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08

第8章 7、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对今天的国防建设有何借鉴?

日本经过1868年以后的明治维新,在英、美的扶植下,迅速崛起为东亚资本主义强国。对邻国及世界的侵略扩张,成为日本政府对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作为国际政治力量角逐重要舞台的朝鲜,是中日关系的一个热点(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仅要在朝鲜争夺权益,更将其视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1894年6月,日本利用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农民起义之机,打着保护在朝侨民的旗号大举入朝,并于7月25日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消极避战,日本先是在朝鲜境内大败清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袭击北洋舰队,随后越过鸭绿江,侵入中国辽东半岛和山东。清朝陆军在辽东迎战不支,北洋舰队也因当权者避战保船的错误方针,而被日军全歼于山东威海卫军港。日军完全控制了渤海口,造成了威胁天津、北京的形势。

甲午战争的最终结局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这些条款从经济上满足了日本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剥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相当于全国3年财政收入的巨额战争赔款使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一举成为最凶暴地压迫中华民族的国家。中国则愈加贫弱,国际地位空前沦落,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

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基本相当,甚至中国略强于日本,那么,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有哪些借鉴呢?

(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甲午战前的几年,日本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

与之相比,此时的清政府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不以倭人为意”的阶段,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与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相比,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器械弹药经费。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甚至在战争爆发后还抱有幻想而不作切实的临战准备,致使战争初期中国陆军在牙山大败,仓皇退守平壤。海上运兵遭日本海军伏击,近2000名将士葬身海底。平壤战役惨败,残军一溃500余里。究其根源,就在于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

(2)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清政府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将停战求和的希望都寄托在西方列强身上。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调停中丧失时间和机会,大小几十次战役中均没有认真地做好迎战准备,没能组织一次像样的抵抗,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最终在外交上毫无进展,军事上也彻底失败,只能投降求和。

列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经常会有一些矛盾,但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因为列强十分清楚,日本战胜中国他们都可以分一杯羹,利用“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门户开放”的强盗条约都会得到很多好处。事实上也没有一个国家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帮助中国,甚至与日本达成幕后协议而出卖中国。

历史证明,一些小国依附大国尚可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但对大国来说此路不通。庞大而虚弱的中国,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把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到自身力量上,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战争不相信眼泪,弱国无外交,战场上如果没有胜算,谈判桌上肯定什么也得不到。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

(3)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但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大吏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认为“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这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事实上,甲午战争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主要战役来看,都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对比和武器装备优劣上。以黄海海战为例:双方舰队的实力不相上下。北洋舰队的优势是铁甲舰和重炮较多,其中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无论装甲、吨位、火炮口径都是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战舰。日本舰队的优势是舰速较快、机动性强。单纯从军力上看,中国舰队还略占优势。海战的结局却是相反。北洋舰队被击沉5艘军舰,受到重创;而日本舰队未失一舰,只有几舰受伤。北洋舰队黄海战败的直接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指挥失当。除迎战队形混乱外,海军提督(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负伤后中国舰队就失去统一指挥。二是部分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还可耻地挂起白旗,不但削弱了战斗力,还严重地扰乱了军心。三是弹药不足,质量不好。这次战斗只打了5个小时,竟然不可思议地发生了炮弹不够的情况,许多炮弹不是打不响,就是“中敌船而不裂”。四是军事技术水平低下。北洋舰队的一艘鱼雷快艇在距离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杞督战的敌舰西京丸号40米处发射鱼雷,竟然未能命中,使敌舰逃逸,失去了绝好的歼敌机会。

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军事力量对比,这是一般规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需要特定的条件,不是普遍现象。军队战斗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在甲午战争的大部分战役、战斗中,清军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望风而逃,根本不是武器优劣、装备好坏、兵员多少的问题。甲午战争再一次告诉我们,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于武器装备,还有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

(4)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日本十分清楚这一利害关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海军集中主力力图寻找中国舰队速战速决。对于中国而言,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北洋海军本应集中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对敌方海军形成遏制。但是,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采取了“保船避战”的错误方针,一直避免与敌军在海上相遇。特别是在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海军蜷缩于威海卫港口,将制海权拱手相让,不仅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且由于制海权的丧失使日本轻易地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登陆,中国军队沿海陆军腹背受敌,孤立无援,最终彻底失败,腐朽的清政府向日本屈辱求和。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确保我海洋主权与权益的国防力量和国防体制;确立攻势防御的思想;加强信息化作战的准备。

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海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卫国家的主权不仅要着眼于陆地,更要着眼于海洋。加强海防建设,是捍卫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

(古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