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57

第57章 曹锡明烈士的有关情况

瞿树滋

党史办按语:瞿树滋同志热情来函,提供了张奋明、陈海涛、高万如、曹锡明4位烈士的有关情况,不仅对以上诸烈士提供了重要史实,而且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为此,特将瞿树滋同志的来函摘编如下,以供老同志回忆补充,史志工作者编史作参考。

(一) 张奋明

1941年7月,我任金沙区区长。是年秋末冬初,驻金伪军张圣伯部极力破坏我根据地建设,杀害我区工农指导员瞿鹤洲同志和积极进行“双减”的唐南乡乡长徐永和同志。以后不久,县委派张奋明同志来任区政府工农指导员。

张奋明工作热情。他同县委民运工作队的张淑贞、庞宁等同志一起,在施津、兴隆、中观等几个乡发动贫雇农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他深入群众,吃住在群众家里,与贫雇农谈心交朋友,进行时事政策宣传,消除群众思想上的疑虑。由于他与其他同志一道艰苦工作,贫雇农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组建了农民抗日协会和民兵抗日自卫武装,在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发展了部分党员,建立了党团组织。

当时,因张奋明参加抗日工作,其父被伪军张圣伯部的“小黑皮”绑架,遭到残酷迫害。张奋明态度十分坚决,鼓励家属要坚定立场,正确对待。

(二) 陈海涛

陈海涛的家庭是十分贫困的,老家住金东乡六总,因无田可种,搬到庆丰乡种兔子不拉屎的荡田。全家人终年劳动,难以糊口。

1941年秋季,南通县警卫团三营七连加强到金沙区,为金沙区大队一中队。当时,年仅十三四岁的陈海涛,在讨饭时看到我们的部队就跟着走,向指导员郁文俊提出要求参军。指导员见他身材太小,鼓励他等一二年再来。可是,部队上课,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陈海涛听得入了神,讨饭也不去了,参军抗日的要求更强烈了。每次遇到部队,他就跟着部队走。经过连营干部研究,决定破格吸收陈海涛参加七连。陈海涛入伍以后,学军事、学文化、学政治都很刻苦。他个头还没有步枪高,发的军裤、裤管必须卷上几卷才能走路。陈海涛担任连队通讯员,部队每转移到一个地方,他要等连干部开完会,完成送信任务才能休息。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向下传达连长、指导员的命令,向上传送连长、指导员的报告。他参加过伏击柏树墩、奔袭茅家镇、主攻金沙镇伪旅部的战斗,经过战火的锻炼,已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1942年秋,七连仍归县警卫团集中行动,陈海涛也随之离开金沙区。

(三) 曹锡明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曹锡明同志牺牲的那次战斗。当时,敌人占领滥港桥以后,十总区的斗争日趋尖锐,华芦乡联防队长杨朝伦被敌收买叛变,区委副书记李扬在护送苏南同志渡运盐河、经通海去常熟,回来与还乡团遭遇壮烈牺牲。杨明同志受命去十总任区委书记,行前我们商量了十总区的情况,他对坚持原地斗争充满了信心。他到区几天后写信给县委:已集中了十几条枪,但有的打不响,有的没子弹,动员干部回乡打游击比较困难,顾虑“电线柱子”太多。当时县委正在开会,接到信后,决定由我和曹锡明连长带政治保卫队两个步枪班(还有挺捷克式轻机枪)去十总区,找杨明同志商量工作。我们首先和区乡干部分析研究了“电线柱子”问题,认为甘心为敌做“电线柱子”的是极少数,有的地区确实有,有的地区不一定有,广大群众是害怕敌人、拥护我们的。杨明同志和我商量,在严酷的斗争形势下,只靠开会议论不够,还需要有行动。于是决定行动一次。我们和唐洪乡的民兵队长姜贤忠等同志(区委姚如生同志是否参加记不清楚了)研究,他家所在的村和附近几个村群众基础比较好,没有发现“电线柱子”,遂决定部队到那里去宿营。驻地西边是一条大港,问姜贤忠能否弄到两条罱泥船,如有敌情,可以出敌不意,渡河出击。姜贤忠拍拍胸脯说:“有,保证晚上送到!”。我们政保队驻在姚金贵(烈士)家附近,担任金沙方向警戒,乡队驻在我们北边,担任滥港桥方向警戒。曹锡明同志对部队作了动员,斗志很旺盛。第二天蒙蒙亮,部队起床做好战斗准备。午后,侦察员报告,敌人两个排由还乡团领路从金沙方向沿范堤东来。敌人走到我们正南时,折向北由头总大路向我们驻地走来。我们决定待敌走到我驻地东边时突击消灭它。但敌人走到离我驻地东南数百米处,突然停下来。原来几个带路的还乡团发现了我们部队的便衣步哨,仓皇溜走。保安队即用掷弹筒连续向我驻地发射。曹锡明很沉着,指挥一个班的部分战士正面冲击,自己亲自带大部分战士翻过夹沟,从敌人侧面迂回出击。不料机枪失灵打不响。这时敌一炸弹落在他身旁爆炸,曹锡明英勇牺牲了。正面冲击的战士因被敌人机枪火力封锁而不能前进。敌人也不知我虚实,仓皇撤走了。在这次战斗中,杨明同志背上中弹负伤。经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调任余西区委书记。曹锡明同志的遗体由唐洪乡民兵送到保卫队棺殓。连队干部、战士进行了沉痛悼念,誓死坚持原地斗争,决心为曹锡明同志报仇。

县委决定把张学成同志从刘桥区调到十总任区书。在张未到之前,由县委宣传部长陆维钊兼十总区书。还决定,把县政保队4个步枪班下放,随曹锡明战斗的两个班编为十总区队。赵宗林同志为连长,王余平同志从主力部队回来后任指导员。另两个班由姜遂章指导员带去充实余西区队。这两个区队以后一直在原地坚持斗争。

对曹锡明同志了解的,有季鹤松同志,他原在保卫队任短枪队长,后在战斗中带花。苏敏同志曾在公安局做过秘书,钱钧(原市法院院长)同志曾任公安局书记,想必对曹锡明有一定了解。我是1945年9月调回南通任副县长的,和曹锡明接触较少。就我所知,在惩奸运动中,曹锡明对政保队的教育和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当时防奸反特斗争很复杂,由于公安部门全体同志的辛勤努力,维护了治安秩序,保卫了人民利益和领导机关的安全,在这些方面曹锡明是作了贡献的。10月下旬,敌人对南通县全面进攻,大小集镇筑了数十个据点,还乡团疯狂进行复辟,曹锡明无所畏惧,与指导员一起率领公安队担负着县级机关的警卫任务,对部队进行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誓死坚持原地斗争。当时情况比较紧张,敌人很猖狂,我们机关每天要移营地,部队的警戒任务很重,曹锡明白天领导部队进行学习,夜间还要亲自查哨查铺,工作很艰苦。机关因敌情被迫转移时,他与指导员指挥部队掩护,他们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高贵品质。

(四) 高万如

高万如的传记稿比较全面,我在原稿上作了些增删,是否妥当,请酌定。梁灵光县长到高万如家取木匣子一事,建议核实一下,如难以核实可以删去。姜光华同志家住唐北乡,反清剿斗争中一直坚持在当地斗争。1947年攻克滥港据点时,他组织民兵、担架,为部队做后勤、当向导,所以他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

梁县长到金沙活动,那次正是在反“清乡”斗争期间,他带了部队来接应汤景延部队反正归来。他曾到杨港慰问被难群众,我军在杨港伏击歼敌小队长后,敌军报复,烧毁杨港街的房屋。我家住在东五里庙,房子被敌烧毁,我母亲也曾被敌抓去。那次,梁县长约见我母亲,给予教育鼓励,还给她几万元伪币。我母亲受到很大鼓舞,说:“我有小困难,自己能解决。国家有难,我不能拿国家的钱。”所以,我母亲没有拿那笔钱。

(载于中共南通县委党史办编的《史料》第231期,198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