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
“有公则无私,私则不复有公。王霸可以杂用,则天理人欲可以并行矣。”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说了陈亮倡导事功的思想。如果把这种思想概括成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或者说治国之道,那就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见《陈亮集·又甲辰秋书》)看到“王霸”这两个字,大家应该会想起先秦时候的一位思想家,他就是孟子。只不过,在孟子那里,受到提倡的治国之道只有王道,而霸道则是被反对的。可是,到了陈亮这里,王道和霸道作为治国之道却是可以并用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来了解一下陈亮对“道”这个字的理解。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王道还是霸道,实际上都是一种治国之道;而治国之道是更大的“道”的一种具体形式;既然我们要理解陈亮王霸道并用的思想,自然需要先了解“道”本身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跟陈亮提倡事功是反对性理之学一样,这里他对“道”的理解也是跟性理之学关于“道”的理解相对立的。这种对立分为好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主要的方面。
首先,陈亮反对性理之学认为“道”能够脱离人世而独立存在的观点。在他看来,“道”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道之在天下,平施于日用之间。”不仅如此,这个与万物一体的“道”还“与生俱生,固不可得而离也。”(见《陈亮集·经书发题·诗经》)具体说来,体现在人身上的“道”就是所谓的“人道”。其次,陈亮还反对性理之学将“道”和人的各种欲望对立起来的观点。在他看来,“夫道岂有他物哉!喜怒哀乐好恶得其正而已。”(见《陈亮集·勉强行道大有功》)就是说,“道”并不是跟人的欲望想对立的,而是用“道”来对人欲进行一定的节制,只是不允许人随心所欲罢了,并非完全抹杀人的欲望。最后,陈亮还认为,在“人道”之中包含着功利。这是什么意思?在陈亮看来,所谓的“人道”并非象一些理学家说的那样几千年来只有几个得道之人才拥有的,而是那些英雄豪杰通过他们的事功展现出来的。因为正是有了这些英雄豪杰成就的事功,才使得“人道”得以实现。由于这个原因,陈亮认为汉代的刘邦等人并非没有“人道”。相反,正是有了他们的统一天下,结束战乱,才使得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这样说来,在陈亮眼中,所谓的“道”就不是什么高深玄远的东西了。“道”其实就体现在万事万物之间,也就是事功或者功利。因而,一个统治者只要能够实现事功,给人民带来利益,那么他就是在体现“人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就是次要的了,只要 能够实现事功就行。实际上,在陈亮看来,所谓的王道霸道以及所谓的义与利的争论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们都只是实现事功的手段,而重要的却是能不能实现事功。只要能实现事功,无论是王道还是霸道,其实都是“道”。用陈亮自己的话说,就是:“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见《陈亮集·又甲辰秋书》)按照陈亮的分析,其实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纯粹的王道或者霸道。他举出例子说,即使是儒家所称赞的三代之治,也就是儒家所谓的盛世,也是既有王道,也有霸道的。比如,夏朝的国王启就曾经消灭了扈氏,周武王讨伐商纣的事迹更是为众人知晓。另外,还有被儒家推崇为制礼作乐的圣人周公,其实也实践过霸道,因为他曾经用武力平定过三监之乱,并不是一味地使用王道治理天下。儒家推崇的盛世都在实行霸道政治,后来的春秋战国乃至于后世各朝,就更加是既有王道也有霸道了。既然如此,那还提王道和霸道的争论干嘛呢?只要能够符合事功的要求,给人民带来实际的利益,那就是合乎“道”的。用陈亮自己的话说,就是:“道之在天下,至公而已矣。”这里的“至公”,其实就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无论是使用王道还是使用霸道,那都是手段而已,关键要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因此,陈亮才说:“有公则无私,私则不复有公。王霸可以杂用,则天理人欲可以并行矣。”(见《陈亮集·又丙午秋书》)
§§《阳明全书》
在品读朱熹的《朱子大全》时,我们曾说过理学是宋朝时候的主要学术思想。这种学术思想不仅占据了整个宋朝读书人的心灵,而且还影响到了明朝的读书人。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一说起理学,人们就会说“宋明理学”。
然而,如果深入研究中国思想史,就会发现其实到了明朝时,理学已经出现了一个转变——由以前的强调“天理”转向了强调“人心”。与之相对应的是,理学在明朝便成为了另外一门学问,这就是所谓的明朝“心学”。
明朝“心学”曾经产生了好几位厉害的思想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陆象山和王守仁。在这两人之中,陆象山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正是在陆象山那里,“心”的地位才开始得到了提高。而到了王守仁义那里,“心”的地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知道,在宋朝理学处,所谓的“天理”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然而,在王守仁义看来,宋朝理学家们讲“天理”的时候不讲“心”是错误的。在他眼中,“心外无理”,“心即理”。他甚至宣称:“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就是说,人心就是天理,天理在人心之中,不需要从外得到。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之下,很自然地王守仁就会反对朱熹等人的修行方法了。在宋朝理学家那里,由于“天理”与“人心”是分开的,因此一个人修养德行就需要“格物致知”,也就是钻研各种事物的道理,通过这来得出所谓“天理”。现在,既然王守仁认为人心之中就有天理,那么人要获得天理就只须向自己的内心寻求,这就是所谓的“正心”。从此以后,王守仁的学说就被称为了“心学”。
这位厉害的思想家有着怎样的生平事迹呢?根据史料记载,王守仁出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8年,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由于他曾经在贵州“阳明洞”办学,因此被人称为“阳明先生”。
王守仁的一生,可以说是学问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看来,这位思想家也不是一出生就喜好儒家学问的,而是到了正德丙寅年,也就是1506年他已经三十五岁时才开始归于所谓的“正途”。
归于“正途”之后,王守仁一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边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传授给弟子。这些学习心得被弟子们记录了下来,于是就逐渐形成了王守仁的传世名著《传习录》。在这本名著里,王守仁系统地阐述了“致良知”、“破心中贼”和“知行合一”的思想,由此构成了体大思精的王门“心学”。后世的王门弟子,更是在著名的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指引下,使“心学”更加发扬光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