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100

第100章 人类的进化与猪崇拜

猪是最早被人类驯化为家畜的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古人有对猪灵的崇拜,而猪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十二生肖中的猪是指家猪,而家猪的祖先是野猪。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对野猪驯化。在人与猪长期的共同发展过程中,猪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观念甚至习俗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人类的猪灵崇拜

猪虽其貌不扬,却有开天辟地之功,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豨韦氏即是上古的大猪形象。道家庄周在《大宗师》中讲述了“道”创造世界时说,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庄周认为,“道”要想创造世界首先必须借助于猪,即“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先由猪来凿破鸿蒙、剖判天地,然后再由其他创世伟人轮番上阵。可见,猪在开天辟地中远居于伏羲、黄帝、西王母之前,如果没有猪劈开天地,众神甚至难以施其所长。

猪与生民造物的女蜗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神话中,女蜗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是人类的始祖。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女蜗庙中,女娲塑像是以肥猪为底座的。古人对猪的崇拜实质是生殖崇拜。猪作为生殖崇拜之对象在于猪之肥硕、丰腴、贪食、多产,禀具超常的生殖力。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当中,体态肥硕的女像和肥猪的雕像是并存的。汉唐时期盛行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猪对人类的贡献

人类的祖先最初是以素食为主,植物食品中只含有维生素、盐类和有机酸等人类所需的养料,蛋白质的含量很低。除了油料作物之外,脂肪的含量是很少的,而且还缺少造血的钴、锰、铁和铜等微量元素。如果人长期素食,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将会导致营养失衡、抗病能力降低、反应迟钝,也很容易衰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力和智力上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这与肉食的增加,特别是猪肉的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自从野猪被人类驯化以后,猪生长速度快,食性杂,一直是人们最主要的肉食来源,猪肉富含蛋白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体力和智力。

此外,猪还可以提供优质的农家肥,猪的粪、尿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料。猪喜欢以人所惧怕的蛇为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当农田里的蛇猖撅时,农民把猪放进田里消除蛇害。猪皮除了能够制革,还可以治疗血小板减少和严重烧伤。猪蹄甲可以治疗牛皮癣,肠可以做肠衣。猪的心脏瓣膜可以移植到人的身上,延长人的生命。猪的心脏等内脏器官与人的器官大小相仿,因此猪是医学研究的典型动物。从猪身上提取的类似人胰岛素的激素可以治疗人的糖尿病。猪鬃可制刷子,可以治烫伤,还可以做其他工业原料……可见,猪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善以及社会的进步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红山文化中的猪崇拜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中尤以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著称,猪的造型是最多的一种。这些猪形玉器,有的十分写实,基本保留了猪的形象,有的比较抽象,躯体已经开始拉长,外形逐渐向龙的造型转化;也有成为猪首人身像,成为人们崇拜的偶性,使人们产生一种亲切可靠的感觉,成为部落的图腾,用以标识和凝聚部落的人们,因此它会雕塑成一种敬畏的神态。

猪在红山文化时期与远古先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财富,又显示勇猛。上古猪的形象不像现在一样是愚蠢、懒惰的象征,远古先民更喜欢野猪强悍的体形,敢与虎豹相搏的精神。

红山文化陵墓的陪葬品玉猪龙是权贵阶层和神职人中的主要随葬品,在女神庙中还在主殿供奉大型陶塑猪龙,可见猪的地位不一般,它和小形女神像一样,是大形猪龙陶塑的小形化,可以随身佩戴,即是护身符和吉祥物,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