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17

第17章 生肖谶纬之说

现在大多数人对 “谶纬”一词比较陌生,然而它却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大部分时期,而又由于生肖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力,人们往往又把生肖和“谶纬”结合在一起,长久使用。

有史料记载,谶纬术兴于秦,盛于西汉、东汉,距今有2200多年。所谓“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有谶言、图谶等形式。“纬”即纬书,它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先秦时期的《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纬以配经,故称“经纬”;谶以附经,称为“经谶”;谶纬往往有图,故又叫“图谶”、“图录”、“图纬”;因其有符验,又叫“符谶”;因其是神灵的书,又叫“灵篇”。

谶纬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往往以“预言”的形态流布传播,制造者总要耍一些隐喻暗示的小把戏,既可渲染神秘玄虚的气氛,又模棱两可,以便于附会。而十二生肖中的每一种生肖既可释为时间、方位,又可释为寓意、指人,解说起来任随“灵活”,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因此,生肖就会常被谶纬利用。封建统治者也都认识到了其中的危险,因此,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对它下令禁止。虽然因此谶纬之书大量散失,剩下的只是零篇断简,但在后世却仍断续流行,其中,对此比较有系统的记载、集谶纬术之大成者,首推唐朝预言自唐朝之后朝代更迭的《推背图》以及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预言历代王朝国运兴衰的《烧饼歌》。

《推背图》

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第十册记载:“唐司天监袁天罡、李淳风撰《推背图》,凡六十象,以卦分系之。其论本朝者为第三十三象,为丙申三三巽下兑上,大过。谶曰:‘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颂曰:‘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此言世祖入关之征,中有‘顺治’二字也。”

《推背图》图谶书谶齐备,其末画有两人推背而行图,并附“不如推背去归休”之句,因此而得名。从谶语“气顺则治”中择出“顺治”二字,是附会者得意之笔。《推背图》中一些谶语被附会为了生肖,如“喔喔晨鸡孰是雄”句,解为唐时武则天称帝改元垂拱,时值乙酉鸡年。但是,此前武则天的第一个年号光宪,附会者却绕道而行、避而不谈。

《烧饼歌》

与《推背图》齐名的是《烧饼歌》,托名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所撰。据传,“明太祖在便殿,一日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问之曰:‘碗中何物?’基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太祖乃问以天下后世之事,基历历言之。”《烧饼歌》篇名就来源于这个杜撰的故事,其大部分内容都被人以清史来附会相合。谶语之中涉及了一些生肖动物,诸如“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泪两行”、“火烧鼠牛犹自可,虎人泥窝无处藏”、“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等。其中,“黄牛山下有一洞”句,《清稗类钞》曰:“此言黄为金色,金属辛,牛在于支则为丑,一为刘坤一,洞为张之洞也。”后人多以清王朝史事附会《烧饼歌》,甚至分毫不差,不漏过一字一词一义,这反倒使其像是“过来人”的往事回首,而非“当事人”的谶语推断预言。

总之,谶纬预言将阴阳五行、生肖相属等多种内容杂糅在一起,为的是营造一种诡秘的气氛,给人以天注定及料事如神之感。其实,谶纬之言只不过是附会之言,有意为之,不足为信。

延伸阅读

“王莽改制”对生肖谶纬的运用

东汉末年,王莽为了篡夺皇位,多次利用所谓丹书著石、金策书等图

,发布诸如“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摄皇帝当为真”之类的传言,为自己当皇帝制造根据。刘秀在反莽复汉时,为证明自己是西汉统治者的合法继承人,也编造了“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道取刀的谐音,卯、金、刀合起来即为繁体的“刘”字)等语。由此就可以看出,

纬之语只是统治者或是江湖术士为了统治集团的利益或是骗取钱财而有意臆想出来的手段而已,并没有真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