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265

第265章 文臣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都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翰学士,翰林院之称。

天使,誉称行人;司成,尊称祭酒。

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廌史,赞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廌史、台谏,即知县之尊称。

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畯。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秩官即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

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妇人受封曰金花诰,状元报捷曰紫泥封。

唐玄宗以金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初到任日下车,告致任月解组。藩垣屏输,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邦。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曰阉宦;朝臣皆搢笏于绅间,故曰搢绅。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

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袴;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汲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鸾凤不栖枳棘,羡仇香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

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着。

“释义”

帝王就象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在南方照耀天下。大臣们有补天和给太阳洗澡的功劳。太师、太保、太傅这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于天上的众星宿。

宰相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地位极重要比喻为鼎铉。史部掌管天下官吏,选拔衡量人才。

吏部古名天官,长官称大冢宰;户部古名地官,长官称大司徒;礼部古名春官,长官称大宗伯;兵部古名夏官,长官称大司马;刑部古名秋官,长官称大司寇;工部古名冬官,长官称大司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是六部寮寀的总称;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是尚书侍郎的总号。

柏府、鸟台都是尊崇都御史的称呼,凤池薇省是美誉翰林院的名目;《皇华诗》是赞颂出使的行人,司成是对主管教育的国子监祭酒的尊称。

京官有六科给事和各道御史,总称叫作柱后惠文;外官有巡抚和总督,并称为中丞开府。

方伯、藩侯都是左、右布政使的尊称,臬司、廉宪是对提刑按察使的尊称。学台听掌文学所以叫文术,运使总持监务故称鹾宪。

邵侯刺史是太守的名号,极为尊贵;别驾、治中是知府的下属,声望也很隆重。州牧邑长就是知州知县的别号;贰尹、少府乃是县丞县尉的古称。

乡官叫作乡绅,管农业的官又名田畯。钧座、台座都是对文官的敬称;宪辕、虎幄都是美誉品级尊荣的大官。

初做官叫筮仕,初到任叫下车;老的官员任职已满叫及瓜,辞去官职回归家乡叫解组。

有爵位等级的官府共分为九品,受诰命的妇人,也分为七等;一品称夫人,二品也称为夫人,三品叫淑人,四品名恭人,五品为宜人,六品为安人,七品称孺人。妇人受国家的封典,奉的是金花诰,状元捷报受朝廷宣诏用的是紫泥封。

唐玄宗用金瓯盖住写好的宰相名,以测试太子是否有识人之才;宋真宗用美珠堵住了谏臣的口,使他们不再评议朝政。金马门玉堂署都是称羡翰林的清贵和价值。朱色轴、皀色盖都是郡守出行时炫赫的威仪。

官居八座,台辅又称紫阁明公;知府也称黄堂太守,太守的车可使用五花马。代天巡狩是称赞巡按的话,意思是你代替皇帝巡行天下。指日高升是预祝官员即将升迁的贺辞。

藩垣、屏翰称镇守一方的长官,如同方伯是古代诸侯国的长官一样;墨色的绶、铜铸的章就是县令所用的。县令所管辖的范围就类似古代子爵、男爵的居住的小城镇。太监掌管内廷出入的禁令,所以叫作阉宦;朝廷的大臣都把笏插在腰间的大带上,因此称作晋绅。

召伯宣传周文王的德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感念他的恩德,不忍心砍伐这棵树。召伯的教化遍行南国,墓碑名叫坠泪。鲁宗道秉性耿直、刚正不阿,任参政时人称鱼头参政;卢怀慎生性谦虚,当宰相时每事推让,人称伴食宰相。

王德用善于治军而铁面无私,辽人称为黑王相公;汉朝刘宽待人宽厚,吏民有过错仅用蒲鞭象征性地责罚;羊续洁身自爱,衙中又不受馈献,将府丞赠送的生鱼悬于庭中。

李善感力谏皇帝直言不讳,世人竞相称道,被誉为鸣凤朝阳;汉代张纲公正无私,弹劾权贵直斥为豺狼当道。

百姓爱戴郑侯的清廉,苦苦挽留而留不住;民众憎恨谢令的贪婪,不愿他在位却推也推不去。廉范任蜀郡太守政令便民,百姓因而唱五袴之歌;张堪为渔阳太守劝农耕稼,使麦子都长出两穗。

鲁恭任中牟令时行仁政,桑树下的雉鸟见他都不躲;郭汲当并州太守时有贤德,儿童们骑着竹马欢迎他。鲜于子骏去赈灾,的确是一位造福百姓的好官;司马光德惠及人,真是万家的活菩萨。鸾凤是一种吉祥鸟,不应只栖息在枳棘树上。佷羡慕仇香在任主簿时,有个好上司送他去深造;河阳县遍植桃花,这是潘岳当县令时的德政。

刘昆任江陵知事时遇火灾,他向风叩头使风转向而灭了火;龚遂当渤海知州时,劝喻盗贼卖刀买牛,使他们改恶从善。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歌颂的官员的德政,因此他们的名声政绩卓著,世代传颂。

“故事”

悬鱼太守羊续

羊续,后汉泰山平阳人。羊续在南阳郡太守任上,廉洁自守,赴任后数年未回家乡探亲。一次,他的夫人领着儿子,从老家千里迢迢到南阳郡看望丈夫,不料被羊续拒之门外。

原来,羊续身边只有几件布衾和短衣以及数斛麦,根本无法招待妻儿。遂不得不劝说夫人和儿子返回故里,自食其力。

羊续虽然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但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一位府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

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可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

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此事传开后,百姓无不称赞,敬称其为“悬鱼太守”。以后再无人敢给羊续送礼。明朝于谦有感此事赋诗曰:“甚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