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8000400000051

第51章 中国与世界(9)

经过中国不懈努力和斗争,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到1982年11月,在不损害缔约国地位的前提下,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关贸总协定第38届缔约国大会,并在会上发言指出:中国是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同时还与关贸总协定秘书处就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席位等法律问题交换了意见。这一年,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复关三原则:第一,以恢复方式参加总协定,而非重新加入——因为中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国,1950年“台湾当局”的退出是非法的。第二,以关税减让履行总协定义务,而非承担具体进口义务。第三,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享受相应的待遇,并承担与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钱嘉东大使照会总协定干事邓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自从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后,经过申请和答疑阶段、审议阶段和谈判阶段,但一直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的最后一轮谈判—— 第19轮谈判,也终未走进关贸总协定的大门,中国复关也就成了永远的憾事。

中国复关谈判未果的原因很多,究其要者有以下几点:

①发达国家漫天要价。西方少数国家对中国复关提出的苛刻条件,远远超出了中国当时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和最大承诺。美国和西方国家同中国在中国复关谈判上的基本分歧包括:关于中国的身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关于对中国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问题;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投资限制问题;关于市场准入尤其是服务市场开放问题;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过低,实施“特别保护条款”问题;关于“选择性保障条款”问题;关于台湾的入关问题等。

②不因追求复关而牺牲国家利益。中国如果接受了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为复关而复关,中国的复关可能不会变成永远的遗憾。但是,中国必须从本国的实情出发,必须坚持中国复关谈判的原则立场,不能接受那些超出中国经济承受力的过高要价,不能接受歧视性的条件,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入关。

③关贸总协定面临的挑战与自身的缺陷。包括关贸总协定对缔约国的约束力不强,对其本身的法律执行也没有强制力;由于要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导致关贸总协定中的例外过多,严重影响了关贸总协定的权威性和作用;再加上关贸总协定运行机制掌握和控制在少数国家手中;并且其所受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过多。

(二)中国的入关努力

1994年12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筹委会执行大会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生效运转。这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处理及其运转是国际经贸机构和运作体制上的巨大变革,预示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到来,也勾画出新的世纪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的方向,同时对中国进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中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贸变世贸,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贸谈判,这使谈判变得复杂起来。坚持复关这一原则已无实际意义,仅仅坚持关税减让也不能全部涵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承担义务的内容,而美欧主要缔约方的要价也铺天盖地而来,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入世的身份问题、中国市场开放的速度和程度问题以及中国入世所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的平衡问题上。为此,中国再次明确而坚定地说明了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则立场:第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第二,权利和义务必须平衡;第三,循序渐进开放市场;第四,坚持要加入的原则。

新的谈判从1995年直至2001年9月13日,中国和墨西哥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至此,中国完成了与世贸组织成员的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正式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这标志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至此全部结束。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5年漫长的复关、入世谈判,跨越了两个世纪。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一直积极践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大大地提高了外经贸政策的透明度。

(三)中国入关的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政府面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一个战略决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必将大大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是利大于弊。

(1)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①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保证经贸政策的统一实施,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等,将会有助于在国际上进一步树立我国改革开放和负责任的经济大国的形象,有助于消除所谓“**********”,增强我国调动地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使我们扩大吸收外资工作在质和最上更上一层楼。

②加入WTO,能使我国在WTO成员提供的一个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可以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贸易限制将逐步取消,这对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③加入WTO,将使我国有可能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避免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正面冲突和对抗,有利于经济贸易的非政治化,有处于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赢得更多的海外市场,使我国除了双边渠道外,获得一个解决贸易纠纷的多边途径和手段,增加了我国在处理对外经贸关系方面的回旋余地。

(2)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加入WTO,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有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还将推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3)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加入WTO,参与多边经贸规则的制定,将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反映和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4)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入WTO,按国际规则办事,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性生产和国际分工,还有利于加强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扩大出口。

(5)有利于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维护我国国家主权

两岸加入WTO,都应遵循WTO的非歧视原则和市场开放原则,这样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特别是通商问题的解决,有利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WTO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人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特别是对我国的农业、电信业、汽车业和金融保险业等构成了严重挑战。但这种挑战中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各类企业面临更直接的、近乎残酷的市场竞争,将加快调整和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加强自我开发和创新技术,促进企业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外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国内生产和国际市场的脉搏,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我国企业能够更直接地学习外国企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克服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弊端,提高与外国公司竞争的起点。第三,充分看到我国企业行业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将WTO带来的冲击减小到最低程度。总之,挑战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对应措施运用得当,不利也能转化为有利。

思考题

1.试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与演变的原因。

2.中国国家利益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内容。

3.中国的和平崛起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