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345

第345章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释义”

人穷了往往没有志气,马瘦了必然显得毛长。自己的事自己着急,别人不一定知道你的心情。人贫穷了不会有人来给你送钱,人要是病了可能有人会告诉你治病的方法。

“故事”

人穷志不短的杜甫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长安由于得不到任用,加之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十分困顿。

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每每前去走动。但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

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作《示从孙济》说:“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杳,且复寻诸孙。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具论。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心境的表露。

后来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了到成都。一家人暂时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杜甫自己有所记载:“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小儿饿得实在是扛不住,也就顾不得父子之礼,冲着父亲一阵怒吼,叫他赶快到邻居那里去讨口饭回来吃。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3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