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32

第32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战胜人性的弱点

【引言】

作为一个人,不知而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故犯。其实,明知故犯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知道明知故犯却不能控制自己。这就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这样的人并不少,甚至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之所以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在于他们认识不清,而在于他们控制不了自己。

【事典】

唐朝赵蕤所著的《长短经》上说,事情有顺其发展却不合道义的,有从爱他出发,却害了他的,有让自己名声不好却对自己修养有好处的,有对自己有利却损害国家的。

比如汉文帝宠爱慎夫人,在后宫时,慎夫人曾与皇后同席而坐。后来,汉文帝游上林苑,郎署长安排座位,又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但袁盎不顾皇帝的反应,便把慎夫人领到另一座位坐下。文帝大怒,袁盎上前说道:“臣听说只有尊卑之间分清次序,上下才能融洽。如今陛下已经册立了皇后,慎夫人名分上是侍妾,女主人与侍妾是不能同席平起平坐的。若是您宠爱她,可以多赏赐她财物。但若是您因宠爱她而让她与皇后同席,实际只是让她陷于后患。您可知道高皇帝的宠妃戚姬的下场吗?高皇帝死后,吕后把戚姬剁去双手双脚,扔在猪圈里,唤作‘人豕’。”文帝这才面色缓和。由此说来,“爱他反倒是害他”是有此事。文帝能够克制自己的爱欲,接受劝谏,还算明智。

鄢陵之战,晋楚两国交兵,楚国统帅子反的仆人谷阳竖频频给子反敬酒,子反大醉,楚军因而大败,楚王逼令子反自杀,他的仆人是想爱护他,最终反害了他。子反不能克制自己,也是死而不冤。

过去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来即墨任职以后,说您坏话的人几乎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去巡察即墨,看到新开垦的荒地,百姓丰衣足食,官府办事效率很高,东方一带因此宁静安定。可见,被人诽谤不是您的过错,而是因为您不花钱收买我左右以求荣誉啊。”因而封给即墨大夫一万户做采邑。又召见东阿大夫,对他说:“自从先生做东阿太守后,每天都有人替您说好话。然而我派人到那里巡视后却发现,东阿到处荒芜,百姓贫困凄苦。赵国攻打甄城时,您无力援助;卫国攻取薛陵时,您竟然不知道。这说明您常用钱收买我身边的人,以求得虚假的荣誉啊。”当天,便烹杀了东阿大夫和身边亲信中说东阿大夫好话的那些人。齐国因此得到彻底的、井井有条的治理。因此,君王只要能够明察,本来有害的事情也会变成好事。

臧武仲说:“孟孙对我不好,那是良药和针石啊。季孙偏爱我,却是外表好看的病毒啊。病毒虽厉害,但有了良药和针石,就能把我救活。”这就是对他不好却反而有益的道理。荀子说:“批评得对的人,是老师;对我的优点肯定得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是敌人。”商鞅说:“不实在的话,好像花朵;真实的话,如同果实;逆耳的话,是良药;甜言蜜语,则是疾病。”韩非子说:“为老朋友徇私舞弊,还说是不抛弃朋友;慷公家之慨,还说是有爱心;看不起官职俸禄而顾惜自己的生命,还自称是君子;徇私枉法包庇亲人,还称之为有品德;抛弃职责包庇朋友,说是有侠肝义胆;避世隐居的称之为志向高洁;互相倾轧,抗令不从,还称之为刚烈;施些小恩小惠以笼络人心的,还称之为得人。实际上,所谓不抛弃老朋友的官吏,必定有奸私;所谓的有爱心,损害了公家的利益;所谓的君子,很难有用于国家;所谓的有品德,践踏了法律;所谓的侠肝义胆,必然使官位出现空缺;所谓的高洁,只是不问世事;所谓的刚烈,只会使政令不通;所谓得人,只会使君主更加孤立。这八种被人称道的行事方式实际上是老百姓的私誉,对君主极为不利。”

即使是明君,有时也分不清利害,这是受私欲蒙蔽而造成的。记载唐代历史的书上说:唐太宗时,西域的天竺国有一个方士娑婆寐,自称有长生不老的药方。太宗相信了他的话,派人到婆罗门各国去采集药材,命令娑婆寐炼制长生不老药。最终,这位方士没有炼制成功,于是就遣送他回国。等到唐高宗即位时,这方士又来到唐朝的京城,向高宗进献方术,高宗不肯接纳,再次将他遣返回国。高宗为这件事对宰相说:“自古以来有生必有死,神仙之类的说法都是虚妄的,古时候秦始皇、汉武帝为了寻求神仙方术,耗费了毕生精力,到底没有一个有效验的,如果世界上真有长生不老的人,他们如今都在哪里?”李绩回答说:“这位方士这次来,容貌衰老、头发白了,不像上次来那样年轻。他如果真有长生不老的仙药,如何不自己先服食来延年益寿?结果衰老到这样的程度,他那一套荒诞不经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来”。后来,那位方士果然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天竺国,便死在半道上了。

由此看来,神仙方术,本是心术不正的人寻求恩惠、宠幸的一种手段。他们看到天子富贵到了极点,什么都不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他动心,只有长生不老这一件事,不能有把握地得到,于是便假托虚无缥缈的传说,用来打动皇帝的心。因此,在历史上,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徐福等人,入于东海一去不返;为汉武帝寻找神仙药方的栾大等人,因为一无所获而被武帝诛杀。就这两件事,便可以作为神仙方术荒诞不经的证明。

治国也是一样,国君若是不清楚国家利害之所在,而盲目倡导百姓奉行的私誉,想使国家不陷入混乱,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世俗的好恶往往与君主事理相反,只有明智的人才能看清楚这一点。因而韩非子说:“君臣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好是对立的,所以臣子常不忠于君主。若让臣子的利益获得满足,君主的利益也会随之落空。”这源于君臣利益的不同。

汉元帝时,石显专权,京房私下进见皇帝,问汉元帝说:“周幽王和周厉王时,国家是怎么陷入危机的呢?皇上信任的是些什么人呢?”元帝说:“君主不英明,信任的都是些投机取巧的人。”京房说:“既然这样,是明知他们投机取巧、善于吹捧还要任用他们呢?还是认为他们有才能才用的呢?”元帝说:“是认为他们有才能。”京房说:“那么我们现在怎么知道他们不贤呢?”元帝说:“根据当时社会混乱,君主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形知道的。”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一样听到过这种道理,但他们却只嘲笑幽王、厉王的糊涂。

而后仍然任用了竖刁、赵高这样的狡诈之徒,结果国家政治日渐昏乱,造反的人满山遍野。为什么他们不能吸取幽王、厉王作为前车之鉴,意识到自己用人的过错呢?”元帝说:“只有懂得大道理的人,才能认识过去以预知未来啊。”京房说:“陛下觉着现在的朝政是清明还是昏乱?”元帝说:“也是非常昏乱的。”京房说:“如今您信任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呢?”元帝说:“幸运的是现在任用的石显比过去的竖刁、赵高他们好。我认为朝政昏乱责任不在他。”京房说:“前世的齐桓公、秦二世也是同样认为的。我恐怕将来的人看到现在的情形就好比我们看过去的情形是一样的。”这就是凡事必有迹象可循的道理。

众所周知,石显正是败坏朝政的宦官,而元帝居然在十分清醒的情况下仍然任用他,足见要做一个明智的人是多么困难。

【评议】

人性是有弱点的,这个弱点就是人不能用理智战胜情感,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谁能够比较好地战胜自己的弱点,谁就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