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8025600000065

第65章 转战漠北

时间?公元前215年

人物?蒙恬

就在秦帝国崛起的同时,北方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族。匈奴族是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在欧亚大陆古代诸游牧民族中最强悍。匈奴首先崛起于北部中国,长期雄踞北方,其活动范围广大,在世界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领土不断向北发展,秦、赵、燕都曾进攻占匈奴,秦国不断蚕食其地。秦昭襄王时,宣太后以与义渠王长期通奸的形式,诈杀义渠王于甘泉宫。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并筑长城以拒胡。

秦王朝建立后,匈奴首领为头曼单于。头曼单于号令各部,一个军政合一、游牧骑射的匈奴帝国已具雏形。在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匈奴不断向四方扩张,并趁中原各国战事方酣、无暇外顾之机,攻占河套地区,控制南至河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匈奴骑兵剽悍骁勇,来去飘忽,经常侵扰内地,掠夺人口、财物,对中原各国构成重大威胁。与所有刚刚兴起的游牧帝国一样,匈奴的侵扰具有明显的野蛮性、破坏性,动辄屠戮民众,视生命如草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强盛的匈奴成为秦朝外部的最大威胁。

当秦始皇灭亡六国之后,解除北方威胁,防范匈奴侵扰,成为秦朝边防的首要任务。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他巡视北部边疆,在分析政治军事态势之后,决定对匈奴用兵,“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蒙恬接受了君命,率领30万精锐之师奔赴漠北,出征匈奴。当时匈奴贵族的首领是头曼单于。所谓单于,其全称是“撑犁孤涂单于”。在匈奴语中,“撑犁”是天的意思,“孤涂”是子的意思,“单于”则为广大之意。以头曼单于为首的匈奴贵族的统治区域十分广阔:东连东胡,西接月氏,北毗丁零,南邻秦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头曼城,原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东北。匈奴即是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南下侵扰中原的。蒙恬出击的方向,显然是针对着匈奴统治中心区域的。蒙恬北逐匈奴,“收河南”。所谓河南,秦汉时期即指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一带,而匈奴头曼城恰在这一区域内。

关于这次战役的详细情况,由于史籍缺载,我们已无法搞清楚了。目前只知道,由于进攻方向选择准确,秦军行动又比较迅速,再加上蒙恬指挥有方,使秦军得以迅速击败匈奴,占领了对匈奴贵族十分重要的河套地区,动摇了头曼单于的统治。秦朝开始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而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率领秦军跨过滔滔的黄河,集中优势兵力,像凶猛的鸷鸟攻击弱小的燕雀,继续向匈奴进攻,大漠上再一次荡起征尘。匈奴抵挡不住几十万秦军的勇猛攻击,头曼单于只好率领部众向北仓皇败走,蒙恬指挥秦军夺取了高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占领了阳山(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狼山)、北假(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夹山带河的地区),筑亭障以逐匈奴。秦朝重建了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自榆中并黄河以东,设置了44个县,开始在这个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巩固了出击得来的成果,使秦朝的统治区域向北推进了一大块,在军事上保证了内地的安宁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蒙恬不辱君命,痛击了匈奴。而后,蒙恬率军驻守边关十余年,使匈奴不敢再犯。

千里转战漠北,后勤供应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在实际的边关考察中,秦始皇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保障军需,支持战争,秦始皇征调了大量的人力,从北方沿海各郡运粮,转输北河。由于路途遥远,损耗十分惊人,大约每30钟(1钟为6斛4斗,1斛为10斗)粮食中只有1石(10斗为石),运到了前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当北击匈奴的战事基本结束,北方占领区域得到巩固之后,秦始皇开始筹划从战略的高度上解决问题。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将中原3万户百姓迁徙到北河和榆中一带,屯垦戍边。这样,既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又可以就地输送军需粮草,免除了千里转输,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延伸阅读

始皇之所以用兵匈奴,有人认为是由于燕人卢生所献“图书”中有一条“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这条谶语预言灭亡秦朝的将是“胡”。秦始皇为了避免亡于“胡”,所以不惜大动干戈。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条谶语,秦始皇也照样会动用大军进攻匈奴,因为匈奴是秦朝的心腹之患,与正在崛起的匈奴较量关系到秦帝国的安危存亡。随着南平百越任务的基本完成,解决北方匈奴问题的时机逐步成熟。

李斯曾经反对北伐匈奴。他的基本论点是:匈奴游牧而居,“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而北方不生五谷,“得其地不足以为利”;秦军“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而转运粮食辎重,则劳民伤财。为此而兴兵动众,“靡獒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他道出了困扰历代王朝的一个难题:如何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驱逐他们,难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驱逐他们,则势必不断遭受侵扰,甚至被灭亡。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 217 年,罗马军队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遭到汉尼拔军的伏击,15 000 人战死,余下的大部分被俘。特拉西美诺湖之役对罗马又是一场大灾难。此后,通向罗马的大道畅行无阻。然而汉尼拔并没有到罗马,却向东南方行进了。

特拉西美诺湖战役之后,罗马为应付困难局面,选举法比乌斯·马西克母为独裁官。这是一个有经验和智慧的元老。他采取保存自己实力的政策避免与汉尼拔正面交战,只迂回阻截汉尼拔的后路和侧翼,使汉尼拔首尾难顾,又时常由小股部队对其驻地进行骚扰,使他不得安宁。汉尼拔多次引诱罗军打规模阵地战,但都没有成功。法比乌斯保持镇静按兵不动。意大利各地也都不归顺汉尼拔。当时罗马有一派人主张尽快消灭汉尼拔,不容他在意大利土地上肆行狂虐。有人甚至怀疑法西乌斯,认为他怯懦。但也有人认为他能以耐心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无论如何,到公元前 217 年末,汉尼拔洗劫了意大利的很多地方,但没有牢固占有任何一个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