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45

第45章 蒋介石好几次遇难,奇迹般化险为夷

蒋介石飞返南京不久,日本在上海挑起了战事,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蒋介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战区,侍二组组长邵存诚调第三战区,侍卫官酆梯接任侍二组组长。

因为日军派出海陆空军精锐猛攻淞沪,国军将士为了捍卫国土,奋起反击。由于蒋介石前度备战不够,前线战况十分惨烈。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多次亲临上海前线视察,指挥作战。承担运输任务的京沪公路、京沪铁路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因此,南京的党政军要员到前线视察,极不安全。

8月25日,蒋介石在戒备森严的中央军校小会议室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参与会议的只有冯玉祥、何应钦、白崇禧等几位军政大员与侍二处主任陈布雷和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等几人。商定了军机大事后,蒋介石说:“为了保证此次会议所制定战略的实施,我决定近日再去上海。”

“最近日军空袭厉害。”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建议说,“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爵士明天从南京去上海接见英侨领袖,并会见日驻华大使川越茂等人。委座可以搭乘他的轿车去。英国是中立国,座车插有英国国旗,可以避免日军飞机轰炸。”

蒋介石颔首表示同意。

第二日,蒋介石因为突然有急事,临时决定推迟去上海。当晚,王世和气呼呼地回到了侍从室,大声嚷着说:“这明明是针对先生的,这明明是针对先生的!”

“怎么啦?”侍一处主任钱大钧问道。

“许阁森爵士的汽车遭到两架日本飞机轮番追逐袭击,许大使身负重伤,性命垂危,已经送往沪西的宏恩医院抢救。”王世和说,“他乘坐的小汽车有明显的英国国旗标志,仍遭到日机有目的的拦截与扫射。很显然,日本不惜开罪英国,要袭击和炸毙先生。”

“不会吧?”

“怎么不可能!”王世和说,“他们预先得到准确情报,知道先生要搭乘许

大使的汽车赴沪。他们肯定是冲着先生来的。若先生乘坐该车,很可能难逃此劫。”

“这些鬼子真是欺人太甚!”钱大钧无奈地说,“鬼子硬是要轰炸,我们也没有啥办法,希望老天爷多多保佑!”

“也希望先生信奉的上帝多保佑!”王世和又补了一句。

因为上海战场上的日军突破大场国军防守阵地,蒋介石决定于8月28日去上海附近的苏州巡视,并于当晚偕宋美龄去昆山前线督战。

早一日晚上,王世和派出特务组率同军统局特警人员在沿途和苏州作不少秘密护卫措施。为了行军安全,他又将蒋介石座车后面的两辆黑色随从轿车改为敞篷车,并决定到时改在座车之前行驶。

28日清晨,蒋介石和宋美龄乘车从京沪国道驰赴苏州。车队出发时,王世和又指定两敞篷车内的侍卫官:“你们拿上最好的进口望远镜,对着天空瞭望,侦察敌机踪影,随时报告,以便随时应变。”

由于这次侍卫措施十分严密,一路上平安无事。

中午时分,蒋介石夫妇在苏州留园休息,并召见前线赶回来的将领,进行训勉和指示。黄昏时分,他们转往苏州火车站,搭乘小型火车去昆山前线巡视和慰问将士。午夜12时许,他们乘小火车返回苏州火车站。

就在苏州火车站,蒋介石手扶宋美龄小心翼翼地走下小火车,这时忽然传来敌机轰轰向车站飞来的声音。这虽是突发情况,可敌机怎么会半夜反常地进行空袭呢?无疑事先得到了蒋介石在此的情报。众人惊慌不已,纷纷说:“咋办呀?咋办呀?”

蒋介石倒是沉着镇定,站在两节专车之间的月台上,稍微迟疑了一下,当即就扶着宋美龄转进了另一专车。王世和立即指挥侍卫人员隐蔽分散在专车周围进行警卫。

火车站的灯火管制不良,敌机飞临头顶时,还是怱灭怱亮。王世和既焦急又气恼,跺着脚骂娘:“这些败家子!这些昏庸的腐败分子!害党害国害人民!”

敌机轰隆隆地掠过头顶,声音大得吓人,王世和躲在水沟里一数,竟然足足15架,全是编队的重型轰炸机。幸亏它们掠过头顶时,并没有扫射。众人虚惊一场。敌机很快向南京方面掠空而去。

蒋介石马上命正在等待的专车:“立即开动!”

王世和一挥手,侍卫们立即跳上专车。火车立即呼哧呼哧地启动,很快风驰电掣开始飞奔,翌晨安抵南京和平门站。

蒋介石和夫人在侍卫们的护送下换上汽车,返回官邸去了。

事后,在侍从室,钱大钧分析说:“这次敌方并不是得到了情报,以我们为目标,纯属巧合而已。”

“不可能!”王世和说,“肯定有日奸潜伏在政府领导中心,暗中通风报信,否则定然没这么巧!”

王世和的这个说法让钱大钧不寒而栗:“若是这样岂不太糟糕了?!”

“汉奸肯定有!”王世和还是一口咬定说,“由于早几年政府放任纵容不抗日,别看那些大佬们平时横行霸道,见着日本人和汉奸呢?就好像老鼠见了猫儿,不敢乱说乱动。中国人就是贱骨头,许多人看见当汉奸比大佬还威风,就争着卖国当汉奸。各地相当得多,现在已是防不及防了。”

“唉,明明知道政府高层有内奸,可就是没办法呀!”钱大钧也不否认此事。

因为就是半个月前就发生江阴要塞泄密案。当时蒋介石在黄埔路中央军校小会议室召开仅有军委会几位高级将领参加的机密军事会议,决定海军突然袭击去封锁江阴要塞江面,将滞留在长江沿线南京、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各港的日方军船与商船卡住,防止他们逃跑,进行围歼。谁知当夜就在海军准备行动前几个小时,这些日本船只突然呼呼地全速开走,抢在“下网”之前全部逃之夭夭。此事曾让蒋介石还几日坐立不安。

“万恶之首,就是汉奸!”王世和第一次文绉绉地骂起来了。

然而,汉奸全在暗处,无论是王世和还是钱大钧都知道高层内部有汉奸,可就是没办法查出来。

淞沪会战还在紧张地进行。9月初,英、日双方还在为大使被炸事件进行唇枪舌剑,蒋介石突然指示钱大钧:“下周一在中央军校举行‘扩大总理纪念周’活动。”

随后,钱大钧让侍从室通知:“中央军校的全体师生、陆军大学全体师生以及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各部党、政、军长官都参加,届时先生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

王世和得信后在侍卫长室大伤脑筋:“鬼子的飞机这么疯狂,还搞什么阅兵啊!”

陈善周说:“这不叫阅兵,叫全民动员,鼓士气!”

“什么全民动员,一听抗日,大伙儿早动员起来啦!”

王世和发着牢骚,但还不得不去布置警戒。时刻他就怕天上日机袭击,大炮打不着,除了躲之外,别无良策。但对于地面警卫,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只要照葫芦画瓢,就可以轻松搞定,并且几乎不会出事。但这一次,王世和大动干戈了一番,除了派出所有侍卫、便衣和武装卫士外,还调集了南京的宪兵部队协助在中央军校进行警戒。

9月4日大清早,中央军校与陆军大学的全体师生早早来到了大操场,面对司令台列队站立。8时50分,中央党、政、军各部大员也已到齐。进出军校黄埔路大门的各式小车,排成了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

这是自1927年以来国民党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总理纪念周”活动。宪兵司令部的所有宪兵出动,从中山东路折进黄埔路到中央军校的大门全部站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附近马路禁止所有的车辆和行人通行,每条路口都有荷枪实弹的岗哨,特务组便衣在各处巡查。

谁知正当与会人员静候蒋介石莅临时,忽然会场西侧马路上警笛声突然响起,随即此起彼伏,马上又响起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十余分钟后,总值日官惠济向大家宣布:“刚才发现两名嫌疑人员混入军校,来路不明,现在正在全力进行搜查,请保持安静,不要走动,听从命令。”

会场上瞬时引起一阵骚动和不安。散布在人群的侍卫们也警觉起来了。

须臾,有人前来报告,两名嫌疑人员乘坐一辆轿车从紧对太平门、紫金山的北门方向逃跑了。主持人宣布:“扩大总理纪念周”活动按时进行。

事后,王世和获知,经过调查,那两名人员是日本间谍。他们潜入军校,企图刺杀蒋介石,因被宪兵察觉,仓皇之中才坐车从北门逃走。王世和很是奇怪,找到蒋介石说:“两个鬼子间谍是如何获知先生要参加扩大总理纪念周呢?又如何混进戒备森严的中央军校呢?”

这话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下令宪兵司令谷正伦进行追查。

宪兵对在校门口登记进出的各单位长官乘坐的小汽车车号与乘车人员进行核查,最后发现两名嫌疑人员乘坐逃走的轿车,竟是行政院简任级机要秘书黄浚的座车。这简任级秘书与中央各部部长是平级的。谷正伦联想到半个月前的江阴要塞泄密案。那次与会的人员,除蒋介石、汪精卫与何应钦、白崇禧等少数几名高级军事将领,还有担任会议记录的陈布雷和黄浚。英国大使坐车挨炸事先的那次军事会议,黄浚也是会议记录人。这次他又牵涉其中。根据这些疑点,谷正伦组织手下对黄浚住所进行监视,终于破获了黄浚父子汉奸案。这是后话。

日军欺负国军没有强大的防空火力,肆意对南京进行空袭。这给蒋介石等人的安全威胁很大。在“扩大总理纪念周”活动后,为了防止敌机空袭,在侍从室的建议下,蒋介石迁出了中央军校,以中山门外、遗族学校左前方的四方城作为行邸。遗族学校是宋美龄主持兴建的,坐落在中山门外数百公尺的丘陵上。京杭国道通过丘陵中间的低凹处,正好将遗族学校分成男女生两部。学校已具规模,设备现代化,专收国军遗族子弟。四方城周围树木繁密,地形极为隐蔽,平时不开放,知道的人不多。学校已停课了。侍卫人员也随之转移到了那里。

9月20日,50余架敌机由紫金山方向,低飞至四方城上空,以机枪对着茂林扫射。这一景象吓坏了侍卫们。所幸无人死伤,房舍也未被击中。以后,又发生好几次夜间空袭,也仅是虚惊一场。蒋介石住在行邸,有惊无险。王世和事后分析说:“鬼子和汉奸的情报厉害,不过从这几次空袭看,反倒证实我们保密和隐藏工作十分成功,敌机并不知道先生藏在四方城内。”

捉获了汉奸,蒋介石的安全形势大为好转,但上海方面的战况却越来越不妙,王世和认为蒋介石的护卫工作必须特别加强,于是将原派驻在各处的特务组人员全部调回,派在四方城四周巡逻。本在汤山为蒋介石守看游泳池的张毓中也回了组部,黎铁汉下令:“你负责机动任务。”

“何谓机动任务呢?”

“这是我发明的特别警卫法——你们开着边三轮摩托,带着轻机枪,二人为一小组,分成两组,在天黑至天亮两个时段,轮流在中山门外、体育场、明孝陵、总理陵园一带,进行不定时巡逻,防止歹徒、汉奸在城内搞破坏,发现有坏人,可以开枪击毙!”

于是,张毓中同“白面杀手”白世维为一个小组,天天驾着摩托车,架上机枪,在南京城内闲逛、查询和巡逻。但他们从未发现任何特殊的情况。

他们没发现敌情,并不说明战争无忧。由于蒋介石以前没做御敌的战争准备,临时抱佛脚,而日军武器先进,炮火猛烈,国军将士只能抱定“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以肉体与日军拼杀,伤亡达30万人之多。蒋介石全神贯注盯着上海前线,结果在防不胜防中让日军从杭州湾登陆,直扑上海,于是,整个上海战役在坚持三个月之久后不得不于11月9日前线溃退。

日军撵着屁股向南京而来了。

南京也危急了。蒋介石紧急布置南京作战和中央政府和机关的撤退后路。侍二组组长酆梯由于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同钱大钧以及其他侍从参谋把关系都搞得很坏,上海战役之后,蒋介石派他去湖南准备后方战事,旋任长沙警备司令。侍从参谋刘进接任侍二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