗日,在苏北组建游击队,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流亡上海,与叫陈处泰的地下党同住在打浦桥附近的新南里232号。这一简陋小楼是不少爱国青年的聚居地点。孙凤呜、贺坡光是常来之人。孙凤鸣是徐州人,比贺坡光、华克之还年轻。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在第十九路军当排长。他血气方刚,枪法百发百中。眼看华北沦丧,蒋介石、汪精卫抗日态度暧昧,十分气愤,誓以流血与蒋、汪一拼,于是在玄武湖畔诀别未婚妻崔正瑶,毅然决定去行刺不抗日不救国的蒋介石。他的壮举得到华克之和贺坡光等热血青年的支持。于是,众人组织晨光通信社,准备把蒋介石杀死,救国抗日。

而刺杀行动,陈处泰并不知情,也没参与组织。当他获知孙凤呜被捕死于中央医院后,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上海新亚饭店慰问崔正瑶,由于叛徒告密被早已埋伏在饭店四周的特务抓住。

居亦侨与陈家是亲戚,陈处泰的二叔陈维新是居亦侨的表姐夫。但他们并不知居亦侨在侍从室,若去找居亦侨援救,或许可以缓解。陈处泰后于1936年被杀害。

孙凤鸣死后,戴笠除了抓了一个不知情的陈处泰后一无所获,只好以悬赏10万元通缉晨光通讯社社长、主犯华克之。但他至死也都没抓获华克之。

这是后话。

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发生震惊全国的枪击汪精卫的重大事件后,第二日,国民党如期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日,日本关东特别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到达北平,向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提出成立“华北五省自治政府”,限定于1月20日前答复。19日,蒋介石在大会上发表“对外关系之报告”,其中仍提出“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的外交方针。刺杀事件仍然没有让蒋介石警醒。11月24日,汉奸们在通县抢先挂起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的招牌。中华民族的亡国灭种危险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