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51

第51章 南巡路上闻惊雷:蒋介石“大义灭亲”处死侍卫官

南岳衡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也是历史悠久、举国闻名的佛教圣地。南岳有不少的寺庙,古木森森,佛殿宏伟,如果在太平时期香火非常鼎盛,香客、旅客络绎不绝,其中祝融峰的方广寺更是“深”和“奇”出名。衡山和峨眉齐名,有“不登金顶,不知峨眉之高;不登方广寺,不知衡山之深”之说。

黎铁汉随蒋介石到达南岳后,立即把张毓中找来,询问:“这边的治安情况如何?”

张毓中说:“治安倒没问题,就是有敌机空袭太厉害!”

“这里也有敌机?”黎铁汉奇怪地说。

“可不!我先遣南岳,在第三天中午,也就是前三日,忽然一架敌机飞过来,轰炸南岳寺庙,幸好命中率不高,破坏力不强。我当时正和张人佑、冯载光两老兄在街头用餐,听到飞机声,急忙跑到农田田埂上,目击敌机轰炸暴行,并亲见到一村民被炸弹声吓昏。好在敌机没有用机枪低飞扫射,所以无人伤亡。”

“唉呀!这可咋办呀!”黎铁汉胆战心惊地说,“鬼子咋连这大山也看上了呢!”

蒋介石自驻节圣经学校以后,倒不怕飞机,在忙于国事外,还偕宋美龄在学校附近散步,毫不在意什么空袭不空袭,甚至还忙里偷闲攀登了一次南岳之顶——祝云峰。

11月12日清晨,蒋介石夫妇离开圣经学校,要去广东韶关巡视。巡什么,视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侍从室有人私下猜测说,可能是因为到冬天了,南岳深山的树上都结了冰凌,南方气候温暖如春,蒋介石夫妇想去那里过冬。

在侍卫们的陪同下,蒋介石夫妇先乘汽车去湖南郴州,再换粤汉铁路专车,到达湘粤交界的砰石车站后,再换汽车,由公路辗转去韶关。在途经广东省境内的狮子山时,蒋介石偕宋美龄突然兴致来了,竟然下车步行。

侍卫们赶紧下车,紧紧随侍在他们的左右。

这里田地广大平坦,阡陌纵横,虽然庄稼早已收割,但当地人的农舍都是瓦片砖墙建的,还是能看出一些富庶之象。蒋介石夫妇手牵手,一面谈笑风生,一面欣然观赏山村野景。蒋介石边走,可频频回头,宋美龄问道:“你在看什么?”

“达!你看后面这座山的风水很好,不晓得叫什么名字?”蒋介石说。

此刻张毓中正走在他们身边,宋美龄立即对他说:“你去查问一下。”

张毓中奉着“懿旨”,乐滋滋的,不敢怠慢,立即拔腿跑步,前去调查。因为离公路很近,村民早就远远地看见了他们,纷纷好奇地在门口观望。张毓中就近向一名中年男子询问:“那座山叫什么名字?”

谁知他听不太懂乡民的广东话,从他的手势猜测此山为“笔架山”。为了确认起见,他再详细地看了两家民房的门牌,确是“笔架山村×××号”。随后,才跑回去报告。

听了张毓中的报告,蒋介石夫妇同时抬头向笔架山端详了一会儿,齐声说:“真像笔架呢!”

当日下午,众人顺利地到达了韶关。

在武汉沦陷后,广州已于10月21日沦陷。韶关为广东省政府所在地,蒋介石夫妇就住在省府内。来到了气候温暖的韶关,蒋介石的心情很是不错。不料他的这种好心情第二日上午就被陈诚一个电话给弄没了。

蒋介石才吃罢广东的茶点,回到住处。陈诚就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报告说:“长沙半夜发生大火,全城燃起大火,酿成惨绝人寰的大灾祸,大火还在燃烧,长沙城都要烧掉了了。”

蒋介石一听极为震惊了,勃然大怒:“敌军呢?鬼子呢?”

“不见敌军,没见鬼子!”陈诚回答。

这时蒋介石在电话里大声喝道:“定要彻查,严办!”

他这句“定要彻查,严办”的声音之大,连在户外站岗的侍卫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南向湖南长沙攻击前进。11月7日,蒋介石专程从南岳去了一趟长沙,在蓉园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经过和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等人精心研讨,他定出一个“焦土拒敌”的高招,即以三人为一组组成一个放火小队,在日军入城前,将长沙城中的重要设施放火烧毁,且把鬼子烧死在城内。谁知为了在鬼子入城时及时逃命,湖南当局竟然与各放火队约定:届时不另行通知,只要见一处起了火光,其他各组也立即跟随着点火。没料到这一懒政终于引发重大事故。11月12日夜,长沙南门外的伤兵医院不慎失火,各放火队误以为鬼子入城,当局发出放火信号了,不分青红皂白,一齐点火,结果熊熊大火席卷整个长沙城,造成全城失火。长沙城一夜之间烧毁三分之二,不但许多重要设施烧成了一堆废墟,而且造成成千上万的无辜市民无家可归。长沙城在一场人祸中几乎毁灭。而这时日军还远在岳阳一带,距离长沙城有130公里之遥。

自从接到这个电话后,蒋介石的心情立即由晴转阴。一整日,有关长沙大火的消息不断传来,全是房屋毁、市民死伤的报告。吃了晚饭后,他终于坐不住了,匆忙地登上专车,连夜赶回南岳去。

专车共有四节,第一节为火车头,蒋介石夫妇在第二节,王世和带着贴身侍卫、秘书等坐第三节。特务、警卫两组人员和其他厨子之类人员坐最后的第四节。火车在夜风中飞驰。在半途之中,黎铁汉等人突然觉得专车速度由快而慢,渐渐由慢而停了,手下惊异地要下车布置警卫措施时,专车又忽然缓慢倒退,随后越来越快,风驰电掣。因为夜黑,众人看不见车外情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张毓中反应最快,紧张地跑到车门口一探究竟,才惊骇地发现,前面的专列的前头已不见踪影了。幸亏路段平坦,车厢倒倒进进,快快慢慢了好多次,终于静止不动了。

原来车厢脱钩,把他们给撂下来了。

后来,车头的司机也发现掉了一节车厢,马上把火车头倒回来,又把第四节车厢接了回去。

“咋回事呢?”黎铁汉跑去一问。

“粤汉铁路新完工不久,路基尚未稳固,加上载重轻,车速快,在上下坡和转弯地段,车厢猛烈震荡,因此挂钩跳动脱落了。”司机说。

黎铁汉一回去,众人说:“幸亏没有出轨翻车,只虚惊一场而已。否则这次全完蛋了!”

但他们还是只能坐着不稳靠的第四节车厢回去,没人去管这些“后娘养的”。当夜,专列到达南岳。

长沙大火震动中外,引起国内外一片哗然。蒋介石极为恼怒,次日赶去长沙视察。当他们一行人到达长沙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等人连招待的茶叶都没地方去买。劫后的长沙城的景象让蒋介石都觉得悲惨。

因为全国群情激愤,谴责声一片,蒋介石不得不进行快速处置。可长沙“焦土抗战”之计,他本人也参与策划,并且事后首肯。那如何处置?只能找替罪羊。在随即召开的南岳军事会议上,华南、东南各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以上将领均参加。会上,蒋介石极为震怒,很多人遭到训斥。最后,会议宣布将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撤职查办”,下令把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湖南省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第2团团长徐昆,全部送军委会高等军法处会审。

经过短短两日的速审速判,11月18日,酆悌、徐昆、文重孚被判处有期徒刑。蒋介石考虑到民愤极大,亲自将三人的判决一笔改为:“着即枪毙”。于是军法处判决:“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撤职留任,警备司令酆悌、湖南省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第2团团长徐昆判处死刑,命俞济时将军执行。”

20日,三人押送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执行枪决。在赴刑场途中,酆悌一言不发,只是流泪,另外两人则骂不绝口,直至行刑。

昔日的侍卫官酆悌被蒋介石“大义灭亲”处死了。就这样,长沙大火一案算是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