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242

第242章 聆音察理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解读”

听别人说话时,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的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诗句”

听人说话细品味,分清是否合情理;

与人交往要小心,察言观色定舍取;

忠告建议留子孙,沉稳处世别性急。

听人讥讽与告诫,自我反省找问题;

备受宠爱不忘形,对抗权尊惹祸起。

“故事”

诸葛亮教子自省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在54岁时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著名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子女的要求:“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告诫子女想要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静心静思,不断修身和自省;要自我约束,不放纵自己,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要实现理想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只有静心、刻苦才能学到真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能成功。

诸葛亮对子女寄予着厚望,他的子女后来都淡泊名利,忠心报国,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这正是宁静、致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