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台湾不能说的秘密
7833200000036

第36章 陈水扁为何导致民众围攻“倒扁”?

在台湾的近代历史中,陈水扁是唯一一位被民众轮番围攻的领导人,其陈水扁的一系列丑闻,更是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历史中名列前茅。

200年,随着台湾地区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一封公开信登高一呼“请扁下台”,其巨大的影响力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台湾地区前“监察院长”钱复、“中研院长”李远哲就曾先后与施明德会面,表示支持施明德的行动。

而另一位台湾地区政坛大佬级人物李登辉也表示要对陈水扁进行公开批评,与施明德携手,共同启动台湾地区政坛大佬“倒扁运动”。

由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的“百万人民倒扁运动”,于2006年8月12日正式在台湾地区“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宣示启动。不少过去曾经支持陈水扁的台湾地区学界、医界、律师界、文艺界等代表人物,群聚“二·二八”公园发表演说,并高举倒竖的拇指与民众高喊:“阿扁下台!”

据台湾地区《中国时报》报道,在“倒扁运动”现场,民众们群情激昂,台湾地区阳明大学教授张南骥更是呼吁年轻学子献出热情,用“现代”的方式,例如MSN、EMAIL串连一起支持倒扁。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施明德代表“百万人民倒扁总部”发表了行动宣言。宣言中强调,只有二千三百万人(指台湾地区全体民众)能让一个贪腐“总统”下台。而陈水扁下台,已经成为民进党政权能否延续的关键。施明德还表示,未来不排除将此活动扩大提升为静坐、禁食等街头运动,准备为“倒扁”进行长期的抗争。

台湾地区媒体评论认为,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此次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行动”,是对陈水扁的最后一击,仔细数来,“倒扁运动”前后已掀起四次高潮。第一次,SOGO案、台开案、赵建铭案等引发民意的高度不满,在宋楚瑜与亲民党带领下,掀起了“呛扁运动”,马英九和国民党介入;第二次,国亲两党在“立法院”启动罢免案,马英九亲自站在第一线指挥;第三次,亲绿学者连署声明希望陈水扁能以最高标准的道德自行辞职;第四次就是施明德领导的“倒扁运动”。

总结前面3次的经验,施明德的“倒扁运动”与前三次相比优势在于:第一、陈水扁、民进党无法将之扭曲为蓝绿斗争,难于转移焦点;第二、施明德是绿营的“道德化身”、影响力巨大,特别是背后还有理念派大佬们的坚决支持;第三、深绿板块真正出现了现实分裂可能。

《中国时报》认为,施明德这一喊是来自深绿的最大呐喊,意味着陈水扁的政治基础真的断裂了。

在积极推动“倒扁运动”的同时,施明德还积极约见台湾地区社会重量级人物。施明德先后与台湾地区前“监察院长”钱复、“中研院长”李远哲单独会面,共同商议解决台湾地区政治僵局的方案。

至于外界高度关注的另一位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8月12日也通过私人助理向外界说明,对施明德推动“倒扁”一事“不表态也不评论”。但施明德强调,反贪腐已是蓝绿选民的共识,更是台湾地区能否走下去的基本信仰,而李登辉、林义雄、李远哲都已对反贪腐明确表态,相信他们会与民众共同行动。

李登辉近日也再度透过第三者向媒体放消息,强力主张陈水扁自动下台。台联秘书长罗志明也证实,李登辉认为施明德出手可能牵动民进党内“倒扁”声浪,并已指示台联提早准备应对陈水扁下台后政局发展。8月13日,李登辉更罕见主动安排与媒体茶叙,在会谈上,李登辉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条件发表了演讲,并提出五点来暗批陈水扁。

针对施明德组织的这场“倒扁运动”,陈水扁异常重视。据台湾地区媒体透露,陈水扁就曾透过“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积极与施明德联系,希望安排施陈两人会面。施明德向陈唐山强调,除非陈水扁能够提出解决政府贪腐问题的方案,否则“要想继续辩解、摸头,见面就不必了”。双方原本约好8月11日上午会面,但施明德最后一刻从陈水扁幕僚口中确认陈水扁“并未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临时取消“扁施会”。

除台湾地区岛内掀起声势浩大的“倒扁运动”外,据《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国会研究处近日也发表报告,指责陈水扁这几年来的操弄,已经使美国从“力挺”台湾地区变成“警告”台湾地区,而层出不穷的弊案则使陈水扁的政治前途岌岌可危。

台湾“立法院”虽然在6月27日虽未能通过罢免案,但后续曝光的种种弊案以及情势发展,使陈水扁地位仍然岌岌可危,如果“立法院”只要过半数即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总辞。

另据《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局势也是相当的焦虑,而造成今日局面的主因,并非美国政策的改变,也非中国大陆的崛起,祸首是陈水扁,一则是他一意孤行,二来是他身边“近臣”和家族成员的贪污腐化,这是报告主调无法忽视的弦外之音。

2006年“中华民国国庆日”,民众发动天下开展“倒扁”运动。2006年5月16日,台联党中央政策会在“陈水扁政府执政6周年总体检与新期待”座谈会上公布,通过对国内100个民间社团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对于陈水扁6年来的施政,满意率只有5.8%,不满意率高达88.4%,陈水扁支持率从六年前79%降到5.8%。

2006年6月,立法委员丁守中等人提案罢免陈水扁,连署者为全部中国国民党与亲民党所属之党籍立法委员。一般认为,陈水扁的亲信与家人涉及诸多弊案是国亲两党提议罢免的主因。2006年6月27日表决时,民进党强势动员党籍立委不进场投票,台联则动员集体投废票,因此虽然中国国民党、亲民党及无党籍立委皆投赞成票,但投票结果还是无法超过三分之二法定门槛,该“总统罢免案宣告”不予成立,也就是不另举行罢免总统之公民投票。

2006年7月15日,多数亲绿人士与学者,发表“民主政治和台湾认同的道德危机”声明(七一五声明),呼吁陈水扁总统慎重考虑辞去职务,认为若陈水扁辞职,可为台湾民主树立难得的范例。

2006年8月起,在媒体报道国务机要费的可能滥用与第一夫人吴淑珍女士的大批珠宝来源可疑以及女儿的管家支领国家薪水等丑闻后,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群众募款。施明德原先同意以和平静坐的方式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要求陈水扁总统下台,然而事态越演越烈,参与倒扁之民众情绪在施明德及多位政治人物的演说下越发激昂。演变成台湾史上空前事件。

在2008年1月12日的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前,民进党喊出稳定泛绿基本盘,放眼国会五十席的口号,但选举结果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大的惨败,在不分区与区域立委所获得的总席次仅27席,身兼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只得宣布辞去了民进党主席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