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8025600000058

第58章 流连琅邪台

时间?公元前219年

人物?秦始皇

封禅泰山,是祭祀天地,表示奉天承运。但按当时人的观念,天地所覆载是广义,覆载之中的世界还有四方。四方虚渺,就具体以地上的山川湖海为其方位之神,这种祭祀之礼叫做方望,或望祀山川。所以秦始皇虽封泰山,然而东巡之事并没完结,还得礼祠东土神祗,因此他就在齐地继续巡行。其路线是先到临淄,然后东行沿海经黄(今山东黄县)、睡(今山东福山),登之罘(今山东烟台北),上成山(今山东荣成),然后沿海西折到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在这些地方又一一礼祠东方神祗。

秦始皇东巡的这一段路程,正好沿今山东牛岛巡海行视一周——他第一次见识了大海。

秦始皇巡海礼神,一路风光,来到了琅邪驻跸。琅邪之地滨于海畔,原是东夷、淮夷所居地方,从西周以至春秋,尚未知名。后来越王勾践灭吴,北上中原称霸,迁都于琅邪,在琅邪修造了一座观海台。在这个台上,他曾以霸主身份号令诸侯尊崇周室——这时已是进入战国时期了。然而越国虽一时称霸,终是根底不足,属萤火之光,一闪即逝。勾践死后,越国便在中原华夏失去了影响和位置,后来其国又被楚威王攻破,王死民散,不成国家了。空留一座琅邪台,也早被人遗忘了。

秦始皇来到琅邪,已是公元前215年后了。昔日琅邪台的盛景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不知为什么秦始皇忽然兴起了怀古情趣,下令迁徙三万户黔首于琅邪台下,以免除十二年租税的优待条件让他们定居在这里。迁徙的那三万户人民,同时就成了给他养治琅邪行宫和观台的家奴了。

也许是大海舒广无垠,也许是天气温暖相宜,秦始皇在琅邪大为欢乐,一住三月,尚然留连未行。秦始皇在琅邪的兴致极高,因此在琅邪表明得意的刻石铭文也最长。这个刻石就立在琅邪台的西南隅处。这一篇洋洋大观的刻辞,似诗非诗,似辞非辞,把秦始皇歌颂得淋漓尽致,可说是长篇的“秦颂”了。从这一刻石之文,便可知道秦始皇出巡时,是重臣皆陪,武将文官都在左右。且不说兴役作工,仅这一路上款待馆合、供奉需用,若说是不劳民,那可真是欺心之言了。

由于秦始皇这一次东巡,第一次见识了大海。大海的浩瀚舒广,使他这个生长在中原内地的君王,大有河伯来到北海而生望洋兴叹之。那广阔无垠的海上世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更让他着迷。因而他一路礼神不已。于是召引来一群方士神仙家,用一个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来愚弄他这个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位皇帝。

在古时,由于人们对大海有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崇拜,有些人头脑中的细胞就不安分了,产生出种种奇特的幻想,于是就出现了神仙家或方士。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些人造作出神奇的三神山的故事来。说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山上的宫殿都是黄金白银制作的,山上住着仙人,因为有不死药,可以长生不死。又说三神山远望就像在云端里,等靠近了三神山却在水中,人要想靠近上去,则三神山又被风引走,等等。所谓三神山不过是海市蜃楼的景象,但古人并不知道这是光线折射现象,被这种虚无缥缈的奇异景象所迷惑,以为渤海中真是有仙人所在。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就相信了这些神话,他们还曾派人去找寻过。当然是找不到的,然而传言中却说有人见到过三神山,仙人和不死药都在那里,以讹传讹地流传下来。

这次,秦始皇来了,他比齐王、燕王气派多了。于是,方士们又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对象了,纷纷向秦始皇上书,讲述那些神奇的故事。其中这不死药最合秦始皇的心意:好容易得到了天下,若是死了,不就等于把这无限的财富、无尽的享乐撒手给别人了吗?哪怕是儿子,那也不能心甘哪!所以他就急不可耐地要寻求到不死药。可是不死药在仙人手里,怎样才能求取得到呢?正好齐地的一个方士名叫徐福的上书说,要想寻到仙人、取得不死药,得先沐浴洁身、敬诚斋戒,还要选取童男童女,携带给仙人的财宝礼物,乘舟到海中寻找到仙人所住的三神山才可以。秦始皇立刻下令操办一切,就命徐福率领好几千童男童女下海去求仙人去了。

那么,秦始皇之所以在琅邪一住三月,又大欢乐,除了因海景迷人、气候适宜、生活舒服外,还应该说是因为他在这里要等待吃那不死之药吧。他以为即日就可长生不死了,就像病人颓丧,遇人说其病没事,马上就精神起来那样,使他在琅邪“大乐之”。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尽管他求仙望眼欲穿,但骗完了财宝钱物和童男童女的徐福却回来向他说:三神山是寻看到了,但一要靠近,风就把三神山吹走了。秦始皇虽然心急,也没办法,既然三神山已经看到,想来只要他追求下去,早晚总会得到。于是就让徐福继续寻求下去,而他则率领着文武群臣向别处巡游去了。

延伸阅读

秦始皇一一礼祠的东方神祗,具体来说,是齐地八神。

一曰天主,祭祀的神是天齐。齐国所以名为齐,就是依据这个天齐来的。因为在临淄城南有天齐泉水,五泉并出,人们把这泉眼以人的肚脐相比,所以叫天齐,意思是认为这个地方是天的肚脐。祭祀的地方在临淄南郊的山下,原因是天为阳,而阳喜阴。所以,要在高山下的小山上祭祀。

二曰地主,是祭祀泰山、梁父,即齐国以泰山、梁父为地神。因为地为阴,而阴喜阳,因此祭祀的地方要在周围有水绕的高地上祭祀。

三曰兵主,是祭祀蚩尤,就是黄帝时率九黎作乱,让黄帝给杀了的那个蚩尤。因为他生前好兴兵作乱,所以死后被先民当作兵神祭祀了。听说他的坟墓在今山东东平寿张,当地人常在十月祭祀他。时有赤气出,像一匹红色的帛布,当地人叫做蚩尤旗。

四曰阴主,是祭祀三山。此山神据考是指参山,在今黄县、莱阳以东。

五曰阳主,是祭祀之罘神。之罘在今山东烟台北伸人海中的临海之地。

六曰月主,是祭祀莱山。莱山即今山东黄县东南的莱山,又叫做莱阴山。莱山与参山、之罘都在齐北面的渤海之滨。

七曰日主,是祭祀成山。成山在山东牛岛最东端的海滨上,就像是北斗的斗柄入海中。因此,迎日出在成山最为得当,因此叫日主。

八日时主,是祭祀琅邪。琅邪在齐国之东。大概很古时观天象,定四时,是设在这里考察的,因而琅邪很古时就有四时祠庙。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9年,汉尼拨出兵进攻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萨贡托城,使罗马大为恼怒,遂于公元前218年3月正式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汉尼拨即以惊人的胆略定下了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从陆地进军意大利的战略。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拨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于9月末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到达北意大利平原。罗马人措手不及,被汉尼拨连续击溃。在敲开意大利的北大门后,汉尼拨继续挥军南下,趋向亚德里亚海岸,以便打击罗马人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