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88

第88章 给南通县委党史办公室的信

收到王兴相主任来信后,访问了黄慕新等同志,共同回忆了李晏复烈士的事迹。

我们与李晏复同志是在苏中四专署举办的第二届文教研究会上相识的。1945年3月,我从苏中党校学习结束后回到四地委,任第二届文研会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卫域同志在文研会的南通队任干事、党小组长。当时黄慕新、李晏复正在南通队学习。李晏复同志是学习组长。对李晏复同志来文研会以前的经历,现在回忆不清了。记忆中李晏复来文研会前,已担任兴仁区文教股长。他是由南通县政府介绍到文研会学习的,并担任学习组长。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政治形势学习,约在8月份进行总结,要求联系个人历史,写了自传。

青年时代的李晏复受李俊民等同志的影响,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南通以后,他激发爱国热情,投奔“联抗”部队,参加了抗日武装斗争。在“联抗”时,他曾不幸被捕,经受了考验,坚持了民族气节(没有动摇、自首、叛变革命),经营救才得回到家乡。回乡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民主教育,经受了抗日反“清乡”斗争的考验。

李晏复同志在文研会学习和工作中是南通队骨干之一。他认真学习了党的整风文件(22个文件中的一部分)、中共七大的部分文件,自觉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世界观。在形势政治学习阶段的自由辩论中,李晏复同志比较坦率、真诚地亮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当时一部分教师对蒋介石、国民党抱有幻想,看不到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李晏复同志在大辩论中,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帮助大家认清了蒋介石政府在武汉沦陷以后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动本质,揭露了蒋介石“曲线救国”的卖国阴谋。他对中国的形势和前途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从而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在学习总结前后,李晏复同志积极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学习了七大的党章,明确了党员的条件和义务,决心在决定两个中国之命运的生死搏斗中,誓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奋斗,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入党以后,参加了地委为二届文研会新吸收党员举办的党训班,进一步学习了七大通过的党章,增强了党的观念,加强了组织纪律性。

二届文研会结束以后,李晏复同志愉快地服从党的决定,留在文研会工作,担任文研会南通队队长(黄慕新同志任副队长),贯彻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蒋介石军队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前夕,李晏复同志服从党的决定,回到南通县任西亭区区长,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经受了锻炼。在蒋军和还乡团向南通县全面“清剿”,南通县斗争极其艰苦的时刻,李晏复同志积极发动群众坚持原地斗争。李晏复是南通县坚持原地斗争中涌现的许多英雄人物之一。在敌占金沙、西亭等集镇时,他团结了张坚(后来在斗争中牺牲)等同志,在西亭、金沙以南,兴仁、正场以北地区坚持斗争。爱儿庙战斗胜利后,陆维钊、张学成、刘光等8个同志,趁二窎还乡团害怕被我歼杀,恐慌万状,晚上溜出据点时,突入据点,烧毁碉堡。他们戏称是“八团收复二窎”。这次行动可能李晏复同志在内(需向张学成同志核实)。1946年底前,我们曾派马世宏、徐澄同志去四安据点附近,相机开展联络工作,在环境紧张时,李晏复、刘光同志曾去四安据点附近的徐家联系。在我军攻克滥港桥等据点以后,李晏复和刘光、单汉臣等同志在西亭区积极进行了艰苦的恢复工作,组建了区队武装,活动在南通到金沙的公路两侧,寻找战机,打击敌人。一次在伏击敌人汽车的战斗中,李晏复同志带领区队向敌人冲击,不幸牺牲。他的一腔热血,洒在对敌斗争的疆场上,实现了他在入党时的铿锵誓言。

通城解放后,李晏复同志的爱人曾两次到通城找我,曾请党组织解决遗属补助问题。李晏复同志家属还有哪些人,记忆不清了。

李晏复同志在文研会以前的历史,现在记忆不清,请查阅他的档案。在文研会,李晏复同志曾写了自传。自传和鉴定一式二份,一份给本人,一份存组织。自传上的事实是准确的,自我批评的语言受时代限制不一定准确。李晏复同志在坚持斗争中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不多。单汉臣同志(现离休在西亭)、刘光同志和李晏复同志在一起坚持工作。请向他们了解。

致敬礼!

瞿树滋1988年2月15日

(该信曾刊于中共南通县委党史办编的《史料》第2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