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荀子曰:“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古句新解”
荀子说:“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境界。君子慎独,贵在自律。
生活中有许多俗语,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荀子所谓“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表达了与以上俗语同样的意思,也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正因为“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所以“慎独”成为古人极为推崇的一种修养方法。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未见诸于行但心则有所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故一个人独处时也必须谨慎不苟,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君子必慎其独”。曾国藩在遗嘱中告诫家人的第一条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诫子书》)
东汉清官杨震以实际行动阐释了“慎独”。杨震去东莱赴任太守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以前荐举的官员。听说杨震到来,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驿馆拜访,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之恩表示感谢,二是想请他以后再多加关照。杨震严辞拒绝了这份礼物,并质问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佯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严厉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羞惭难当,带着礼物狼狈而返。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由来。
慎独则心安,慎独则无疚。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便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人格的东西,总是能传承下来。而具备这种美好人格的人,也总是为千古所传颂,“慎独”的君子就是如此。
晚清名臣翁同龢身居高位,又任帝师,但他一生能清操自守,廉洁奉公,是位有口皆碑的清官。
翁同龢主管户部时,曾一改过去户部前任“固本银”的使用制度。“固本银”是从各省进缴的赋税中抽出来供太后用的一部分银两。他从民计出发,将这项银两撤去,老百姓拍手称快,而西太后却因为少了这笔能够肆意挥霍的银两,对翁同龢痛恨不已。
这件事过去不久,清廷向某国银行借了笔钱,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私下给翁同龢进奉了一部分借款回扣,这在腐败的清王朝本已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但翁同龢不为所动,当下严词拒绝接受。第二天,他将此弊端奏闻光绪帝。光绪大怒,严令密查吃这部分回扣的人的姓名,但因西太后也参与了收取回扣之事,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戊戌变法失败后,翁同龢被罢官还乡,当时授大学士衔、慈禧重新垂帘听政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荣禄知道翁同龢很清贫,在翁同龢临行前特地备千两白银相赠,但翁同龢说什么也不肯要。荣禄认为他之所以不肯接受,是因为两人在戊戌变法中政见不同,一直在记恨自己,颇感悻悻。其实,他不了解翁同龢的情怀,不受金的主要原因是翁同龢非常看重操守,而决不愿意破坏自己清廉的初衷,并不仅仅是由于政见的分歧。
翁同龢被罢官回乡后,因他平时居官廉洁,宦囊不丰,所以生活比较窘迫,但他并不以为意。每日除到地方官衙去报到,以符“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外,平日居家仅以作诗、写字消遣时间,并改缮自己过去的日记。后来地方官认为他年龄大了,过去地位又很高,每日来衙唱名报到使自己太尴尬,就准许他去常熟白鹤峰山中别墅居住,而不必日日前来签到。当时他家无长物,生活仅靠过去的友人、门生周济,勉强度日,有“山居甚窘”之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奋力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作品传世。
翁同龢位极人臣,且又做过帝师,犹能如此抱守清操,廉洁持正,在世风日下、官吏贪污成风的晚清时代,确实可称为“君子慎独”、“出淤泥而不染”了。
其实所谓“慎独”,就是不自欺,它表现了人们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但是,“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力场上,很多人是难以控制自己,做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正人君子的。
要做一个充满正气的“慎独”君子,首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然后再在各个方面,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一个充满正气的人,必定光明正大,胸怀坦荡,严于律己,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坚守自己方正的人格。他们深通“慎独”功夫,绝不会因为无人知道、无人看见就做出一些有失原则或者不道德之事。君子贵在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