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打黑行动
8030800000047

第47章 两大毒枭一抓一毙 卡尔德龙胜算几何

卡尔德龙自2006年年底上任以来,已累计调遣4.5万余名军人,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边境地带加强缉毒和打击贩毒集团。他别无退路,必须拿下贩毒集团,否则后果可能如该国经济部长鲁伊斯警告的那样:倘若打不赢禁毒战,“墨西哥下任总统将是毒枭”。

墨西哥一项调查指出,在政府和毒枭进行的“毒品战争”中,53%的受访者认为毒枭会赢。而墨西哥前外交部长说得更形象,卡尔德龙在捅毒品这个马蜂窝的时候,手中既没有烟熏器,也没有保护网。所以,他无法保护自己,立刻就被成群的“马蜂”淹没了。

对警察队伍改造的效果还很难说,卡尔德龙的法宝就是现在这支军队,但是军队对打赢这场毒品战争还没有准备。需要几年时间和花费几十亿美元来改变这种态势;卡尔德龙没有这个时间,并且只有美国有那么多钱。

但卡尔德龙一直和美国撇清关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提出“美墨军队在墨西哥北部进行联合军事行动”的提议,卡尔德龙表示,墨西哥不会允许美国军队进入墨西哥境内,“帮助”墨西哥打击毒品犯罪。卡尔德龙不想要按照美国的条件提供的美国援助。他拒绝哥伦比亚模式———该模式会将美国的顾问、指导、组织、特工以及维护人员置于墨西哥的土地上。

是什么原因让墨西哥毒枭变得如此猖狂?卡尔德龙提醒美国,墨西哥境内因毒品犯罪而不断恶化的治安形势的根源在美国,美国首先是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其次是向墨西哥输出武器最多的国家。在打击墨西哥境内的毒品犯罪问题上,美国在自己的国境内就有很多事情可做。

在过去几年间,美国投入上千万美元帮助哥伦比亚政府打击贩毒集团,有14名大毒枭被引渡到美国接受审判,6名超级毒枭被击毙。

哥伦比亚贩毒集团的空白被墨西哥人迅速填上。墨西哥毒枭已经控制了麦德林、加里、彼雷里亚和巴朗启亚等哥伦比亚传统的贩毒地。邻国秘鲁是世界上第二大可卡因生产国。墨西哥贩毒集团成功买通了机场和港口的海关官员,并且以投资房地产的形式进行洗钱,现在至少有4个墨西哥贩毒卡特尔进驻秘鲁,直接购买毒品。在阿根廷、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同样发现了墨西哥毒贩的身影。另外,墨西哥有组织犯罪团伙使用的武器80%来自美国。

卡尔德龙要求美国在打击贩毒中承担责任,他认为,边界地区时不时地发生暴力事件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市场,那里有600万可卡因消费者。

铁腕禁毒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伴随而来的血腥也确实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据墨西哥官方统计,目前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与毒品有关的暴力事件。

另外绑架案也层出不穷。2007年8月1日,墨西哥警方在首都墨西哥城南部的一辆汽车内发现一具尸体,后经证实死者为墨西哥著名企业家亚历杭德罗·马蒂之子、14岁的费尔南多·马蒂。6月4日遭到绑架,小马蒂惨遭绑架“撕票”。家属曾向绑架者交付大量赎金,但仍无法阻止绑匪最终“撕票”。

许多富人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已给汽车装上防弹装置,身上穿着防弹衣,雇佣私人保镖和谈判专家。富人还不惜花费重金在自己身上植入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一旦遭绑架,警方可以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迅速追踪他们的下落。一些中产阶级人士如今也愿意花费4000美元芯片费和每年2200美元维护费求得安心。墨西哥的普通老百姓就只好少出门。

国内有批评意见指出,墨西哥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在北部一些地区根基牢固,卡尔德龙一意孤行,以现在墨西哥军警的警力和装备与贩毒集团交锋,充其量只能落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很多无辜百姓还因此受到牵连,甚至搭上性命。墨西哥的贩毒问题并非完全依靠政府武力就可以解决,而是应该因势利导,在肃清军队、警察和海关内部腐败的基础上,给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步加以解决,贫苦百姓也就不会因走投无路而被迫加入毒品犯罪组织。

更为激进的批评意见则指其背后有“美国的黑手”。批评人士称,今天的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渐削弱,委内瑞拉手握能源大牌,在美国的“后院”把“美洲玻利瓦尔国家替代计划”搞得有声有色,其影响一路北上,直达中美洲。卡尔德龙很可能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利用墨西哥的地理优势,以经济发展和打击犯罪为“诱饵”,将中美洲国家套牢,以防止其“完全投入委内瑞拉的怀抱”,变成美国身边的“定时炸弹”。

那么卡尔德龙究竟是不是美国的一颗棋子?谁也说不清楚。墨西哥前总统波费里奥·迪亚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可怜的墨西哥,离上帝那么远,却离美国那么近”。或许墨美两国之间异常特殊的关系早就给每一位墨西哥总统规划好了他们应该走的同一条路,你无法选择别的路,只能在这条路上走得略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吧。

2008年8月30日晚,近20万墨西哥人手持墨西哥国旗和燃烧的蜡烛,聚集在市中心宪法广场。这一次名为“让我们照亮墨西哥”的游行抗议同时在墨西哥32个州举行。墨西哥民众呼喊口号,唱着国歌,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制止这个国家日益严重的绑架、火并和杀人等犯罪行为。

但是,许多观察者认为,墨西哥治安问题积重难返,除非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和从上而下的整顿,否则墨西哥很难摆脱黑帮的魔爪。

2009年12月16日,墨西哥海军部队200多人包围了一座正在举行派对的豪华公寓,随后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枪战,锡那罗亚贩毒集团首领阿图罗·贝尔特兰·莱瓦被打死,他的4名保镖也被打死,这是继2008年1月抓获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另一头目、阿图罗的兄弟阿尔弗雷多·贝尔特兰·莱瓦后,墨西哥禁毒战争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2008 年1 月 21 日,特种部队在锡那罗亚首府库利亚坎活捉了“锡那罗亚”贩毒集团的重磅头目阿尔弗雷多·贝尔特兰·莱瓦,一同落网的还有莱瓦的3名贴身保镖。同时还起获大量赃款和赃物———两只总计装有90万美元现金的提箱、一支A K-47冲锋枪、8支手枪、一辆“宝马”越野车和11块瑞士名表。有知情者说,莱瓦落网时所携的90万美元是“用来买警察人头”的。

墨西哥《军事与缉毒》杂志专家贾弗尔·伊巴洛拉表示:“外界都以为莱瓦是古斯曼的左膀右臂,但事实上莱瓦才是真正的老大,古斯曼不过是他手中的道具而已。”莱瓦和他的4个兄弟把持了“锡那罗亚”最高层的所有位置,彻底架空了古斯曼的权力,控制了墨西哥北部各省的贩毒活动。

“不过这是卡尔德龙暂时的胜利。”一名墨西哥城的安全调查员说,“阿图罗的位置很快会有人接替”。他说,毒枭们估计会加倍打击报复,要把阿图罗近几年在墨西哥南部和墨西哥城失掉的地盘夺回去。但海军方面说,他们有很强的情报系统,海军官员贪污的可能性很小。他们目前也开始联合墨西哥联邦警察和武装部队,一同参与卡尔德龙发动的缉毒战。他们可谓出手不凡。

墨西哥毒品战争的走向,牵动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第七章 扑灭黑色暴动

2006年5月12日,巴西。

母亲节前夕,正当圣保罗人阖家团圆之际,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这天晚上9点,位于圣保罗南部地区的一位警察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突然袭击,子弹击中了他的心脏,他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死在大街上。

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卡巴拉地区,一位法庭的书记员和一位警察遭袭,还没送到医院就断了气。位于圣保罗东部第四十四警区的警察哨所遭到一队武装歹徒的袭击,歹徒使用了机枪和手榴弹,所内值班的3名警察不幸身亡。在第八十五警区,正在巡逻的警车遭到歹徒的枪击,车内两名警员当场躺在血泊中。

当晚,圣保罗州的监狱也不平静,位于市郊波丁监狱内的数十名囚犯突然强行打开了狱门,用刀杀死了狱卒,宣布暴动,他们扣押了25名人质,要求与监狱当局进行谈判……

这是一场被当地政府视为圣保罗州,甚至是全巴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黑帮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