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60

第60章 校长和学生为大热天穿棉衣吵架震动昆明

在昆明,蒋介石又忙碌起来,日日召见军政首长、地方耆宿。忙了一阵,又要休息。于是,在龙云陪同下,前去游览滇池畔的西山龙门。谁知此行又惹出震动政界、军界的一件大事。

西山是滇池最奇特的风景胜地。滇池壮阔瀚浩,气象万千。池畔西山的三清阁名闻天下。它建在千丈悬崖峭壁之上,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鬼斧神工,世间罕见。阁外辟有览海亭,在亭内依栏可以俯瞰300平方公里的滇池。

蒋介石等人畅游西山,其乐融融,悠闲轻松。侍卫们远远跟随,看着他们说说笑笑,指点名胜、古迹。此刻宛若中国完全不是战时,四方都是太平盛世。

当日中午,龙云在三清阁摆设午餐,一共两桌。龙云本人在楼上宴请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滇军将领卢汉则在楼下陪侍卫人员进餐。

精通官场之术的侍卫们很奇怪,卢汉为云南第二号首脑人物,照常情,应陪在龙云主席左右,招待蒋介石才对,哪有陪同侍随人员的道理?但他在席间对众人殷勤,劝酒进菜,谈笑风生,神情轻松愉快。这弄得一直对云南地方势力抱有戒心的王世和十分困惑: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悄悄地对黎铁汉等人交代说:“这似乎意味着几许不寻常!不准喝醉!”

然而,蒋介石似乎对这里的美景特别喜欢,毫无戒心,吃吃喝喝,很是开心。饭后,又在阁内徜徉多时,与龙云指指点点,聊了很久,才尽兴地与龙云握手致谢,随后,对王世和说:“带着车队回城里去。”

谁知车队开出三清阁没多远,途中多处地方有很多的士兵在搬运工事材料,或者徒步沿着马路向城区方向前进。昆明天气温和,四季如春,时值近午,太阳高照,市民都穿单衣了,可这些士兵还穿着破棉衣,不时往脸上擦汗,看起来十分奇怪。这引起了车上的蒋介石的注意,立即喊道:“停车!停车!”

司机“嘎”的一声停了车,王世和问道:“什么事情?”

蒋介石说:“查一查这是哪个部队!”

王世和赶紧命令后面随从的黎铁汉:“赶快去查明部队番号具报。”

黎铁汉带着张毓中跑步去查问,获知是陆军预备第2师的士兵。蒋介石听了黎铁汉回禀后,怒气冲冲地说:“马上叫陈明仁师长来见我!”

他为什么生气?原来怀疑陈明仁克扣军费,致使官兵大热天还穿着棉衣。可侍卫到哪里去找陈明仁?只好下令他的上级——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去找。

结果宋希濂回复说:“没找到。”

蒋介石不甘心,四次派王世和去找陈明仁,都没找到,盛怒之下,下令撤销陈明仁预2师师长,改调第71军副军长。

陈明仁其实驻在距昆明30里的安宁,接到调职命令后,稀里糊涂办了移交手续。但蒋介石还是没放过他,交代王世和说:“一定要找到陈子良。”

陈明仁被“找”到了。次日,来到中国银行招待所蒋介石住地。他和其他黄埔嫡系将领一样,傲慢自负,正为自己明升暗降感到愤愤不平,却不明所以。平时去见校长,必先通过侍从室。这次到了侍从室,径直往会客室去。结果,正好撞上蒋介石从楼上下来。寒暄几句后,蒋介石对陈明仁说:“你这个师长没当好,希望再多勉励。”

陈明仁本来憋着无名火,终于发作了:“我什么地方没做好,是作战不好,还是训练不好?论作战,每次战役我们都打得很好;论校阅,成绩第一;论训练,也算不错,前几天,校长还亲自打电报嘉奖,说我的部队‘纪律严明,为入滇部队之冠’,何以今日突然变坏了呢?”

蒋介石哑口无言。沉默良久,蓦地起身说:“这个这个,你部队的衣服没穿好嘛!”

陈明仁说:“部队的衣服没穿好?”

“是呀,我们都穿单衣,你的士兵还穿着冬季的棉衣!”

“这怪我吗?”陈明仁带着气说。

“你的部队衣服没穿好,难道你怪我?”蒋介石说。

“衣服是你发给我们的,质量这么坏,只穿两星期便破了,并且去年只发给我们四成新的,有六成是旧的。”

蒋介石一听,怒不可遏地说:“没有这回事,怎么会发旧衣服给你们?我看了这么多部队,还没有像你这个部队的!”

陈明仁受了冤枉,不服气地顶嘴说:“此事有账可查,非我捏造。”

蒋介石生气了:“那么,第70军怎么没穿烂衣服的?还是你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想办法?”

陈明仁继续争辩说:“第70军原驻重庆,预备参加秋季大演习,为了给美国人看,一切装备都是换过了。因为云南军事吃紧,没等到参加演习,便调到昆明来了,所以装备皆新。”

陈明仁一席话说得蒋介石无法反驳,只好强词夺理:“还是你不行,你为什么不想办法?”

陈明仁占着上风,更是不饶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家中没钱拿出来为士兵制衣服。如果你发给我现金,而我让士兵穿着破烂衣服,则是我贪污了,应受军法惩处。你既然发给我们现成品,当然你发什么我让士兵穿什么。”

蒋介石还是蛮横地说:“总之你不行,总之你不行……”

这句话可惹怒了一贯狂傲不羁的陈明仁,也不顾一切地大声地说:“我就是不承认我不行,我认为我什么都行……”

两人的争吵声传诸户外,惊动了许多人。当侍从们赶来时,两人正吵得不可开交,蒋介石一口咬定陈明仁“侮辱领袖”,陈明仁则继续辩护。蒋介石眼看没办法了,转头吩咐王世和:“把他押解到重庆予以惩办。”

可王世和虽然平时马马虎虎,对蒋介石却是铁心维护,这次却有了新思维,心想把陈明仁与校长“吵架”的事传出去对黄埔系影响太不好了,于是迟迟没喊人来押解,赶紧劝说:“子良,快向校长认错!”

谁知陈明仁有着湖南人的犟骡子脾气,坚持说:“我没有错。”

蒋介石似乎也觉得这样下去有损自己的尊严,便改口对陈明仁说:“你回去,下次再如此,我就要惩办你。”

可陈明仁犟骡子脾气上来了,偏偏不走,反而大声说:“我到底犯了什么罪?如果犯了国法,应该办罪,便在这次办,何必还等下次办呢?”

王世和终于给气坏了,急忙喊道:“来人啦,给我押下去!”

门外的几名卫士进屋来了,与王世和一起把陈明仁又拉又推,拖出了会客室。

这时蒋介石却怒气未消,反而写下手令:“押解重庆法办”。

在大家劝慰之下,陈明仁在侍从室休息一阵子。王世和说:“你暂时休息,不必闹了。要去重庆,也吃了饭再走。”

结果,陈明仁怒气冲冲地坐了一会儿,到了吃午饭的时刻,还真的到餐厅用餐去了。

恰巧这时龙云有事来见蒋介石,见他盛怒未息,便劝道:“陈子良顶撞领袖固然不对,但我看这个人实在,不虚伪,平时穿衣吃饭都是和士兵一样。在昆明,他的部队比任何一个到滇的部队都好,不扰民,不强买强卖,修工事也是一流的。”

蒋介石“嗯”了声。

龙云继续说:“陈子良初来见我时,也是穿着一套破旧军装。他的部队是夜间通过昆明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夜间通过?他说有三个原因:‘一是部队历年在前线作战,不愿使士兵看到繁华的城市,以免影响士气;二是部队服装太坏,怕市民看见会讥笑为叫花部队,以伤国体;三是昆明的公路白天主要是汽车走的,部队晚上通过,不致妨碍交通。’这个人,脾气大,但能以大局为重,也不贪污,其实是委座难得的好学生!”

龙云这番话顿使蒋介石的怒气消释了许多,不禁叹道:“千军易得,良将难求。以我领袖的胸怀,如何还容不得他几句硬话?”于是问王世和:“陈子良走了没有?”

王世和回答:“还没有走,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饭哩!”

蒋介石忍俊不禁一笑,说:“吃饭以后,叫他回去好了。”

饭后,王世和竟然派汽车把陈明仁送回了第71军军部。

翌日,王世和派宋希濂、关麟征等人去找陈明仁劝他去向校长认错。事后,陈明仁也觉得当面顶撞蒋介石,弄得他没法儿下台,自己也有不妥当之处,众人一劝解,于是再去中国银行招待所,向蒋介石当面请罪认错。

当王世和领着陈明仁去见蒋介石时,蒋介石见着陈明仁,好像争吵一事从没发生一样,满脸笑容说:“唔,唔,你来了,好,好……”停了片刻,问道:“是不是就任了副军长职?最近看一些什么书?”

陈明仁一一做了回答。

蒋介石对他说了一些慰勉的话。这时陈明仁主动说:“上次和校长吵闹一场,我的用心是好的,当然态度言辞方面多有失敬的地方……”

蒋介石见陈明仁称自己校长,加上龙云又说过他是他“难得的好学生”之语,心里顿感舒畅。陈明仁重提上次争吵之事,他一面摆手摇头,一面连说三句:“那是没有关系的。”

蒋介石丧事喜办,陈明仁见校长如此宽宏大量,认为“对自己还是不错的”,狂傲不羁的他就怕这样的软招,对蒋介石更加忠心耿耿了。

但这件事还是没有捂住,震惊了昆明,不久又传到重庆的军界政界,而黄埔系将领竟巧妙地将它演绎为一段“佳话”:陈明仁胆大包天顶撞校长,蒋介石不计前嫌勉励学生。这是后话。

没几天,蒋介石要离开昆明了。龙云亲自到机场送别。在机场,他特别提到机场冲突一事,说:“错在我的卫护团,防空警卫旅没有过错,要求委座不要处分防空警卫旅。”

龙云对这次昆明机场的冲突风波十分在意,谁知蒋介石毫不在意地说:“我知道,我会注意的。”随后,率领众人登机起飞了。

蒋介石一次外出,竟发生两件震惊昆明的大事。这样的插曲可以说是在他出行的历史上都鲜有。而他此行亲自部署的远征缅甸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在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共同指挥下,中国远征军不顾后方安危地猛打猛冲,一味要去打大会战,结果,后路被日军截断,再被日军主力前后夹击,史迪威和“大指挥”罗卓英逃往印度,杜聿明仓皇组织部队后撤,最后不得不翻越野人山,在原始森林久久走不出来,弹尽粮绝,官兵饿死、病死的人数比作战的人员还多,10万将士出征,最后逃回云南和邻国印度的,不足区区4万,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