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24

第24章 自然天成的生肖石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魔力,造就了生动逼真生肖石,这是十二生肖别具特色的存在方式,更是其生命形式的一种别样展现。从生肖石这一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生肖文化的博大与精粹。

在大自然中,存在很多浑然天成的生肖石。这种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生肖石起初大多存在于原始的自然当中,由于某些石质材料的特殊性,经过大自然长期的风化以及水流的冲刷、搬运等,日积月累,就会变得奇形怪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便会被移动到公园等地,或是就地开辟出旅游景点等等,以供人们的观赏和游玩,就这样,生肖石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虽然这些生肖石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即人类精巧工艺的艺术成果,但它却是人们在生肖文化的影响下运用无穷的智慧“缔造”出来的,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更是广大劳动人民伟大的艺术发现,也是生肖文化里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

吴山十二生肖石

吴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杭州人俗称“城隍山”。吴山以石造景,其中有十二块形状各异的石头,“远近高低各不同”,被称为“吴山十二峰”。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在石旁建亭,题名为“巫峡峰青”。但当地百姓却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里的石头形似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动物,合十二生肖之数,故被称为“十二生肖石”。据当地通志记载:“有俊石十二,平地山起,玲珑瘦削,如山离立,各以形象名之,曰笔架、曰香炉、曰棋盘、曰象鼻、曰玉笋、曰龟息、曰盘龙、曰剑泉、曰牛眠、曰舞鹤、曰鸣凤、曰伏虎。”

如今,人们喜欢在游玩时竞猜每一块生肖石到底代表哪一种动物,由此,吴山附近的地带还有了关于“十二生肖石”的顺口溜:“兔儿蹦跳在前头,金鸡高唱羊低头。龙回头来马吃草,老虎上山猴紧跟。蛇缠猴儿回头看,水牛眠在黄泥坡。狗嘴骨头鼠乱钻,懒猪只露寿字头。”这被人们所看出来、叫出来的十二生肖石,不仅能使人们遐想不已,为景观增添亮色,同时又反映了十二生肖文化的深入人心,是人们不自觉地运用生肖知识的一种艺术性的创作。

狮子林里的生肖石

苏州四大古代名园之一的狮子林,以大量的造型颇具艺术感的太湖石而出类拔萃。这其中,也流传着生肖石的佳话。

狮子林原本是一座寺院的后花园,园内有石状似狮子,因而得名。狮子林中层峦叠翠,“含晖”、“吐月”、“玄玉”、“昂霄”等名目更是满含诗意,为石景锦上添花,妙景与美名相映成趣。由于这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多少年来人们徜徉于峰石林立之间,逐渐形成了寻找十二生肖的传统。这其中,有仰天报晓的金鸡石,有依地而行的天鼠石,有半空盘旋的飞龙石……那些石是天然的,并不曾经过能工巧匠的斧凿,但人们的眼光却比能工巧匠的雕塑来得直接、来得巧妙。能从毫无生命的石头中创造出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等生肖的形象来,这个中奥妙,不仅要归功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魔力,更在于人们观赏视点的巧妙,从中也可见出生肖文化给人类的审美活动带来的灵感以及留在人们心目中深深的烙印。

延伸阅读

颐和园里的十二生肖石

颐和园里的排云殿,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兴建的大报恩延寿寺,后慈重建,改为排云殿。“排云”二字取自郭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慈太后自比神仙,把排云殿作为自己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场所。排云门前两侧有十二块排衙石,酷似十二生肖,被称为“十二生肖石”。传说慈太后祝寿当天,光绪要跪在第一个,文武百官按照官级依次跪拜,四品以下的就要跪在排云门广场上,而这十二块石头则象征全国人都在向慈太后祝寿,因为每一个人都逃不过这十二属相。这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利用生肖对人们施行专制的手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