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32

第32章 以清白遗子孙

407.遗子孙以清白

“原典”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别人留给子孙以钱财,我留给子孙以清白。

“品读”徐勉,为南北朝时梁武帝的吏部尚书,地位十分显赫。《梁书》载:“勉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穷乏者。”他的门人或故旧劝他营产业,留蓄积。徐勉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制辎軿(指贵族乘坐的马车);如其不才,终为他有。”徐勉还留下书信告诫其子崧:“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代风范及福庆,故臻此耳。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吾虽不敏,实有本志……今且望汝全吾此志,则无所恨矣。”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龄之父房彦谦,也曾对房玄龄说过同样的话:“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二十七》)

408.爱有所亡

“原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战国《庄子·人间世》)

“注译”全句译意为:爱马之意是极其周到的,但过分的爱却反而造成了损失,这是不可不谨慎提防的。

“品读”庄子在这里是借蘧伯玉(传为卫国贤大夫)之口说爱马者的失策。这对父母关爱孩子应有所启示。父母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溺爱之下,变得蛮横、骄纵、奢侈,直至铸下大错,招致大祸。这是不可不提防的。

409.不如一经

“原典”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

“注译”籝(yíng营):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全句译意为:留给子孙很多的金钱财富,不如留给他一部经书。

“品读”韦贤,汉宣帝时官至丞相。其先人韦孟,退官后举家迁至邹鲁。韦孟在邹鲁时曾做一诗,述先人之志,教儿孙行仁。《汉书·韦贤传》载:“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韦贤的小儿子玄成也官至丞相。所以邹鲁有句谚语流传:“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留下金钱满籝,总有花光之时;留下经书和德行,才能使子孙终身受益。

410.教子以义方

“原典”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注译”泆:放纵,放荡。全句译意为:喜欢儿子,应该用道义教导他,使他不致误入歧途。骄傲、奢侈、违法、放荡,是走上邪路的原因。这四种邪恶品德和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宠爱太过分的缘故。

“品读”春秋时卫国的州吁是卫庄公宠姬生的公子,深得卫庄公宠爱。州吁因得到庄公的宠爱而行为放荡,庄公也不加禁止。卫国大夫石碏就以上面这段话劝谏庄公。但庄公不听石碏的劝谏,继续放纵州吁。鲁隐公四年,州吁杀死他哥哥桓公,自立为国君。由于州吁杀兄篡位,不得人心,很快被国人所杀。这就是庄公纵容州吁放荡所招致的祸害。

411.瘠土之民

“原典”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响义,劳也。(春秋左丘明《国语·鲁语下》)

“注译”响:同“向”。沃土:肥沃之地,引申为富裕之地;瘠土:贫瘠之地,引申为贫穷之地。全句译意为:居住在富裕地方的人不会成材,因为安乐的缘故;居住贫穷地方的人没有不向往道义的,因为勤劳的缘故。

“品读”此句为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即季康子的叔祖母)教育儿子的话。一天,公父文伯上朝回来见母亲正在纺麻,就对母亲说,以我这样高官的地位而您还在纺麻,别人还以为我不能奉养你呢。他母亲就说,以前的贤明君主总是选择在贫瘠的土地居住,是因为他们用以激发自己勤俭的精神,并以上面的话训导儿子。意思是为官应当艰苦劳动,不可骄奢放荡,贪图安逸。后来,孔子听闻这番话后,就教导他的弟子们说:“弟子们记住这些教诲吧,季氏家的妇人不是放纵享乐的人。”

412.修身洁行

“原典”修身洁行,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

“注译”全句译意为:士大夫讲究修养自身,行为廉洁,不接受不正当的东西;竭尽一切努力尽量做到老老实实,不搞欺诈、虚伪。

“品读”田稷子担任齐国相国时,接受手下官吏馈赠黄金百镒,并把这些黄金送给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问明田稷子确实是他接受贿赂后就说了上面这句话,接着还说:“不是仁义的事情,不在心里盘算;不是合理的财利,不拿回家来……为官清廉公平、正直,因此才能做好事情而没有后患。不义之财,不是我所有,不孝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你走吧!”田稷子惭愧地退了出去,并把那一百镒黄金退还原主,自己还主动到齐宣王那里去认罪,请求处死自己。齐宣王听说后,大为赞赏田稷子母亲的道义,于是赦免了田稷子受贿之罪。

413.诸葛亮诫子

“原典”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注译”全句译意为:静心以修身养性,节俭以培养德行。

“品读”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诸葛亮天下奇才,足智多谋,为蜀相国,功德昭彰。他一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生前曾给刘后主上过一份奏章,自陈:“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才,以负陛下。”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要求甚严,生前写下《诫子书》,要他们恭谨勤奋,修身养德,戒奢以俭。

414.清廉传家

“原典”使后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使后人都被称为清官廉吏的子孙,用这样的清廉遗风传给他们,不也是很厚重的产业吗?

“品读”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管理方面,官员也有颇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愿意利用国家给予官员子弟在政治经济上的种种特权,让后代子孙养成贪图安逸享受的习惯,而是着眼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子孙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

杨震是东汉有名的清官,其暮夜拒金流传千古,史称“四知太守”。《后汉书·杨震传》载:“震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以清廉传家,其后辈子孙也能承传家风。其子杨秉历任剌史、尚书等,“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史家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

415.食禄之家

“原典”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皇后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皇宫贵族子弟,穿得暖吃得好,乘坐的是好车好马,而不用心学业,不识好歹是非,这是祸害和败亡到来的原因。

“品读”这是邓太后(即东汉和帝之后)所说的话。汉殇帝、汉安帝时,因皇帝年幼,邓太后主持朝政。她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邓太后引用了《论语·阳货》中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句话,说明贵族子弟过惯了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生活,易流于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这样发展下去,灾祸就离他们不远了。因此,邓太后就设置学馆,把和帝及邓氏近亲的子孙共七十多人集中起来,教学经书,并亲自监督考试,用心良苦。

416.兴必由积善

“原典”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故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国有家的人,其兴一定是因为多行善德,其亡都是由于屡做坏事。所以说不行善德不足以立身成名,不屡做坏事不足以身败名裂。

“品读”贞观七年,唐太宗有感于“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长富贵,好尚骄逸,多不解亲君子远小人”的历史教训,因命魏徵征录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使其子弟“见前言往行”,“以为规范”。魏徵从命编写了《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以史为鉴,教育唐太宗子弟能“见善思齐,闻恶能改”。“有国有家者”一句是其序言中的话。“太宗览而称善”,并告诫其子弟“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可见,封建帝王也认识到子弟能否戒骄逸,“从善”、“改过”,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

417.耻以自达

“原典”立身以来,耻以一言自达,今若进儿,与身何异?(唐李百药《北齐书·崔劼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自在朝中做事以来,从不为个人事情乞求别人帮忙。今天我要为自己儿子谋取私利,这与卖身求荣有何区别?

“品读”崔劼清正廉洁,勤劳谨慎,得到北齐显祖的高度信任,授刺吏之职,政绩显著。初起,北齐大臣和士开专擅朝政,沽名钓誉,不少达官贵人为子弟求官职,贵胄之家不少子弟在京城当官。崔劼两个儿子崔拱、崔撝都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崔廓之问哥哥崔劼:“拱、撝二侄很有才能,为什么不能在朝中做官,却都调到外地,这有损我们崔家的形象。”崔劼回答说:“我自在朝中做事以来,从不为个人事情乞求别人帮忙。今天我要为自己儿子谋取私利,这与卖身求荣有何区别?”崔劼坚决不同意。人们知道后,无不敬佩叹服。

418.多财损志

“原典”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品读”疏受、疏广两兄弟分别任过汉宣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二人告老还乡时,宣帝赐给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给五十斤。回到家乡后,他们变卖金子,置办酒食,请亲戚朋友同享皇帝的恩赐。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购置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了吗?我是想让子孙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我用这些金钱为他们增加财富,只会使他们懈怠懒惰。他认为,让子孙们具有勤奋致富的品德和能力,胜于留给他们金银钱财。贞观四年,唐太宗告诫群臣也说过相同的话:“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419.家财不为子孙谋

“原典”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唐罗隐《全唐诗·夏州胡常侍》)

“注译”全句译意为:为官者要献身国事,不要去为子孙谋家财。

“品读”古今多少有识之士,都是把“国计”摆在第一要务,并且以自己的肝胆相许,而把仁德和清廉作为“家财”留给后代子孙。如果把“国计”和“家财”的位置搞颠倒了,就会把“肝胆”放在为子孙谋“家财”上。这就难免要以权谋私,难免要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其结果只能是“家财”败尽,家风败坏,子孙败落。

罗隐原诗为: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420.傲侈祸之机

“原典”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十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恭俭是福禄的车子,而骄侈是致祸患的契机。

“品读”这是北齐崔冏给孩子的遗训。北齐天保年初,崔冏任尚药典御。他为人恭谨俭朴,所得俸禄,都分给了亲故。他深知,父母溺爱骄宠子女,就是埋下祸端,最终会夺走他们的幸福之车。他临终的时候,告诫两个儿子要恭俭,勿傲侈。

421.安危在己

“原典”奢俭由人,安危在己。(唐李世民《帝范·崇俭》)

“注译”全句译意为:选择奢侈还是节俭完全由人决定,但其结果是安全还是危险必然牵涉到自己。

“品读”唐太宗因恐后辈子孙“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写成《帝范》,“以为近诫”。“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为《帝范·崇俭》之语。唐太宗说,奢侈和节俭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光荣和耻辱,古代的圣明君王很注意节俭。“尧舜约己而福延”,“桀纣肆情而祸结”。由此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唐太宗告诫说,这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422.何烦于财

“原典”君子忧道不忧贫,何烦于财。(唐令狐德棻《周书·代奰王达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贤能之士只注重道德,却从不考虑贫穷,何必为财富多少苦添烦恼。

“品读”代奰(bì毕)王宇文达,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儿子。为人果敢坚决,善骑马射箭。武成(559年)初,封代国公,食邑万户。天和元年(556年),任命大将军。建德(572年)初,为荆、淮等十四州十防诸军事、荆州刺史。宇文达平素重视节俭,饭食简单,他不购置资产,家中没有储积。左右随从曾委婉劝告,宇文达以“君子忧道不忧贫”从容回答。在宇文达看来,把美好的德行留给子女,乃是最好的遗产。

423.莫如自修

“原典”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二·魏纪五·明帝青龙四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抵御寒冷不如厚皮袄,止息诽谤不如加强自身修养。

“品读”这是王昶写给儿子、侄子们的信中谆谆告诫之语。王昶,曹丕即位后任衮州剌使,魏明帝时任司空(官名)。王昶为人忠厚老实,经常教育儿子、侄子们为人处事,不要追求虚华,遇到有人说三道四,不要怨恨别人,首先检查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这对自己品德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好处。王昶希望儿子、侄子们“不学朝华之草,要学松柏之茂,要能够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这样,就很少有不成功的。

424.以俭素为美

“原典”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北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

“注译”全句译意为:很多人都以奢靡为荣耀,我却独以俭朴为美德。

“品读”北宋大臣司马光(1019~1086年)所写家训说:我是寒庶家庭出身,历代以清白相传。我一生穿衣只要求能御寒,吃饭则只要求饱肚,于是,人们就笑话我固执鄙陋,但我并不以为这是缺点。我回答他们说:“孔子说得好,与其骄奢不逊,宁可固守俭朴。”又说:“以约失之者鲜矣。”(以俭朴而败落,那是很少有的。)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于议也。”(文士有志于追求真理,却以衣食不好而羞耻的人,是不值得和他交往的。)古人是以俭朴为美德的,现在的人却要讥笑俭朴,司马光认为这真是怪事!司马光“不随欲糜”,并以此作为家传,真是可嘉可敬!

425.俭朴家风

“原典”吾今日之奉,岂能常有?身岂能常驻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忆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北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今天的俸禄,哪能长久享有?我的生命哪能长久?一旦不同于今日,家里的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奢华生活,不能一下子节省下来,一定会失掉根基。

“品读”司马光认为节俭能培养出高尚的道德,而奢侈则是万恶之源,他为了告诫其子要坚持节俭,专门写下了《训俭示康》,明确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在其家训中说了宋真宗时的宰相张文节的清贫故事。张文节虽然官至宰相,但和家人一起过着俭朴的生活,有人说他不必如此俭朴,张文节就说了上面这句话。司马光是借这个故事告诫家人也告诫世人崇尚俭朴,让“子孙习其家风”。后世的曾国藩深得司马光的良苦用心,在写给他的儿子的家书中也说:“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入俭,难于登天。”

426.莫为儿孙作远忧

“原典”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元关汉卿《蝴蝶梦》)

“注译”全句译意为:儿孙有他们自己的福分,不必替他们的将来忧虑。

“品读”作为父母重在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立身处世之本,至于他们日后的生活不必多为他们操心。这点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很有远见,他对儿子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定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便去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冷酷、过分?非也!正如郑板桥给其弟弟信中所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郑板桥的教子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这就是:做家长的应该首先教孩子学会“动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立。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一个有效方法。

427.祸起萧墙

“原典”盖子弟当绝见客,勿出中门;仍严戒吏辈不得与之交通,又时时密察之,庶几亡弊。不然,则祸起萧墙矣。(宋陈襄《州县提纲》)

“注译”全句译意为:应当禁止子弟会见客人,不要让子弟走出官邸;还应当严厉训诫官吏,告诫他们不得与子弟交结,再经常秘密访查,也许可以杜绝祸患。否则,大祸就会从家中爆发。

“品读”加强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是居官为政者不可不重视的一件大事。古代的和现代的很多贪官之所以走上受贿贪污的犯罪道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子女的失教失范。宋朝的陈襄看了太多的历史教训,郑重地对居官为政者提出严加管教子女的问题,严防吏辈诱以小利而累及终身。虽然他提出的不让子弟走出官邸在今天已不可行,但他提出的对子女严格要求,让其具有平民意识,不得结交贪吏等的观念是很值得鉴戒的。

428.包拯家训

“原典”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元脱脱等《宋史·包拯传》)

“注译”茔(yíng营):墓地。全句译意为:包氏后世子孙有贪赃枉法者,活着的逐出本家,死了的不得归葬。不听从我的教导,就不是我的子孙。

“品读”古人在管教亲属方面,提出“官不私亲”(《慎子·君臣》)的重要原则,不许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势为亲属谋取私利,不许私自重用自己的亲族,而要依法办事,对于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亲族,也要严加处理。有些官员不许子弟以官员身份经商,更不许欺压百姓,不许贪污受贿,一旦发现有犯罪行为,就及时报告官府,甚至大义灭亲。宋代包拯(史称包公、包龙图、包青天)可谓古代清官楷模。他一生清白,极恨贪污受贿,为官刚毅,不徇私情,因此贵戚宦官深为忌惮,而百姓则认为他比黄河清。他为人俭朴,“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包拯为官清廉正直,对后代要求极其严明,令人敬仰之至,后人称包拯为“真御史中丞”。他在《家训》中留下的这段遗言,表明他对贪污犯罪行为嫉恶如仇,即使是对犯罪的子孙也不姑息迁就。

429.货财害子孙

“原典”以货财害子孙,不必操戈入室。(明吴从先《小窗自纪·货财与学术》)

“注译”全句译意为:纵容子孙贪图财货,无须操戈入室、刀兵相见,便早已迅速败亡。

“品读”“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奢侈的生活容易使人丧失志气贪图安逸,以致败亡。因此,作为父辈,不可一味为子孙谋取财富,留下遗产,更不能纵容子孙贪婪放纵,挥霍无度,否则,就会给子孙留下灾祸的隐患。

430.人有三成人

“原典”人有三成人,知畏慎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清叶玉屏《六事箴言》)

“注译”成人:成为有德才的人。全句译意为:人有三个方面可成为一个有德才的人,知道畏惧,总担心有祸患和错误发生,从而小心谨慎地行事,就可以成为有德才的人;知道羞耻,不断地修正错误,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就可以成为有德才的人;知道艰难,无论干什么事都付出艰辛的劳动,就可以成为有德才的人。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做不到,就和禽兽一样。

“品读”这是元朝名将别的因的母亲张氏教训他的话。知畏、知羞、知艰,既是成人之必需,也是为官之必需。

§§第八章 交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