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93

第93章 频频出现的“国家元首”字眼儿,切中了蒋介石的脉搏

随着年龄的渐渐老去,蒋介石越发注意培养“接班人”。不过,他培养的

接班人,既不是某位国民党新秀,也不是哪位“政坛新星”,而是唯一人选、自己的长子——蒋经国。

在这些年蒋氏父子一步一步落实传子计划中,蒋经国也顺势而上,渐渐从政界、军界的不熟悉到熟悉,不断进入“台湾强人”角色,对台湾的各个方面发挥太子的“影响力”。1965年1月,蒋经国被老子任命为“国防部长”,以强力一把控制住了台湾军界。

1968年开始,“总统府”的侍卫制度也开始打上他鲜明的太子烙印。

此时侍卫室为“总统府”正式编制,按照规定,有侍卫长、副侍卫长、侍卫官、警务员、侍卫、侍从武官及行政部门官、员等组成,在“总统府”的地位如同在大陆时期的侍从室。侍卫长是郝柏村,专负行政之责的另一位副侍卫长为卓异。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孔令晟属于台湾军界的少壮派新秀。至1968年春任期已届满三年,到了面临迁调的时刻。蒋经国闻讯,主动把孔令晟调到“总统府”,担任副侍卫长,专门负责警卫安全工作。

孔令晟上任副侍卫长不久,蒋经国召见了他。一见面,蒋经国就说:“过去在俞侍卫长的努力下,好不容易建立起一些规范制度。希望你在既有体制上,将国家元首的安全警卫制度彻底现代化。”

“你的意思是……”

“除了建立体制外,还要真正能够付诸实施,一定要现代化,引进外国先进侍卫制度。”随后,蒋经国特别强调说,“保护国家元首安全,绝对不能有万一的事情发生。”

“我初来乍到就大动干戈……”孔令晟虽是政坛新秀,却深谙台湾官场法则,有些担忧地说。

蒋经国立即说:“我请郝侍卫长柏村先生支持你!”

随后,他叫来侍卫长郝柏村,当着两人的面,交代郝柏村说:“过去我国元首警卫制度稍嫌零乱,各单位都参与,都争着负责,乱糟糟的。我找孔令晟来,你一定要支持他,赋予他权力,让他主持建立现代化国家元首警卫制度的工作。”

孔令晟和郝柏村都属于太子党阵营,关系良好,有了蒋经国的这番招呼,郝柏村对孔令晟如何改革,都不会有其他想法了。但孔令晟还是没有乱来,经过一番谋思,随后再找郝柏村细细商量,最后,两人决定请平时与“总统”安保相关的单位指派一些人员来共同组织一个研究小组,由孔令晟主持,并由外卫室主任金仲原做副手,着手研拟新的警卫制度。

研究小组随即组建起来,成员由台湾高层各个部门派人组成,包括侍卫室的金仲原、陈维熊,警安组的黄志远,警官队的陈治民,警务处的毕家同、于国桢、王顽石,台北市警察局的王万述和宪兵司令部的刘永建。在研究小组中,孔令晟与金仲原是陆大同期同学,只要是孔令晟的思想,都能获得老同学的支持,因此与其说是集体研究,其实还不如说是对“孔氏思想”进行“结晶”。

经过一番研究后,孔令晟决定以俞济时早期建立的警卫制度和张兆聪在副侍卫长任内做的一些改进措施为基础,并参考美国总统的特别勤务制度——即元首警卫勤务制度,初步拟定了一个“适合国情”但“又有创新”的“现代化”元首警卫构想,交付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看到构想后,立即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没做任何修正,就全票通过,并且盛赞孔副侍卫长的“旷世绝才”。

这个构想确实很深奥,比如有什么“危害分析”、“特别警卫的特性”、“联合警卫的实际作为”等等,每个词组后面全都是用英文进行标注,比如中文“预防”后面就用括号注上“(Prevention)”,“先制”后面就注上带括号的“(Preemption)”。别说英文,“老土”完全看不懂,就是中文,也没几人能看得懂,更别说去谈看法了。老同学金仲原举着这些中英文混杂的构想说:“看看吧,这就是大师的境界!”

孔令晟谦虚地打着哈哈说:“老同学,不能这么说嘛。如果说这是‘大师的境界’,那我们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工匠的活儿’。万一,如若工匠理解不了‘大师’,我们的事情那不就糟糕啦!”

金仲原立即表态说:“一定要把下面的事情做好,不能功亏一篑!”

接着,根据孔令晟的初步构想,小组共同研订了《特别警卫纲要》的初步编撰大纲,再根据这个大纲,由孔令晟和金仲原两人亲自参与和领导,逐纲逐目,每一条文,每一用字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斟酌,最后对《纲要》进行确定。

单单这些英文单词就够“工匠”们啃上好几年,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的。于是,孔令晟决定编撰讨论工作和现有元首警卫勤务的执行同时进行,边编撰边实践。

期间,众人文字功夫不好,学了英文,中文接不上,好不容易把中文写通顺了,括号内的英文又忘记如何拼写了,郝柏村急众人之所急,从“陆军总部”调来有名的军中大笔杆子王镇杰上校,说:“由他专门做文字整理工作。”

前后花了约一年半的时间,小组才完成这部《特别警卫纲要》。

付印的时刻,为了保密起见,孔令晟专门派了两位上校军官到“国防部”监督印刷,并当场进行校对,随后才把印制出来、带着油墨香的《特别警卫纲要》呈给蒋介石和蒋经国审阅。

孔令晟等人拿出新思维研制出来的“现代化国家元首警卫制度”到底是些什么呢?除了那些让人看不懂的深奥的文字外,主要变革有下面几项:(1)侍卫长下辖警卫队、内卫组、外卫组,通过外卫主任去运用警察、宪兵及部队,分区执行国家元首警卫安全工作;(2)直辖警卫部队过去曾扩展到警卫旅,现在缩编成警卫队;(3)内卫组有侍卫官、侍卫及警卫队;侍卫官及侍卫以浙江人为主,尤其是奉化、宁波;警卫队则以金门人为主。尽管这些“变革”似乎没走出俞济时甚至王世和时代的侍卫模式,但蒋介石看后节节叫好!

为什么?

原来其中频频出现的“国家元首”字眼儿,切中了蒋介石的脉搏。

这部《特别警卫纲要》经过蒋氏父子审阅后,决定将由“国民政府”明令颁布。虽然还没公布,但孔令晟闻讯后,仍然忍不住高兴地在研究小组宣布说:“这部《特别警卫纲要》,将是国家元首安全警卫的典令教范。”

“哗啦啦……”众人立即鼓掌。

那么这一“现代元首警卫制度”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只有实践才能去检验,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