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打黑行动
8030800000015

第15章 组织犯罪甚嚣尘上 联袂执法政府出手

早期黑手党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聚敛钱财。

为此,黑手党家族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其中一种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敲诈勒索。

所谓敲诈勒索就是以某种方式威胁他人,迫使他们把钱交给自己。黑手党收取“保护费”就属于敲诈勒索。他们要求店主每周缴纳100美元的保护费,这样才会“保护”其店铺或家人免受犯罪分子的骚扰。

有时,盗窃和走私也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为了确保利益最大化,他们的活动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这就是他们劫持卡车,倾销所有赃物的原因。

黑手党党徒的另一个伎俩就是收买卡车司机或码头工人,让他们把集装箱和货物“不小心放错地方”,最后落入黑手党手中。赃物的种类繁多,从立体声设备到女士服装,应有尽有。

随着黑手党势力的逐渐强大,他们的终极目的就从敛财,发展到试图控制整个经济体系。

黑手党最臭名昭著的活动之一就是渗入工会。几十年以来,纽约市的每个大型建筑项目都在黑手党的掌控之下。每当工会接到一个建筑工程,党徒就会贿赂或威胁工会领袖,要求从中分一杯羹。有时,他们甚至自己渗入工会的领导高层。一旦黑手党牢牢地掌控了工会,它就可以控制整个产业。如果承包商或开发商不给予一定的回报,黑手党党徒可以下令工人放慢甚至停止施工,这样他们就能够勒索巨额的会员退休金。黑手党曾经一度有能力让美国所有的建筑工程或船运陷于停滞。

黑手党的党徒们都用西西里方言讲话,一方面因为这是他们的乡音,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窃听。据估计,走私到美国的海洛因中70%是由纽约的黑手党犯罪集团经手或控制的。

黑手党犯罪集团从贩毒和非法赌博营业获得巨额利润以后,就扩大他们的“营业”范围,使之多样化,这包括:色情业、娱乐业、工业、建筑、运输业、高利贷、售货机、垃圾收集等,使全社会蒙受社会和经济的种种损失。

面对黑手党数十年来种种罪行,美国司法界长期以来只是以个别刑事案件调查侦办为主,而对黑手党大规模的经济犯罪,美国政府并没有实施有效的严厉打击。这一状况,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情况才逐渐改变。

而“阿帕拉钦事件”和“乔沃洛奇证词”,成为美国政府介入全面打黑的关键性事件。

发生在1957年11月的“阿帕拉钦事件”,对黑手党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当时,由于黑手党内部一系列的利益纷争,黑手党全国委员会决定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代表会议,来协商解决各派的重大分歧,同时,也统一部署黑手党全国行动计划。于是,来自全美各地,以及意大利、古巴、波多黎各等国外,代表30多个家族的100多名大老板、二老板和他们的保镖们,即将聚集在纽约州北部一个叫做阿帕拉钦的小镇。

但在1957年11月14日这一天,与会者还未到齐,那招摇的庞大黑色礼宾车队,一队接着一队接踵而至,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并迅速上报。如此异常阵仗也立马惊动了州警署。警方立即行动,随后捕获了20多名早有劣迹备案在册的黑手党上层人物。

经过这次打击,由卢西安诺时代开创的黑手党全国委员会的影响日渐式微,一些家族放弃了他们的权利,不再派出代表参加。后来,有传言说委员会仍然存在,但主要集中在东海岸地区,并且境况远不如前。

1963年,一个名叫乔沃洛奇的黑手党成员因贩卖毒品,被联邦调查人员逮捕。为求得自保,乔沃洛奇答应成为联邦调查局的污点证人。最后,在调查委员会议上,乔沃洛奇全面彻底地坦白了自己的黑手党身份。他不仅成为第一个公开承认美国黑手党存在的黑手党成员,还公开透露了黑手党的组织结构、仪式与宣誓、守则和家族成员等。

随着“阿帕拉钦事件”及“乔沃洛奇证词”的出现,美国联邦调查局不得不正式承认:美国黑手党确实存在。美国官方直到这时才如此透彻和深入地了解到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的客观存在。

为了打击黑手党组织,1970年,美国通过了《反犯罪组织侵蚀合法组织法》,将从属于执行非法活动的组织定为犯罪,并且政府规划了证人保护计划,它允许公诉人追踪整个组织,以达到有关目的。这部法律给予联邦当局范围广泛的权力来打击有组织犯罪。如黑社会成员信守保密誓言,往往还会收买或威胁证人,而这部法律允许拘留“不合作”的证人,可以用伪证罪控告证词自相矛盾的证人。

1982年,美国缉毒署、联邦调查局、烟酒与火器管理局等多家联邦执法机构,共同设立了打击有组织犯罪贩毒的专项队伍。这个专门队伍分成八大地区,和当地州以及地方执法机构合作,重点打击贩毒以及相关犯罪活动,包括洗钱、逃税、违反武器法和暴力活动。

州和地方政府的执法部门也有特别部门负责调查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比如在黑社会分子活跃的纽约,市警察局20世纪70年代就设立了专门的“有组织犯罪控制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司法当局开始重点打击黑手党家族,美国黑手党犯罪组织在政府执法机构的联手打击下,频遭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