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的政治当然是极为丰富复杂的,但如果想尽快地“破门而入”,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政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义,二是利。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义、利原则。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对义、利原则的辨别。
然而,对于利,我们向来似乎是只做不说的;对于义,我们则既说,也做。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义士应该是谁呢?似乎应该是鲁仲连。那位目空一切的李白对他可谓是称赞、向往之至: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这位鲁仲连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事典】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兵前往救援,但因害怕秦军的威势,在汤阴就停止了前进,等候观望。
魏王派客卿辛垣衍偷偷地潜入邯郸,见到了平原君,通过平原君传话给赵王说:“秦国所以围困赵国,是因为秦王想称帝。先前,秦王与齐王争帝,都给自己加上了帝号。后来秦王被迫取消了帝号,是因为齐王首先取消了帝号的缘故。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齐国比当时衰弱了,天下最强大的只有秦国了。秦国此次围困邯郸,其真正的目的倒并不一定要夺取邯郸,而是为了赵国能够主动地尊奉秦昭王为帝。如果能这样的话,秦王一定十分高兴,肯定会撤军而去的。”平原君听了这话以后,犹豫不决。
其时鲁仲连正在赵国做客,碰上了秦军围困邯郸。他听说魏国的使者要赵国尊奉秦国为帝,就去见平原君,问道:“是不是同意尊秦王为帝了呢?”平原君说:“我哪里还敢说话呢?赵国的百万军队已在国境之外覆灭了。现在秦军又深入赵国的国土,围困邯郸,无法使他们退兵。魏国的使节辛垣衍就在此处,我哪里还敢随便说话呢?”
鲁仲连毫不客气地说:“以前我还以为公子是天下最贤能的人呢!现在看来不是这样。魏国的辛垣衍在哪里,请让我来教训他!”
平原君去请辛垣衍,说:“齐国有个鲁仲连先生,此时恰好在邯郸,请让我介绍一下,你们认识认识。”辛垣衍说:“我听说鲁仲连是齐国的高人,我是魏国的使臣,公务在身,还是不相见的好。”平原君说:“可我已经把您的事告诉他了。”辛垣衍没有办法,只好去见鲁仲连。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一言不发。辛垣衍忍不住主动说话了,问道:“我看在这座邯郸城中,大多数人都是有求于公子。今天看先生的样子,不像是有求于公子,先生为什么不趁早离开呢?”鲁仲连说:“世人一般都以为隐士鲍焦不是从容而死,那是以庸人的心理来揣摩别人。现在一般的庸人都只为自己打算,并没有长远的眼光。秦国是一个崇尚授功而不讲仁义的国家,以权术驱使士人,以酷刑役使人民。如果秦王真的做了皇帝,那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以暴虐来统治天下。我宁愿跳东海而死,也决不做秦国的臣民。我所以来见您就是想为赵国出一点儿力。”辛垣衍说:“先生打算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让魏、燕两国出力帮助赵国,齐国和楚国本来就已经在帮助它了。”辛垣衍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说:“燕国是否帮助赵国,可以听从您的吩咐。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不知您准备怎样让我们帮助赵国。”鲁仲连说:“那是因为魏国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危害,如果看到了这一点儿,魏国也一定会帮助赵国的。”
辛垣衍不解地问道:“那么,秦国称帝对魏国会有什么害处呢?”鲁仲连说:“从前,齐王曾经施行仁义,率先提出诸侯都要去朝见周朝的天子。那时的周室已经十分贫弱了,诸侯们都不肯去朝见,只有齐王一个人去了。过了一年,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吊唁,齐国的使者因为去得晚了,周朝的大臣就大光其火的在给齐国的讣告里说,‘天塌地陷,周朝的天子都罢朝守丧,齐国的田婴却最后才到,应该杀了他。’齐王看后勃然大怒,骂道,‘你娘是个丫头。’齐王不仅没有落下仁义的美名,这件事还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周朝天子在世的时候,齐王前去朝拜,死了便破口大骂,实在是因为忍受不了周天子苛求的缘故。不过,天子苛求臣下,本来就是如此,不足为怪。”
辛垣衍不同意鲁仲连的话,说:“然而,先生没见那些仆人吗?十个仆人侍奉一个主人,难道是力量不如主人吗?是才智赶不上主人吗?是因为害怕主人啊!”鲁仲连说:“那么,魏国对于秦国,难道也是仆人吗?”辛垣衍说:“是的。”鲁仲连说:“既然如此,我可以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酱!”辛垣衍听了有些发怒,说:“先生怎可如此讲话,您怎能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酱呢?”
鲁仲连说:“当然可以,您如果不信,就请听我慢慢地给您讲。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个诸侯。鬼侯有个女儿,自己认为长得很美,便献给了纣王。但纣王却说长得很丑,就把鬼侯剁成了肉浆。鄂侯只是为他辩护了几句,话说得直率了一些,就被杀死,晒成了肉干。文王见到这种情形,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被抓起来,囚禁到牖里的监狱里。关了一百天,纣王还是想把他杀死。为什么同样具有称帝的条件,而有的人就落了个被剁成肉酱、被晒成肉干的下场呢?还是让我说一说那些宁死不屈而终于避免悲剧下场的人吧!先前,齐闵王谮称帝号的事情,前文已经谈到。因此,齐闵王也没敢进入邹国。鲁国和邹国的群臣,在活着的时候不能在天子面前当差,死后也不能按照隆重的仪式装殓,而齐闵王却想让他们以天子的礼节来侍奉他,这当然是办不到的。如今,秦国是有万乘兵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两国同样可以称王。只是因为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就要尊称秦王为帝。如此看来,韩国、战国、魏国的一群大臣,是远远不如鲁国、邹国这些侍从国家的仆妾呢!”
鲁仲连意犹未尽,接着分析道:“秦国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如果真的称帝了,他就要干涉别的国家的内政,要调换别的国家的大臣,要撤换他认为不行的人,安插他的心腹。他还要把他的女儿和奸佞的小人嫁给诸侯作妻妾。这种人一旦进入魏王的宫中,魏王还能有一天的安静日子吗?而您又靠什么来保住自己尊贵的地位呢?”辛垣衍直听得后背直冒冷汗,站起来拜谢道:“我原以为先生是平常的人,现在才知道先生是天下最有见识的人。请您允许我告辞,从此再也不敢提尊秦王为帝的事了。”
秦国的将军听说这件事后,也感到害怕,便退兵五十里。此时恰好魏国的公子无忌盗窃了兵符,杀了魏军统率晋鄙,夺了兵权,亲率大军前来击秦。秦军就此撤军而去。
于是,平原君决定封赏鲁仲连,但鲁仲连再三拜谢,坚辞不受。平原君设宴款待鲁仲连等人。酒酣之时,平原君为鲁仲连把酒祝寿,并奉上千金为谢。鲁仲连笑着说:“对于天下的士人来说,最可贵的莫过于为人排忧解难而功成不受赏。如果接受了报酬,那就如商人一样了。我鲁仲连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人的!”
于是,鲁仲连告辞而去,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
【评议】
鲁仲连历来被人们看做是义士的楷模,多少年来人们对他讴歌不已。每当国家有难,民族处于危亡关头的时刻,人们总是想起他。鲁仲连之所以被人们尊为千古一义士,主要是由于他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的高尚品德:一是坚守气节,宁死不屈;二是为人排忧解难,功成不受赏。他表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高尚的品德,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鲁仲连作为千古义士,还将为后人所景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