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42

第42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也是最主要的力量源泉。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要把为民作为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

我们所说的为民,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清廉是为民的保证,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才能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01.民为邦本

“原典”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尚书·五子之歌》)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

“品读”中国传统官德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上古的“三王”(禹、汤、周文王)已经形成了保民、重民的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是上古时期重民思想的经典性表述。战国时代的孟子、荀子等进步的思想家把这种重民思想不断加以阐发,逐步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民本思想,此后便绵延不绝地发展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并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602.以人为本

“原典”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战国《管子·霸言》)

“注译”全句译意为:霸王之业的开始,是以人民为本。本治则国家巩固,本乱则国家危亡。

“品读”“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春秋《管子·五辅》)在中国历史上,管仲最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这来源于他对人民群众巨大作用的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只有以民为本,才能国治邦宁,长治久安。“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603.从政庇民

“原典”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春秋左丘明《国语·楚语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为官从政,为的是保护百姓。

“品读”战国时楚国的令尹(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斗子文清廉从政,“恤民而后己”,他的家境贫困,朝不保夕。楚成王每次给斗子文发放俸禄时,斗子文必定出逃,成王加以制止,他才返回。有人对斗子文说:“人活着是为追求财富,你却是要躲避它,这是什么原因呢?”斗子文就以上面的话答之。接着斗子文还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百姓多贫困,我却去寻求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而自己丰厚富裕,那就不知那一天会死了。我是设法逃避死亡,并不是逃避财富。)后来,楚臣斗且看到执政的令尹囊瓦不顾人民的死活,如豺狼般聚敛财富,便从正面举了先前的令尹斗子文廉洁爱民的事例和斗子文说过的言论警告令尹囊瓦:“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604.普惠于民

“原典”不以饮食之癖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战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要以自己饮食上的嗜好而败坏了人民的财物,不要以自己住得奢侈豪华而役使人民的劳力;取民简约,而广泛施惠于民。

“品读”这是战国时齐国贤相晏婴“爱民”思想的体现。晏婴深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能否获得人民的支持是国家治乱的关键因素。“节取于民,而普施之”,是获得人民支持的重要措施,君主决不可为满足个人奢侈生活而劳民伤财。否则会激起人民反抗,危害君主的统治地位。

605.诸侯之宝三

“原典”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战国《孟子·尽心下》)

“注译”宝:以……为宝。全句译意为:诸侯有三样宝贵的东西:土地、人民、政事。把珍珠美玉当作宝贵的东西,那么这些珍珠美玉就会祸害自己。

“品读”孟子提出过前无古人的“民贵君轻”的著名论断,“诸侯之宝三……”这句话也可以简缩为“民贵珠贱”,也是强调以民为本,并警告当政者,只顾搜集珠宝、积聚财产而不理政事,不珍惜自己的国土,不顾老百姓的死活,终究要国破家亡,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606.用国三得

“原典”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战国《荀子·王霸》)

“注译”力:力量;死:拼死效力;誉:称赞;荣:有名望。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的人能得到百姓为他努力耕种的,就富有;得到百姓为他拼命作战的,就强大;得到百姓称颂的,就荣耀。这三种应该得到的事情都具备了,那么天下的人就归顺他;这三种应该得到的事情都失掉了,那么天下的人就会叛离他。

“品读”治国之道在于得民心,荀子具体阐述“得民心”的三个方面,即:“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死”、“得百姓之誉”,得此三者可使国富、国强,最终使君主扬名于天下,“天下归之”。失此三者,则“天下弃之”。“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导以远,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三国王肃《孔子家语·卷五·入官》)

607.人为贵

“原典”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地间的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

“品读”这是《孝经·圣治章》所引的孔子之语。这句话赋予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特殊地位。《礼记·礼运》中也有类似的话:“人者,天地之心也。”为什么如是说?荀子在其《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为天下贵也。”

608.得众则得国

“原典”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注译”全句译意为: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获得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丧失国家。

“品读”这是在“平天下在治其国”的题目下论述“国”与“众”的关系。《礼记·大学》指出,殷之所以败亡,是由于失众,为国者要以殷作为鉴戒。

609.无人为大

“原典”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西汉戴圣《礼记·祭义》)

“注译”全句译意为:上天所生的,大地所养的一切生物,没有比人更为重要的了。

“品读”这句话是曾子说的,曾子又是从孔子那里听说的。人是万物之灵长,天地之至尊。儒家对人的重视一以贯之,代代相传。

610.以民人为天

“原典”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译”民人:即人民。全句译意为:一个想称王的人,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的人,是不可能成王事的。成就王业的人以人民为“天”,而人民则以食为“天”。

“品读”司马迁在这里借郦食其之口,发挥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把人民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为可贵的是,司马迁在这里提出的“民人”(人民)的概念,为后来写《史记·货殖列传》时提出“中国人民”这一全新的概念作了铺垫。在《史记·货殖列传》“太史公曰”中,司马迁首次写下“中国人民”这四个大字。从此,“中国人民”这个极富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名词顶天立地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

611.以百姓为天

“原典”君子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注译”全句译意为:作为君主,应把百姓当作天。如果百姓拥护他,国家就安定,辅佐他,国家就强大;如果反对他,国家就危险,背弃他,国家就灭亡。

“品读”这是民本思想的一种表述。人民群众才是国家安危的根本,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谁就会拥有天下。

612.以民为基

“原典”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西晋陈寿《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应该以人民为基础,而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品读”太和年间,魏明帝伐蜀,曾任相国的华歆上疏劝阻。这句话就是疏中之言。华歆希望明帝“先留心治道,以征伐为后事”,先解决人民的衣食,“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

613.为国者,以有民

“原典”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有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国之所以为国,是因为有百姓。百姓之所以为百姓,是因为有稻谷。稻谷之所以多种植,是因为有百姓的功劳。功劳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有时间劳动。

“品读”王符,年轻时爱好学习,有志气节操。从东汉和帝、安帝以后,世俗以做官为荣,仕人互相推荐、援引,而王符独自耿直,不同于世俗,因此就得不到提升进入仕途。王符愤而隐居,撰写文章以讥讽时政世态。他不想显耀自己的名声,因此称其书名《潜夫论》。上面这段话选自《潜夫论》中的《爱日篇》。王符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推演其民本思想:“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意思是说:圣人深知力气是百姓的本钱,国家的基础,因此务必节省徭役,使百姓爱惜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614.先存百姓

“原典”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注译”全句译意为:为君王的治理国政,一定要首先爱民安民。

“品读”这是唐太宗在执政过程中民本思想的体现。贞观初年,唐太宗意识到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民心的丧失。所以治理国政,一定要首先爱民安民。他对身边大臣说:“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倘若搜括百姓的财货供自己尽情享受,如同割下大腿上的肉供腹一饱,等到肚子吃饱了,自己也已经死亡。)

615.人以食为命

“原典”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二十九》)

“注译”全句译意为:国家以人为根本,人以粮食维持生命。

“品读”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仅使一批帝王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也造就了许多体恤民情的贤臣良吏。南北朝时北魏建义初年,灾害不断,百姓嗷嗷待哺。当时的光州刺史杨逸打算用仓廪中的粮食救济百姓,但管仓库的人害怕获罪不敢开仓,杨逸就说:“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如果因此获罪,我心甘情愿。”杨逸用粮食救济百姓之举,百姓感激涕零,也得到了孝章帝的表扬。

616.邦之兴

“原典”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唐白居易《全唐文·卷六七零·辨兴亡之由策》)

“注译”全句译意为:国家兴盛,是因为得人心;国家败亡,是因为丧失人心。

“品读”为政者能得人心,就可以兴邦,反之就必然国破邦亡。这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观照后得出的结论,在当今仍然有启迪意义。

617.尔奉尔禄,民膏民脂

“原典”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赵匡胤《戒石铭》)

“注译”尔:你。全句译意为:你的俸禄,是人民的血汗。下面的人民你可以残暴他们,但是上天你却欺负不了。

“品读”五代时后蜀之主孟昶曾作《令箴》颁行于境内,以警戒其统治下的各级官吏。宋太祖赵匡胤灭蜀后,摘取其中的四句十六个字“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更名为《戒石铭》而颁行于天下。赵匡胤的目的是为了赵氏政权的长治久安,但客观上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618.惟人为大

“原典”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滕文公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所产生的,地所养育的,只有人是最贵重的。

“品读”天、地、人,“惟人为大”。儒家在天、地、人中所赋予的人的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家在天、地、人关系中所确立的人的主体性观念。

619.厚民生

“原典”法天之大者,莫过于厚民生。(清张廷玉《明史·刘忠周传》)

“注译”法:效法;民生:指黎民百姓;生:生灵。全句译意为:效法上天之道最重要的莫过于厚待黎民百姓。

“品读”明崇祯皇帝登基时,锐意求治。大臣刘忠周是个秉正直言之士,每每上疏崇祯皇帝,献计献策。刘忠周看到官府预征来年赋税,贪官污吏横行乡里,“节节追呼”,百姓困敝,就劝谏崇祯皇帝:“法天之大者,莫过于厚民生”,主张缓赋税,厚民生。但崇祯皇帝时的明王朝已岌岌可危,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无力回天,对刘宗周的忠言,只能徒叹其忠。

620.为万民

“原典”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原臣》)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出仕做官,是为了给天下老百姓做事谋利,而不是为了给帝王做仆从;我所做的事是为亿万民众的公利,并非只为一家一姓的私利。国家的太平与否,不在于皇帝一家一姓的兴亡代替,而在于民众的忧喜哀乐。

“品读”把“万民之忧乐”放在“一姓之兴亡”之上,这是黄宗羲对封建君王专制和王权观念的背反,是民本思想的张扬。因此,黄宗羲作为一名士大夫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自觉地为“万民之忧乐”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