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8041900000040

第40章 治世与乱世·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引言】

对历史上的将相功臣的功过得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兼时代不同、情势不同,评价不仅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下面选取《长短经》中的一些评论,也许可以开阔我们的视界。

【事典】

有人问说:“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一战,白起活埋了赵国的降兵四十万,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奇将了吧?”

何晏说:“白起使赵军投降后,通过欺诈,活埋了四十万降兵,这难道说只是残暴吗?从此以后,白起再也难以得志了!假如赵军早就知道投降后必定会死,那么这四十万人就是赤手空拳抵抗到底,也很可怕,更何况这四十万大军都是全副武装呢!天下的人都看见投降秦国的将领被砍下的头颅堆成山,归顺秦国的士兵尸骨积成丘,以后如果再与秦国交战,谁还肯再投降,哪座城还肯再归顺!所以白起虽然消灭了四十万人的生命,但是却正好加强了天下人反抗秦国的战争。想要求得一时的功劳,却反而更加坚定了各诸侯国的防守。所以,军队虽然前进了,却削弱了自己的势力;军事上虽然胜利了,却破坏了自己的总体计划。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赵国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那么下一次的战争,就与前一次不一样了。况且现在是各国都对秦国同仇敌忾了。后来秦国之所以始终不敢再出兵攻打赵国的邯郸,不只是担心平原君赵胜出任赵军统帅而作了军事调整,而是害怕各国来救赵,秦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忌讳而不说罢了。并且长平之战,秦国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死伤过半,此战对秦国的损伤更大。白起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奇将呢?”

有人说:“乐毅辅佐弱小的燕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联合五国的军队,为燕昭王洗雪了齐国侵犯的耻辱。在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后,包围了莒城、即墨,却不急于攻取,想让他们走投无路之后投降,乐毅所率领的是仁者之师。人们都认为乐毅的谋略超过了诸葛亮,是这样吗?”

张辅说:“联合五个国家的军队攻击一个齐国,不能算是强大;大战济水西岸,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能说是仁义。而孔明呢,文才武略兼而有之,等待时机大展宏图。刘备有知人之明,三顾茅庐,咨询济世的谋略,孔明奇妙的策略有如泉涌,去东吴说服了孙权,抗击北方强大的曹魏,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辅助刘备夺取了西蜀。到刘备临终之际,把军政大权委托给了他。孔明在战乱不息、天下纷争的局势下,扶持幼主刘禅即位,设立官职,任用各种人才,用仁德治理国家,用军事谋略抵御敌人,然后对蜀国老百姓广施恩惠。他军纪严明,部队行军的时候,路不拾遗,对百姓秋毫无犯。功业垂成时却不幸病逝。阅读他遗留下来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他的谋略是多么远大。他总是有功劳就让给下属,部下有失误就引咎自责,看到别人有好的表现就予以提升,听了别人正确的意见就改正,所以他能名闻遐迩。孟子说:‘受到伯夷的影响,贪婪的人会自觉地变得廉洁。’我认为看到孔明的忠诚,奸臣也会变得有气节。孔明几乎可以和伊尹、吕望相比,怎么只能和乐毅相提并论呢?”

有人问说:“乐毅联合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齐国最后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乐毅却放弃了进攻,结果丧失了开创大业的机会。这是不是他的过错?”

夏侯玄说:“读了乐毅写给燕惠王的信,就知道他差不多是一个懂得时机、有礼有节的人。一个希望最大限度地贯彻道德原则、心系天下的人,他的眼光怎么会局限于当前的形势,仅仅满足于兼并敌国呢?兼并其他国家,是乐毅不屑于做的;为使燕国强大而败坏道义,也不是乐毅所追求的。不屑于暂时的利益,不追求小的成功,这表明他的志向是要统一天下。攻打齐国,是为了运用他的计谋;围城而不伤害百姓,使他的仁爱之心远近闻名。通过广布恩德来影响其他国家,这与商汤和周武王的做法差不多。乐毅发挥他的远大谋略,通过对二城围而不歼,来获得百姓的信任,然后等待齐国发生变乱,使即墨、莒城的百姓怨恨他们的统治者,放一条宽大的道路等待齐将田单等人归顺。

提倡宽容和善的风气,为齐国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在东海之滨作出榜样,使他的恩泽有如春风,让天下的百姓像春草一样受到滋润,思念、拥戴、感激燕王,这两座城池必定会望风而降,这样帝王之业就大功告成了。这两个城池迟迟不攻下,是为了迅速取得天下。后来情况不幸发生了意外变化,燕昭王死后,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夺了乐毅的兵权,这是无法事先预料的,乐毅功败垂成,完全是形势突然变化造成的。如果他不是这样做,而是用大军进逼,大肆屠杀,把残忍不仁暴露于天下,这样,虽然二城可能攻取,但是称王图霸的事业就远不可能实现了。乐毅怎么会不知道莒城、即墨可以迅速攻克呢?只是那样城虽可攻下,帝王大业却被破坏了。他怎么会不知道不速战速决可能发生意外变故呢?只是因为速战速决与时局变化,其结果是一样的啊!这样看来,乐毅不屠灭莒城、即墨二城,是不可以用常规去衡量的。”

有人问说:“商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求得秦孝公的任用,运用帝术、王术、霸术三种谋略,打败六国的联合,为秦国成就帝王之业奠定了基础,他可以说是具有辅佐诸侯称霸才能的人吧?”

刘向说:“商鞅对内抓紧发展农业,对外重视奖赏有战功的人。他不依附权贵,不分亲疏远近。即使《尚书》中所说的‘没有偏心,不结私党’,《诗经》中所说的‘周朝的治国之道像磐石一样公平,像箭一样正直’,《司马法》中的激励将士,后稷的鼓励发展农业,也无法代替商鞅变法。这是秦国后来之所以能兼并六国的原因。所以荀子说:‘秦国四代都能获得胜利,不是靠幸运,是治理得法的必然结果。’曾称霸的诸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齐桓公不违背柯邑会盟,晋文公不背弃原邑之约,都能信守诺言,各国诸侯因此信任他们。这是桓公的谋臣管仲和文公的谋臣咎犯(即狐偃,文公重耳的舅父)善于谋划的结果。可是商君背弃与魏国公子的友情,违背与魏国订立的信约,通过欺诈袭击了魏军。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的强大而不敢亲近、信任秦国。假如秦孝公遇到的对手是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作为诸侯的盟主,联合各诸侯国的国君,统帅天下的军队讨伐秦国,那么秦国就会灭亡。只因为当时天下没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国君,所以才使秦国得以兼并诸侯。

“商鞅开始时自以为懂得王霸的道理,他所做的事却并不符合王霸之道。从前周朝的周公实施仁政,死了以后,后世的人们思念他的恩德,写了《蔽芾甘棠》的诗来歌颂他。他曾经在甘棠树下休息过,人们因怀念他的贤德而不忍心砍伐这棵树,更何况伤害周公本人呢?齐桓公把伯氏的骈邑三百户赏给了管仲,伯氏毫无怨言。商鞅对内实行杀人、断趾等严刑,对外东征西伐,最后自己被车裂而死。这样看来,他离霸王的良相还差得远呢!但秦惠文王杀他也不对。可以任用商鞅为辅佐,让商鞅施行宽容平和的法律,再配合使用恩德,申明信义,这样商鞅才差不多是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良相。”

商君开始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向他讲述帝王之道,孝公听不进去,不时打瞌睡。后来,他又与商鞅交谈,听得十分感兴趣,两膝不知不觉移到了坐席外面。景监问商鞅说:“您是用什么办法打动我们国君的?国君感到很高兴。”商鞅说:“第一次谈话时,我对孝公讲帝王之道,孝公说:‘这太遥远了,哪能苦苦地等待数十年、上百年,让子孙去成就事业呢?’我又向他讲做诸侯盟主的谋略,他心里想这么做,可是做不到。最后我给他讲强国的方法,他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很难达到殷商、周武那样的德行。”

由此看来,商鞅为人严酷苛刻,背信弃义,算不上霸主的良相是很明显的。但秦孝公急功近利,不听从商鞅的霸王之术,这是秦孝公的过失。商鞅屈从于当时的形势,迫于国君的要求,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刘向认为商君没有霸王术,是错误的。

袁盎问汉文帝说:“陛下认为周勃是怎样的一个人?”文帝说:“是社稷之臣。”袁盎说:“他可以说是功臣,但不能说是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应当与君主同在,与君主同亡。吕后当权的时候,刘氏政权很危险,周勃身为太尉,手握兵权,却不能端正朝纲。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共同商议诛灭吕氏家族,太尉掌握兵权,正好碰上这种机会,取得了成功。因此说他是功臣,而不是社稷之臣。”

有人认为周勃的功劳很大,霍光与他相比怎么样?答案是周勃本来就是刘邦的功臣,众望所归,担任太尉的职务,统率着百万大军,既有陈平、王陵这样的大臣帮助他,又有朱虚侯刘章等皇室的援助,再加上郦寄游说吕氏,欺骗他们,大家齐心协力,很容易成功。可是霍光呢,是在汉武帝突然病逝的匆忙之间,接受汉武帝临终托孤的重任,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天下安定。后来发生燕王刘旦的叛乱,他铲除了叛乱分子,安定了汉朝政权。汉昭帝去世后,昌邑哀王刘贺继位,淫乱不堪。霍光与大臣们商量,废除刘贺,立汉宣帝。霍光肩负辅佐汉朝政权的重任,使汉朝出现中兴的局面,他的名声可与伊尹、周公相比,成为汉代有名的贤相。考察事迹贡献,他与周勃相比,优劣高下是很明显的。

黄石公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柔,是指有道德的人;刚,是指凶残的人。有道德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凶残的人则会遭到大家共同的怨恨。因此,纣王虽然曾百战百胜,最终还是遭到灭亡;项羽虽然军队强大,最后还是失去了天下。所以汉代的学者随何说:“假如项羽胜利了,所有的诸侯就都会感到危险、恐惧,互相援救。项羽越强大,只会遭到天下军队的一致反对。”由此看来,假若天下已平定,通过一战就能取得胜利,那么采取欺诈的办法是可以的;而如果天下混乱,胜负未定,失信于天下,就可能导致失败和灭亡。

【评议】

任何事情、任何人物都有其两面性,尤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这种两面性就更加凸现出来,真所谓胜者未必胜,败者未必败,让人觉得世事无常,难以捉摸。然而,是不是历史就真的是所谓任人打扮的婢女呢?绝对不是。无论你怎样乔装伪饰,历史也还是会给你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