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322

第322章 见者易,学者难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释义”

看着觉得容易,学起来就觉得难了。不要把容易得来的东西,看成平常的事,里面蕴藏着心血与汗水。

只要用心想一想,世界上的事情错综复杂,没有不难的事,需要我们小心应付,谨慎思考。

“故事”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将军名叫赵括,他在很小的时候就习读兵书,但喜欢夸夸其谈。有时,就连他的父亲、赵国的大将赵奢都很难驳倒他。但赵奢坚持认为赵括并无真才实学。

由于赵奢通晓兵法,很受当时赵国的国君赵惠王的器重,他被赵惠王封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并列。

赵括的母亲看到儿子这样,认为很有出息,不免常常在丈夫面前夸耀。谁知赵奢却不以为然地说:“用兵事关国家安危,他却说得那么简单容易,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将来如果赵王让他领兵,必败无疑。”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侵略赵国,赵国的新君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迎战。

廉颇一看秦军太强大了,就在长平固守,一守就是三年。

秦军远道而来,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廉颇坚守不出,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也小了。如果派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

赵国的国王果然中了计,准备起用赵括做主将。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父亲都劝赵王,说赵括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万万不能作为主将。但赵王是死活也听不进去,不仅任命赵括为主将,还赏了好多的黄金、丝绸给赵括。

赵括到了长平后,接过了帅印,立即改变了廉颇的兵力部署,一切按兵书上写的去做。这时,秦国也换了主帅,任命白起为上将军。白起这个人物可不一般,他曾带领秦军转战韩国、魏国、楚国,屡战屡胜。

不讲实际的赵括,此时却改坚守为速战,主动出城与白起硬拼,白起对脱离有利阵地的赵军予以分割包围。

40多天后,赵军粮尽援绝,军心涣散。赵括率领一支精兵突围,还没冲出多远,就被秦兵乱箭射死,这主将一死,群龙无首。赵国40万大军随后全部投降了秦军,白起一看这么多的俘虏,怕看押不住,就把赵国的40万将士全部都活埋了。

长平之战,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从实际出发,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