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沟通中沟通失当的类型有七种:①混乱型:借语言来攻击、指责对方或将自己的不满、偏见投射到对方身上:②压抑型:常常不表现自己真正感情,压抑自己的情感,完全以理性来传达信息;③忧愁型:
发出的信息是无助、无理、罪恶的,造成家庭气氛沉重,甚至出现自杀、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④神经质型:由于主观意念上的歪曲、认识的不够,情感转移或投射,使期望、需要和感受混乱不清,信息传达受到影响;⑤精神分裂型:家庭中的沟通模式毫无组织性,也难以在一起沟通,且不明朗;⑥理智说明型:沟通内容仅止于认知部分,缺乏亲密的情感交流,因此成员间有隔膜感;⑦消息交换型:没有建设性的沟通方式,不能分享家人的内在感受,无法体验家庭一体的感觉。
四、怎样与孩子沟通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孩子形成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必须有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而在溺爱的家庭气氛中,孩子自然容易任性、自私、霸道、依赖。家庭气氛过分紧张,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孤僻、胆小、过分羞怯,这也与父亲对孩子的管教太严有关。
家庭气氛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爸爸的素质及行为方式。为了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爸爸要主动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气氛。
1.给予孩子理智的爱
父亲所应给予子女的应该是一份理智的爱,一份以关怀为起点、理解为基础、尊重信任为核心、严格要求为原则的爱!父亲给予子女的爱不同于发自本能的舐犊之爱,不是只顾眼前,一味迁就的溺爱,也不应是打着“将来”的幌子肆意践踏当前心理需要的“残酷的爱”。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父亲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目标,致使他们十分渴望孩子能在自己“爱”的感召之下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并使孩子寻找到更好的社会职位。岂不知,若不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制订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单纯追求孩子“学习好”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爱的表现。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这种事业需要才干和广泛的文化知识。”那么,父亲如何爱孩子才算爱得恰当呢?
(1)要爱而勿溺
给予孩子全部的爱是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父爱一定要有分寸、要有理智,否则,可能会沦为溺爱。
首先,对孩子的需求合理满足。人都是有需求的,对孩子来说,父亲必须精心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其生存的条件。另外,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父亲也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是,父亲对孩子物质需要的满足,一定要从家庭条件出发,还要和社会上大多数同龄孩子的消费水平保持一致。不能让孩子享受特殊的“高消费”,或消费水平超出一般家庭出身的同龄伙伴。否则,孩子就会产生优越感和虚荣心,过分关心自己的地位和需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对孩子的精神需要,要看其是否正当合理,而父亲也不能一味迁就和纵容。爸爸只能满足孩子正当合理的精神需要。如有的孩子过分看重自我,当大人需要说话做事时,为了保持爸爸对自己的重视关注他就借故吵闹,这是扭曲的精神需要,应予以纠正。有的孩子爱看黄色录像和小说,爱打架斗殴,寻衅闹事,这就更要及时制止了。
其次,要客观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孩子不可能没有缺点。关键是父亲不能因爱而蒙住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要客观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有的父亲被爱冲昏了头脑,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对孩子横看竖看都满意,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有的父亲对孩子的错误百般包庇,对孩子的缺点百般掩饰,结果孩子的小错酿成了大错、小缺点变成了大毛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正确的爱应是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能防微杜渐,预于未发之时。
最后,要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对困难和挫折有所尝试和体验,让孩子将来能经得起生活的磨难和社会的风浪,学会以平静的心情和合理的方式来面对困难和挫折。
(2)要在爱中施教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父亲对孩子不仅要全身心地去爱,而且要爱得恰当,爱中施教,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当然,父亲的“严”也应是“严而有格”的。
首先,父亲对孩子予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父亲要以合情、合理和合法的方式引导孩子通往成功之路,让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然后再尝试成龙成凤。
其次,父亲要用爱启迪孩子心中的爱。尽管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要让孩子懂得回报爱,让孩子懂得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让孩子知道,父亲并不欠他什么,他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欢乐,但家人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他不应只知享受一切和索取他所需要的,还要学会关心父母,进而关心他人、关心世界,使他真正体会到关心的意义。总之,父爱对孩子应是一种爱的教育。真正爱孩子就应教孩子懂得“爱”,学会付出“爱”。
最后,爱即意味着教子立志、走正路。父亲给予孩子的爱,应使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给孩子提供前进的动力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不是设法给孩子铺就一条平坦的人生道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那些想把幸福像遗产一样传给孩子的爸爸,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懒汉、流氓和依附在父亲身上的吸血虫。”这对父亲是很好的启迪。人生的幸福和前途不能像家产那样代代相传。
2.要有民主的家庭气氛
心理学家非常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需要先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并坦诚地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对方知道。沟通绝不是指责和斥责,而是静下来好好讨论,表达出你的意思、你的目的,而且力求对方明确你的意思和目的。
父亲要以民主、宽容的心态,尽心与家人交流彼此的心意。掌握沟通的要领,自然就能营造出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即使大家的意见、想法不尽一致,也不至于引发争执、冲突,而能彼此宽容、理解与体谅。
有的父亲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可以为孩子献出一切,但当孩子的行为稍有差错或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时,不是训斥、挖苦、谩骂,便是拳脚相加,严厉惩罚。所以孩子在家庭中从来就不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父亲面前的。这种作风,严重地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而且还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懦弱、撒谎、焦躁等不良性格。
父亲只有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采取民主的作风,全面了解孩子的需要,向孩子表达自我观点,孩子才会从内心接受父亲的教导。
宽容强调的原则是:父亲不要总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为他们还不明白一些事理,自控能力不够,犯错误是常见的事。更何况有时候不是犯错,只是未达到父亲的期望水平而已。
爸爸尤其要明确的是,自己对孩子寄予各种期望,孩子也同样对父亲寄予期望,孩子们最企盼的是父亲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珍惜和注重自己的独立要求,在价值选择和人生思考方面能指点迷津并给予帮助,并希望爸爸具有丰富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和教育的艺术。可以说,父亲的权威是建立在满足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和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物质的拥有或居高临下的训斥态度上。倘若做父亲的只是一味地牺牲和容忍,不仅难以建立起威信,反而会造成自我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的贬值。
总之,家庭教育贵在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在自由、和谐、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去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用亲情去唤起孩子心灵深处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让孩子以宽松自然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成为自强、自理、自尊、自爱、自立的人。
(二)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酌父亲
1.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首先,父亲要肯定孩子的能力。父亲对孩子的各种进步看法也要有不断的提高,不能对孩子有着一成不变的看法,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孩子是时刻发展变化着的,要排除主观偏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其次,一定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应对孩子的话表现出热情和兴趣,并深入孩子的想法中,乐于和孩子沟通,在孩子讲话时不打断、不批评,认真聆听,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到他被理解、重视、尊重和接纳。
同时,要善于让孩子表达。父亲要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与感受,体会他的心声、苦恼和心理矛盾,鼓励他坦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父亲明确孩子对事物的感受或心理活动往往比他的思维更能引发他的行为。所以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要对他的感受认真加以理解并提出你的建议,这对他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言语合情合理
父亲与孩子交流思想情感和社会信息要实事求是。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也无论是谈论家庭还是社会问题,都要切合实际,有理有节有章有据。不能意气用事。对社会问题的评论要一分为二,评价事物和对待问题,不能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学会辩证唯物地认识问题和评价事物。
运用切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沟通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孩子的心中父亲可亲可敬、可以依靠和求教的形象就会树立起来。
3.提醒孩子但不n罗唆
爱唠叨是国内外母亲一种习惯,它会使家庭气氛长期处于不愉快中。许多爸爸也有唠叨的习惯,而不同于母亲的是,爸爸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唠叨,还说:“我是提醒他,嘱咐他。”父亲要明确,唠叨和提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提醒,就是无论次数多么频繁,都是就当前一件较重要的事情进行说明、强调,以减少失误;而唠叨却是对一件事情多次重复的要求,不厌其烦地指责和哕唆,常常是转移话题,由一件事情扯到其他事情,使孩子烦躁,破坏沟通和教育效果。同时还影响了家庭的气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此爸爸和妈妈要认识到唠叨的危害性。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控能力。
(1)教育孩子,要求要明确、且严格而坚定
一般孩子对父亲的话是少有言听计从的。这就要让孩子知道父亲的正确教导会使自己健康成长,少走弯路。避免引导孩子变成了唠叨,唠叨会使孩子认为听不听大人的话也无关紧要,反正爸爸也是一直在说,我没做也没把我怎么样。所以父亲必须养成重要的事情对孩子只说一两遍,如不执行要有处理方法。
(2)要经常安排家庭聚会
在和谐的气氛中,家庭每一个成员都要谈谈各自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生活中的感受,相互提出鼓励和建议,达到相互促进,自觉并自愿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做好各自应当做的事情。
(3)要创建必要的家规
为了规范父亲和孩子的行为,制定一个家规作为准则。由全家人共同讨论拟定,共同遵守。这样,家庭的烦心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做父母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唠叨了。
4.经常与孩子交流
爸爸要知道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向孩子传递自己的爱意。
早晨,在不经意的时候,和孩子进行交谈,今天有什么活动安排,要注意什么。今天与往常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别的要求。详细告诉孩子您希望他做什么,必要的话,让他向您复述一遍。
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可行性怎样?让孩子感到您重视他的计划,并且是以平等的身份对他提出建议和意见。方便的时候可以到孩子的学校,带他出外进餐,他一定会为此兴奋不已。让孩子与您保持联系。
在一天里重要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他与您都将感到踏实、快乐。
晚上,一家人坐一起,每个人都谈谈这一天的事,你们就相互走入了对方的世界,一起共享生活的乐趣,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心灵也更加相通。
5.学会与孩子沟通
天才老爸是一个善于沟通的父亲,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父亲,您须做到:
(1)冷静理智,切忌气不打一处来,点火就着的暴脾气。
(2)耐心倾听,不要急于打断孩子的话,一定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3)听话听音,有时孩子的话中有话,您不要误解了他的意思,从而得到错误的信息。
(4)多听少说,不要急于发表意见,一定要多听孩子说。
(5)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价,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正确理解孩子的话语之后再做出反应。
(6)训斥之后应该张开温暖和充满爱的怀抱。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他完全明白话的意思,孩子在泪水消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需要父亲的爱。在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通常会想投入父亲的怀抱,并且他应该受到一个张开的、温暖的、充满爱的怀抱的欢迎。在这个时刻是你跟他倾心交谈的好时机,你可以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他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你可以向他解释为什么受到训斥和下次他怎样避免犯这种错误。
(三)态度决定沟通效果
1.与子女保持亲近
态度决定一切,沟通亦是如此,父亲过于权威孩子容易变得盲从、缺乏主见、内向、怯懦及害羞,尤其是青春前期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通常会显得焦虑、消极抑郁或反抗心强。另外过度的权威在教养孩子时容易偏向严厉与专断,使子女长期生活在服从、惶恐和惧怕中。当他们踏入社会时,除了性格上显得较依赖、缺乏独立性外,往往很容易屈服于外界的权威,支配或欺凌比他弱小的人。
所以要做一个成功的天才老爸,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心与支持,还要得到孩子的尊敬。与孩子保持亲近的亲子关系,才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2.注重一言一行
父亲要注重修养,父亲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做一个好父亲,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并且要不断学习。父亲的言行是无声的教科书,孩子每一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您要做到: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说谎话,说话算数;讲文明,有礼貌;干净、整洁;不拿孩子出气,有理智;关心、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3.陪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全新的改变。作为父亲的您会发现,您的偶像地位也随之而降格,孩子回来经常这样说“我们老师说……”这是孩子经常反驳您的惯用语言。此时,您怎样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处理不断出现的问题呢?
父亲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了解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参看一些家教指导用书,掌握教育孩子的常识。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爸爸学校和相关的活动。与其他爸爸相互切磋。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以期自我改进。每解决一个问题,父亲与孩子就共同前进了一步。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