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53

第53章 2、“武士道精神”和“亮剑精神”哪个更胜一筹?

“武士道”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它是一种神秘性甚强、要求彻底献身的非理性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

从4世纪末大和基本统一全国,8世纪武士产生,一直到19世纪末,这漫长的武士专政时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积淀时期。日本民族的尚武传统成为武家文化产生的原始土壤。武士道便随着武士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武家文化拉开帷幕而初现端倪。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在儒教、日本禅宗和神道教熏染下的武士道有明显的两重性: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武士道的精髓是“忠义勇武”,武士道精神的主要特点就是追求精神上的“忠勇”境界,而不贪图任何个人私利,可以为“大义”杀身成仁。

日本的武家政治决定了武士长期把持军政大权,占据社会精英的位置,日本社会价值评判和奖惩机制都围绕武士而制定。所以武士的道德规范自然成为日本全民的道德规范,武士的伦理观也极大地左右了社会标准体系,武士道精神开始更为广泛地向其他社会阶级渗透,重视忠诚献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武士道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深深地植根于日本的国民性中。在武家文化的深深浸润下,武士道精神最终成为日本民族的核心理念和理想寄托,并且逐渐渗透沉淀到日本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血液之中,构成日本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明治维新以后,尽管武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消失了,但是利用武士道精神“教育”起来的广大国民,在武士道精神的灌输下,变得更加野蛮、残忍和疯狂,甚至丧尽了人的本性。在扩张国权、宣扬国威的喧嚣声中,武士忠诚、甘为主君献身的名节和竭尽忠诚、英勇献身的粗野行为准则,成为军国主义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战争工具。在狂热的民族情绪煽动下,日本发动了侵略亚洲国家的战争,踏上了侵略亚洲弱小民族的道路。占领台湾,吞并琉球、朝鲜,侵略中国,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彻底法西斯化。武士道被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战争政策所利用,为法西斯军国主义服务,沿着为战争和法西斯服务的道路愈陷愈深,使日本国民把对外侵略战争看作是为“皇国”的“圣战”,以充当炮灰为荣,自愿做“神风”队员、“特攻”队员,当“肉弹”进行自杀性进攻。武士道精神把日本民族引向战争灾难,吞噬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日本青年,给亚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更为巨大和深重的灾难,侵华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也是骇人听闻的。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的短短100年间,依赖于武士道的“战争之道”(对中国、朝鲜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残暴掠夺),得益于武士道的“献身之道”(对国民献身精神的发掘),两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惊人成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武士道的痼疾侵害着日本民族,毒化着国民的意识,袒护着军国主义,甚至引发出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这应引起世人警惕。

与“武士道精神”的舍命献身不同,“亮剑精神”指的是与对手交锋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勇敢地面对,无论对手多么强大,无论困难千万重,我们都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自信,要有必胜的信念。可以说,在电视剧《亮剑》中,从李云龙及他所带领的部队身上体现出来的“亮剑精神”绝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有着丰厚意蕴的气质,它是由勇气、气魄、大气、威信等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军人气质。

“亮剑精神”是一种勇气。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勇气可嘉,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我们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正是这种“亮剑精神”指引着我们整个民族坚强地抵御外来的侵略,生存至今而屹立不倒,亮剑精神就是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胆略。

“亮剑精神”是一种大气,一种豪气。古语有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从古至今的成大事者,没有人是因为算计个人得失而成为伟人的。他们总是为了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去努力,到最终他们实现目标也都是水到渠成。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是难以做成大事的,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了细枝末节上,而忽视了全局的统筹规划。

“亮剑精神”是一种壮志豪情。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做人应当有志气。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志向是赢得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正因为这一点,我们的军队在装备差、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任务。这是一种面对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对事业的执著和忠诚。

“亮剑精神”是一种团结。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敢于“亮剑”,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一秒。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具有培养英才的土壤。大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小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而铸就成这个团体亘古不变的灵魂。“亮剑精神”讲的是团结的力量。

“亮剑精神”是一种气魄。一个有魄力的果敢领导者,才能带领团体无惧无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对困境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著。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让队友充满信心。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真正的领导者,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亮剑精神”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气魄。

对此,我们可以从李云龙及他所带领的部队身上发现“亮剑精神”的这种丰厚意蕴。正如李云龙所言:“我们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精神”是人性的升华,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种执著精神的再现。当这种思想精髓融入人的思想后,无疑会让人产生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能够产生血战到底、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骇人气势。毫无疑问,这种“亮剑精神”能给我们现代人以深刻启迪:能让我们净化浮躁的灵魂,净化颓废的思想,树立迎接各种挑战的信心。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判定“武士道精神”和“亮剑精神”的优劣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