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8000400000029

第29章 世界超级大国——美国(7)

美国政府出台了以经济安全与军事实力为基础,以“领导、参与和扩展”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其基本内容,就是以美国本土为大脑,一切具体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应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一切都应听从美国的控制和指挥,以“北美”自由贸易为头,以美洲大陆为躯干,美洲大陆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和美国外交政策和活动的“后院”。以亚太和欧洲为“两翼”,这是美国外交战略的方向和重心。总之美国为了实现“领导世界”的目的,企图通过建立“大西洋同盟”和“太平洋同盟”把欧洲及亚洲两大国际政治的战略要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二)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1)“领导世界”

这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它将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无论是美国官方还是普通民众都有基本共识。这一共识的基础就是美国强大的整体实力、超级大国地位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2)欧洲及亚太地区将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战略要地

从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方面考虑,欧洲及亚太地区是美国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战略中枢。一方面,从历史上看,美国同欧洲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从现实上看,欧洲的一体化运动将直接涉及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俄国及东欧国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将影响美国的战略安全。美国理所当然地会把欧洲作为它外交政策的战略要地。另一方面,亚太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对于美国经济的崛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俄罗斯在亚洲的扩展等对美国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这两个地区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必然具有战略地位。中东地区和美洲大陆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则相对次之。

(3)在强调“领导世界”的同时,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越来越受国内因素的制约

经济安全观念,与盟国共同参与和协商解决国际事务并共同承担责任等外交政策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美国国内的不同政党与利益集团的要求。同时,在美国这样一种宪政体制下,党派之间之掣肘、权力机构之间的制衡对于制定怎样的外交政策也会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

(4)经济因素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上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美国经济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重,因此在对外关系上,经济利益的实现和保证日益成为美国“领导世界”这一总体目标的实力基础。同时,经济因素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侧重点主要在使更多国家认可并接受根据美国利益所制定的所谓国际经济规则上,以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三)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单边色彩有所减弱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美国变本加厉地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但又四处碰壁。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后,主张“变革”的******入主白宫,面对多重挑战,******政府对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策略进行了有限调整,美国外交更加务实。对外美国现任政府高举“巧实力”、“多伙伴”和“无核世界”大旗,重温美欧关系,重启美俄关系,重塑美伊(斯兰)关系,重返拉美和东南亚,对所谓“问题国家”如朝鲜和伊朗等国实行“伸手外交”,试图掌握主动,重振“领导地位”,显示出务实和灵活姿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调整,世界各国对美国外交的正面期待有所提升。

(1)运用“巧实力”(Smart Power),恢复美国国际声誉

巧实力指全面运用美国现有的各种力量工具,尤其是注重外交手段的运用,避免像布什政府时期那样过分依赖武力。首先,******政府将重视国际合作。******当选后的一个举动是提名其外交政策心腹苏珊-赖斯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同时,美国将推进国际金融体制的重组,使之能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在国际合作方面,******政府强调与盟友的合作。对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希拉里称“美国无法单独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没有美国,世界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其次,******政府将与美国的敌人进行对话。******竞选期间公开提出愿意与伊朗、叙利亚、委内瑞拉、古巴和朝鲜等“无赖国家”领导人“无条件”会面,他推崇肯尼迪的名言,“决不出于畏惧而谈判,但决不畏惧谈判”。在伊朗核问题上,******认为与伊朗领导人直接对话比单纯通过制裁等强硬手段更具建设性。希拉里在提名听证会上也表示,美国将采取新的方式同伊朗接触。三是禁止虐囚、关闭关塔那摩监狱。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黑狱事件让美国声誉受到持久损害。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对恢复美国声誉能产生一些立竿见影的影响。******称该监狱为“美国历史上可悲的一章”,坚决反对审问恐怖嫌疑犯时使用酷刑。2008年11月16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重申要关闭该监狱,视之为“让美国在世界重获道德形象”的一部分。

(2)加紧清理伊拉克战争遗产,调整反恐战争重心

******从一开始就反对伊拉克战争,称之为“愚蠢和鲁莽的战争”,是对生命和美国声誉的巨大浪费,转移了美国对真正的敌人,盘踞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的注意力。因此,******一贯主张尽快撤军以结束伊战,将反恐战争聚焦阿富汗。根据2008年底达成的驻伊美军地位协定,从2009年7月开始,美国将从伊拉克撤退战斗部队,2011年底撤退完毕。2008年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阿富汗东部省份发动的袭击行动增加了40%,阿富汗局势恶化和孟买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凸显了南亚反恐的紧迫性。******政府将增派更多战斗部队到阿富汗,推动地区国家共同解决阿富汗问题及阿富汗国内和解。

除推动美国反恐重心“东移”至阿富汗、巴基斯坦一线外,******政府将重新定义美国的反恐战略。布什政府以反恐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被认为是夸大了恐怖主义威胁,造成美国反应过度。布什政府动辄将恐怖主义根源与******教相联系的做法也受到诟病。******的父亲是肯尼亚******,******小时候在印尼生活了四年,长大后曾去过肯尼亚多次,大学期间去过巴基斯坦旅行。由于深入接触******世界,******深刻感受到******地区的贫穷落后,认识到反恐战争的复杂性,主张深入了解产生极端主义的环境和信仰,称美国必须尽力输出“机会”,使穷国人民有接受教育、医疗保健以及贸易投资机会,以消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布什政府将推行民主作为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相抗衡的制胜法宝,******则认为战胜恐怖主义不能光靠民主说教。因此,******政府仍会将恐怖主义视为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但在应对措施上,不大可能从“战争”高度看待反恐,而将重视国家重建、减轻贫困问题,多渠道推进民主。

(3)推出外交新议程,从全球议题入手,重塑美国负责任的全球领导形象

与布什政府上台初期对气候是否变暖抱有怀疑态度不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能源、粮食等全球议题,称“气候变化是我们时代面临的最大道德挑战之一”,力主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将新能源开发视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选后承诺2020年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降至1990年水平,并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担任能源部长,显示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行动决心。******重视贫困和艾滋病问题,将贫困视为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这与布什政府坚决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有很大不同。******承诺2012年将美国对外援助翻一番,达到每年500亿美元,到2020年时帮助建立一个“全球医疗基础设施”,同传染病作斗争;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全球教育基金。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强调要把对外援助作为一项国家安全议题来对待。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问题上,******政府态度积极。希拉里表示美国“必须”在维护核不扩散机制上发挥“领导”作用。预计******政府将推动国会批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控制核武器材料扩散和摧毁核材料贩卖网络方面加大行动力度。

思考题

1.美国政治制度的创新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分析美国外交战略调整与演变的历史原因。

3.******政府上台后在哪些方面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为什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