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8042100000082

第82章 政治是一种大智慧·诸葛亮·刘备·曾国藩 (2)

“挥泪斩马谡”的关键问题是,马谡初次为主将,失了街亭,确实应负军责,但一定要杀头吗?因为导致马谡失败的主因,并不完全在马谡本身,而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打了一次败仗就要杀头,当时许多重要官员都不赞成。是杀马谡还是让其戴罪立功,争论相当激烈。蒋琬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说:“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蒋琬提出的戴罪立功的方法,在当时是完全合适的。然而,诸葛亮又一次违背了众人的意见,杀了马谡。诸葛亮杀马谡时是“挥泪”的,其实,他是否“挥泪”是另一回事,关键是十万大军也流了泪,“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军爱戴马谡,为马谡之死感到惋惜。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杀一个人,能起到“严明军纪”的作用吗?能起到震慑军心的作用吗?是不是有点让三军寒心呢?

其实,对诸葛亮杀马谡这件事,历代都有不同看法。晋人习凿齿说:“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智者言也。”这话说得可谓入木三分!

马谡被杀时,年仅三十八岁。在当时蜀国的文臣武将中,他可称得上极为难得的人才。然而,尚未崭露头角,就死于非命,实在可惜!

此前,诸葛亮从未斩杀过大将,马谡之死似乎成了一种标志,即诸葛亮已经力不从心,失去了入蜀前的锐气。他不能完成先帝托付的事业,似乎已经是注定的了。

人分可变之材与不可变之材,一般说来,读书人可变而莽夫不可变。读书人因其较好的自觉能力,能使自己尽快适应各种角色和环境,当然,个人秉性的底色是很难去掉的,但其良好的适应性会弥补某些个人秉性的不足。莽夫则不同,天生禀赋,极难改变,但这些人往往天分很好,如果使用得当,其效用是其他人才所难以取代的。马谡是书生,可塑性极强;魏延是莽夫,虽可塑性较差,但其天分在此,如果使用得当,原可成为大材。

姜维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姜维将才不如魏延,谋才不如马谡,其材充其量可作偏将军而已,用这样的人做国家柱石,岂不危哉!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如果只用诸葛亮一个人,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在一生中选拔使用了许多人材,并十分善于通过使用人材来稳定政治局面,从而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关于这一点,在他进入成都后表现得尤其突出。

建安十九年到二十四年(公元214~219年)的五年间,刘备打败了刘璋,占有了成都,取得了汉中,奠定了自己鼎立西南的基础,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即称帝,还有很多困难。道理十分简单,虽然政敌瓦解了,但刘璋在蜀地经营了许多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再加上刘璋也是汉家宗室,刘备入蜀又是刘璋请来的,刘璋既拨兵马,又给粮草,应该说对刘备十分尽心,所以刘备一时间很难收服人心。刘备知道,要想收服人心,最重要的是与刘璋的旧部搞好关系,通过任用刘璋故旧中有才能的人来获取刘璋故旧的支持。

刘璋的旧部很多,成分也很复杂,虽然风气比较腐败,官吏大多都比较无能,但也并不是没有人材,刘备对此了解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刘璋的旧部法正及时提出了意见。他说:“现今主公始创大业,需要收服人心。许靖的资格很老,与蔡邕、孔融是一辈人,他曾是刘璋的蜀郡太守。您认为他立场不坚定而看不起他,抛弃不用。但是,他的声誉播流四海。您如果不对他以礼相待,天下之人会说主公不重视贤人。主公对他应该加以敬重,以起到造成影响的作用。”(《三国志·蜀书?法正》)法正的及时提醒,可以说正是当时最需要的,使刘备避免了一次很大的失误。

不久,许靖做了刘备的长史,继而又被提升为司徒。由于他的资历老,故旧多,名声大,在被起用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蜀人对刘备有了好感,连曹操政权中的一些名人,如三公华歆、王朗等人,也不敢对刘备政权小看了。

李严是刘璋旧部的著名人物,应该说还是相当有才能的,他当过都令、护军,在蜀郡很有威望。在刘备攻刘璋时,他临阵投降刘备,刘备拜他为“裨将军”,紧接着又任他为“兴业将军”。刘备临死时,到永安去接受托孤的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人,足见刘备对他的器重。至于他以后品行不端,那是后事。在当时任用李严,对于稳定蜀郡的人心,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争取原来核心统治集团成员的支持尤为重要。吴懿、费观和刘璋是儿女亲家的关系,吴懿是刘璋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影响很大,吴懿的妹妹又是刘璋的哥哥刘瑁的妻子,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刘备对他们大加封赏,为他们安排了比在刘璋时期还要重要的官职。尤其有意思的是,刘备又打起了结亲这张牌,在刘瑁病死,吴懿的妹妹寡居的情况下,刘备就与吴懿的妹妹结了婚。其结果自然是争取到了这些人的支持。

对刘巴的重用也极富戏剧性。刘巴一直激烈地反对刘备,在刘备取得蜀郡以前,就表示过坚决不与刘备合作。刘巴是荆州人,在曹操大兵南下攻占荆州时,别人跟着刘备向南逃,而他偏偏掉头向北投奔了曹操。曹操败于赤壁之后,荆州六郡又落到了刘备的手里,刘巴被困在了荆州。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附刘备,刘巴拒绝了,并远跑到交趾(今广东、广西一带),后来又从交趾往西,投靠了刘璋。刘备本来是知道此事的,并对刘巴的态度深表不满。真是阴差阳错,刘巴刚到西川,刘璋就灭亡了。刘备怕刘巴遇害,在围攻成都时,特意下了一道命令:“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刘备最后找到了刘巴,十分高兴。刘巴在刘备的诚心感召下,终于归附。刘备立即将他封为“将军西曹掾”,不几年又让他代法正当了尚书令。据说,张飞对刘巴非常敬重,虽然刘巴多次轻慢他,他也不敢发脾气。当然,这与刘巴的为官清正有关。

对于法正的使用也意味深长。法正是奉命将刘备请接进蜀来的人,刘备战败刘璋,应该说他的功劳最大。他本身又富有智计,后来成为刘备集团中仅次于诸葛亮的智囊人物。他对刘备的影响很大,以致诸葛亮在不能阻挡刘备伐吴时想起了法正,慨叹地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尚在,必能阻止主公。”在刘备攻下成都后,就封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但是,法正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缺点,即是打击报复人往往不计后果,为此他枉杀了好几个人。状子告到刘备那里,刘备感到十分为难,如果撤了法正的职,就会失去左膀右臂;如果惩治他,就无法充分发挥他的作用。怎么办呢?刘备审时度势,没有惩治他。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十分讲求用人之道。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人才理论,还从自己的政治、军事实践中,总结出发现、培养、使用人才的方法。第一,他强调人才的互相吸引性。他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求人之道,……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其一而可及其余。”意思是说,访求人才要像青蚨的母子不离开一样,要像以家雉招致野雉那样,注重人才的相互吸引,使其能够结伴而来。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据说,青蚨是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小虫,在草叶上繁殖,青蚨的一个重要习性就是母子相依为生。如果得到其子,其母一定会找来。曾国藩的这一比喻是有实际意义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才也是如此。如果招揽了其中的一个,通常会取得接踵而至的效果。

就是用这种方法,曾国藩在招揽了李鸿章后,又把他的兄弟李瀚章、李鹄章招揽到自己门下。湖南名士罗泽南学术精深,也很有治才,曾经长期为师授徒,弟子门生很多。曾国藩招揽他以后,他的弟子来了很多,其中有名的就有李续宾、李续宜、玉鑫、蒋益礼、易良干、钟近衡、王开仍、刘腾鸿等。他们有的成为湘军的骨干,如李续宾,就是一员猛将,后来在安徽失败,被陈玉成杀死。徐寿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我们都耳熟能详,他在投奔曾国藩之后,又将著名的科学家华蘅芳介绍过来。

利用乡籍关系招揽人才也是曾国藩的重要招才方法。对湖南人才,他当然是不遗余力地罗致,招揽了左宗棠、王闿运、李元度、郭嵩焘、刘蓉、彭玉麟、罗泽南等人,这些人在后来几乎都成为名震一时的人物,其中的封疆大吏和外交家就有很多,更不用说学界名流了。

当时,曾国藩的幕府几乎成了清政府高级人才的大本营,据说军事人才聚于曾文正之大营者,不下二百人,聚于幕府者也有百人。其中不仅有所谓传统的人才,还有新型的机器、法律、算学、天文等人才。

【评议】

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驱神役鬼,无所不能。似乎是神人、至人。但实际上,无论是小说中的诸葛亮还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在用人上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的确,刘备的长处很多,诸如施政宽缓,爱民如子,不屈不挠,从善如流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人材支持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因此,说到底,还是会用人。他不仅三顾茅庐,用了一个诸葛亮,还求贤若渴,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这才最终成就了事业。

曾国藩不同,他的起家几乎完全靠招揽人才。他有高超的揽才方法,有卓越的识人之能,有服人的用人之道,可以使人才各尽其用,可以使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也可以使人找到价值感。诸葛亮与曾国藩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可以看做两种不同的揽才、用才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