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177

第177章 行高者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释义”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并不是看他的外貌是否出众。

“故事”

晏子出使

春秋时,有一时期楚国很强盛,根本不把齐国看在眼里。一天,楚灵王听说齐国使臣晏子求见。

按说,晏子当时任相国,访楚表示友好,按诸侯公卿互访礼节,楚国该派相应官员出城迎接。

但楚灵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决定戏耍他一番,就下令紧闭城门,只在旁边开一个5尺高的小洞,让晏子进来,晏子说:“到狗国去才钻狗洞,请问你们大王,这是什么国?”

楚灵王无话可说,讨个没趣,只得打开城门迎接晏子入城。但楚王心里却极不舒服,想再奚落晏子一番。

临到设宴招待时,楚国安排了一幕丑剧来侮辱齐国人。宴会开始不久,忽然有三四个武士,捆着一个囚徒从殿下走过。

楚王故意发问:“囚犯是哪里人?”

武士答道:“齐国人。”

楚王问:“犯了什么罪?”

武士答道:“当强盗,抢劫。”

楚王便转过身来问晏子:“齐国人当强盗,是不是习以为常,成了习惯?”

晏子明知楚王是故意侮辱他和齐国,便说:“大王听说过没有?淮南的柑橘种到淮北,就会变成枳,味道也由甜变苦。为什么会变呢?因为南北水土气候都不相同。”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大王提出的问题。齐国人出生在齐国,安居乐业,奉公守法,是很好的臣民。但是,到了楚国就变了,不是当窃贼,就是当强盗。这也许是由于水土不同而造成的结果。”

楚王听了晏子的回答后,沉思了好久。终于转怒为喜,称赞晏子说:“早听说你博学多才,善于应对,今日寡人目睹,果然名不虚传,令人敬佩。”

晏子临回国前,楚王还给晏子送了一份厚礼,热烈欢送他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