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308

第308章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释义”

庭前长出吉祥的草,这种好事不如没有。要想得到富贵,必须要下大工夫。努力多年也不足以成功,一旦毁坏却十分容易。

“故事”

范蠡功成身退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宛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范蠡于公元前496年前后,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

在越国,范蠡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助越王勾践20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全国上下都欢欣鼓舞,可他却一点都不高兴。因为通过多年的接触,他深知越王这个人只能与人共患难,却难以与人共富贵。

所以,当勾践的庆功大会开过不久,范蠡就去向勾践辞行。

勾践含泪挽留说:“你走了叫我靠谁呢?你留下,我可以分一半国家给你。”

范蠡坚定不移地说:“主辱臣忧,主忧臣死。当年主公在会稽受到侮辱,范蠡本来就应该去死。那时不肯死,是为了替主公报仇,如今大仇已报,我的心愿也就了了。”

勾践见范蠡去意已决,只好不再阻拦。范蠡走之前只带了些细软盘缠,便和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一起乘船离去。

范蠡临走时,还留下一封书信给他的好友文种说:“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越王为人只可以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享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呢?”

文种一时贪恋高官厚禄,没有能像范蠡一样做到急流勇退。不久,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勒令他自尽身亡。

范蠡后来辗转到了齐国,开垦荒地,种粮养畜。农闲时就做生意。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成为当地巨富。齐国人都推举他为相国。

范蠡感叹道:“过日子能够拥有千金之产,当官能够达到宰相的位子,这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已是到了极点。但是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

他再次向齐王归还了宰相印,把家财全部分给朋友和乡邻,悄悄从齐国转到陶地,从此隐名匿姓,自号陶朱公。

此后,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经营贸易。过不多久,他的家产就再次达到了“巨万”。

范蠡在立下大功,身居高位的情况下,意识到“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果断退出暗含杀机的官场,与美女西施泛舟五湖,经商致富,演绎了一出千古流芳的人生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