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7824500000043

第43章 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怎么处理

王某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上初中的成绩还一般,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常常因为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遭致家长的责骂。由于在外地住校,每个月才回家一次,老师频频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常常旷课在宿舍睡觉,并且屡教不改,高一学年结束时学校要求其转学。高中二年级的上学期,在新的学校中他的表现也是非常的糟糕,班主任也常与家长联系,甚至还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可王某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改善。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后,王某主动向家长提出退学要求。

在高中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

王某出现厌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通过了解和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良性格的影响

王某的不良性格导致了他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从而促进学业的进步,他选择了放弃。由于来自于农村,没有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上了高中以后与城市的孩子对比,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城市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同时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事实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比较神经质,情绪的波动比较大,按情绪的指引来行事。

2.学校学习环境的影响

沉重的学习负担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学习内容繁琐与教学方法呆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公然歧视他们。导致学业不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的归因,推动了厌学情绪的出现。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再加上对父母的不理解的不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从小到大,王某的成绩一直都不好,常遭致父母的责骂,再加上父母将其与成绩较好的哥哥进行对比,他便自暴自弃,最终放弃学业。同时,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对孩子的学习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知识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重视,在平时生活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行为,那么孩子也会遵循家长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表示轻视。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作为指导,孩子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情绪,那就更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在本案例中,王某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王某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他无心学习,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通过对王某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对逃学这种问题行为的干预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家长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干预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1.学校老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长辈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产生最大影响的也是老师。因而老师们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积极关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要注重与孩子进行的心与心的交流,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当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成绩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要强化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消极归因。

3.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及行为干预

心理咨询是改善学生厌学心理的较为有效的途径。通过选择恰当的干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强化法、认知疗法等,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其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引导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的归因;通过分析自身的原因,从其自身的因素出发来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缓解其厌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减少厌学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建议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王某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王某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王某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王某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强化法可以对王某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王某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总之,只有对各个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恰当地选择具体的干预方法对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