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佛教养生
8069300000015

第15章 佛门推拿按摩的手法

在释迦牟尼的佛教医学中,除了药物疗法以外,还有其他各种样的治疗方法,而令人惊讶的是那种外科手术疗法。根据释迦牟尼所制定的原则,外科手术是在万不得已时用的最后治疗方法只有在其他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施用手术来治病。即使是对那些需要施行外科手术的疾病,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手术,争取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

那么,手术以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根据释迦牟尼的归纳,有“断食疗法”、“坐禅疗法”、“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等。这些疗法现在还在传统中医疗法中使用,尤其是按摩方法的基本手法是经过释迦牟尼亲自研究实验确定的医疗方法之一。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释迦牟尼在临终之前曾经给一名叫“乌达伊”的僧侣进行过按摩。关于释迦牟尼的“触手疗法”,也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记载,这是一种在按摩疗法以外的治疗方法佛教典籍中便有释迦牟尼亲自进行“触手疗法”来治疗头痛病症的事例。这种“触手疗法”,不仅释迦牟尼采用过,而且据说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也都有采用此法来治疗疾病的事例。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

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些佛教按摩的手法:

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着力于治疗部位,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子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使拇指对着食指第二节处),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主治头痛、失眠、泄泻、便秘、胃院痛、痛经、关节酸痛等症。

滚动推拿疗法

1.滚法推拿疗法

以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做滚动,称为滚法。术者手握空拳,用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体表治疗部位,腕部放松,通过腕关节做均匀的前后往返摆动,使拳做小幅度的来回滚动。频宜每分钟约160次左右。具有舒筋活血,解疼止痛,滑利关节功效。主治头痛,失眼,颈肩廖背疼痛等症。

2.滚法推拿疗法

以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做滚动,称为滚法。其动作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术者用手掌臂部近小指侧部分附着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处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做主动连续的屈伸运动,带动着臂的外旋和内旋,使掌背部在体表治疗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癖,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痉止痛功效。主活风湿酸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症。

3.掌指关节滚法推拿疗法

以指背着力进行滚动,称掌指关节滚法。术者于握空拳,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的第一节指背附着于治疗部位。腕部放松,通过腕关节做前后往返的屈伸摆动,使指背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做均匀的来回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60次。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功效。主治风温酸痛,肌肤麻木、感觉迟钝等症。

按压法推拿疗法

1.指按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指面或食、中、环三指指面按压体表,称为指按法。临床上以拇指按法最为常用。术者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经络穴位上,垂直向下按压,其余四指张开起支持作用,并协同助力。具有解痉止痛,温经散寒,开通闭塞功效。主治疼痛、咳嗽、履闭等症。

2.掌按法推拿疗法

用掌做按压,称为掌按法。术者腕关节背屈,用掌根,鱼际或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做垂直向下的按压。掌按法可用单掌按压或双掌交叉重叠按压。具有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散察等功效。主治腰背疼痛,筋脉拘紧、功能性脊柱侧突以及院腹疼痛等证。

3.拨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状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称为拨法,又称弹拨法、指拨法、拨络法、神法等,术者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体表治疗部位,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或肌健,韧带或经络成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其余四轻扶于肢体旁,以助用力。若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弹拨。具有解疼止痛,分解粘连功效。主治软组织损伤,局部酸痛,活动不利等症。

4.点法推拿疗法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按压治疗部位,称为点法。点法有三种操作方法。(1)拇指端点法:术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用拇指端点压治疗部位。向下点压时,拇指罗纹面要紧贴住食指中节外侧,以免用劲而扭伤拇指指间关节。(2)屈拇指点法:术者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挠侧点压治疗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端抵在食指中节外侧缘,以助力。(3)屈食指点法:术者屈食指,其他手指相握,用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点压治疗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末节内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以肋力。具有同指按法功效。主治同指按法。

5.压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面,掌面或肘关节鹰嘴突起部着力,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称为压法。目前临床上压法常指特定的操作方法,即用肘部按压治疗部位,称为肘压法。术者肘关节屈曲,用肘尖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功效。主治腰肌强硬、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

6.掐法推拿疗法

用指甲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称为掐位。术者拇指微屈,用拇指甲着力于体表穴位进行按压。具有开窍醒脑,回阳救逆功效。主治中暑晕厥,小儿惊风、昏厥等症。

7.抵法推拿疗法

用指、掌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按压,称为抵法。术者用两手掌或手指分别按住肢体相对称的部位或穴位上,然后相对用力按压。具有疏通脉络,祛风解表功效。主治外感头痛,四肢酸胀,麻木,感觉迟钝等症。

8.碟转法推拿疗法

用手掌在治疗部位做旋转按压,称为碟转法。由掌按法演化而来。术者用手掌平覆于治疗部位,做缓慢柔和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按压。着力点依照小鱼际、掌根、大鱼际、四指指端的次序反复周旋,如碟子在台面盘转之状。具有温通气血,缓急止痛功效。主治院腹胀满,疼痛等症。

9.拳顶法推拿疗法

用拳按压治疗部位,称为拳顶法。术者手握实拳,用食、中、无名指的第一指间关节背侧着力,按压治疗部位,并做小范围的推压或拨动。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局部感觉迟钝,或肌肉痉挛等症。

10.扣法推拿疗法

由掌按法演化而来。术者先将两手掌相互摩擦,待手掌发热时迅速将手掌按放在治疗部位上,使热气透入体内。具有温通气血,缓急止痛功效。主治院腹疼痛、泄泻、痛经等症。

11.勾点法推拿疗法

用中指端勾住治疗部位做点压,称为勾点法。术者中指掌指关节处伸直,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相握,然后用中指端勾住治疗部位或穴位做点压。点压方向应视治疗部位,或向上用力点压,或向下用力点压。具有开音利咽,宣肺导疾,行气活血,解痉止痛功效。主治舌强语赛,口嚓失语:或梅核气,咽喉梗阻;咳嗽,气喘,咯痰不畅;以及腰痛等症。

12.押法推拿疗法

按而不动,称为押法。术者用拇指罗纹面按在体表治疗部位上不动。手法刺激较压法要经。具有同指按法的功效。主治同指按法。

捏拿法推拿疗法

1.捏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称为捏法。术者用拇指和食、中指指面,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面夹住肌体或肌肤,做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再用力挤压,并循序移动。用拇指和食,中指操作,称三指捏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操作,称五指捏法。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功效。主治肌肤酸痛,痉挛等症。

2.捏脊法推拿疗法

用捏法沿脊柱两侧进行操作,称为捏脊法有两种操作方式:(1)术者双手拇指伸直,指面向上,用拇指挠侧面分别紧靠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提捻,边捏边向上慢慢推进。(2)术者双手做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的挠侧及背面紧贴于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按,并对准食指中节处,随即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提捻,随捏随提并向上慢慢移动。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功效。主治小儿积滞,疮症、腹泻、呕吐、便秘、消化不良以及夜啼,何楼病等症。

3.拿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操捏肌肤,称为拿法。拿法是临床常用手法之一。术者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罗纹面相对用力,捏住治疗部位肌肤并逐渐用力内收,将治疗部位的肌肤提起,做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提捏或揉捏动作。若用拇指与食、中指着力,为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环、小指着力,为五指拿法,又称“握法”、“抓法”。具有疏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痉止痛,开窍提神功效。主治头痛、鼻塞、感冒肌肤酸痛、麻木等症。

4.挪法推拿疗法

术者用手掌平放在治疗部位上,以拇指与其余四指,或以掌根与手指做对称性用力,将该部肌肉抓起,如握拳状;稍停片刻,然后放开前移,抓拿前方肌肉。如此一抓一放并缓缓向前移动。具有消积去滞,解痉止痛功效,主治饮食积滞、便秘、院腹痞满,以及背部肌肉劳损,风湿痹痛等症。

5.拧法推拿疗法

拧法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手法,又称“扯法”、“揪法”、“挤法”。常用于治疗痞症。术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用揖指和屈曲的食指,张开如钳形,挟住治疗部位的皮肤,一拉一放,反复操作。具有发散解表,通经解郁,清热消暑功效。主治中暑,感受暑湿而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呕恶或腹泻等,对晕车、晕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6.扭法推拿疗法

扭法是与拧法相类似的一种手法,常与拧法配合应用。术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住治部部位的肌肤,做反复的扭转,使施术部位呈现紫红色。具有发散解表,通经解郁,清热消暑功效。主治同拧法。

摩擦法推拿疗法

1.摩法推拿疗法

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称为摩法。术者用指面或掌面轻放在体表治疗部位,做有节律性的环形摩动。其中,用指面摩动的,称指摩法:术者手指并拢,指掌部自然伸直,腕部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附着于冶疗部位,随同腕关节做环旋活动。用掌面摩动的,称掌摩法: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将手掌平放于体表治疗部位上,以掌心、掌根部分作为着力点,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旋活动。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癖功效。主治胸闷、咳嗽、院腹胀痛、外伤肿痛等症。

2.平推法推拿疗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推时需用一定的压力,有“按而送之谓之推”之说。操作方法是,术者用拇指或掌或拳或肘紧贴于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中用拇指着力的,称拇指平推法;用手掌着力的,称掌平推法;用拳着力的,称拳平推法;用肘着力的,称肘平推法。拇指平推法:术者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察散结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肌肤感觉迟钝等软组织疾患。掌平推法:术者用手掌着力,以掌根部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具有宽胸理气,和中消积,舒筋活络功效。主治胸闷,院腹胀痛、便秘、食积,以及腰背酸痛、肌肉劳损等症。拳平推法:术者手握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做与肌纤维平行方向的缓缓推动。一般连续操作3一5次。具有活血理筋、解痉止痛功效。主治肌肉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又感受较为迟纯的患者,肘平推法:术者屈肘,用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做与肌纤维平行方向的缓慢推进。一般可连续操作3一5遍。具有祛风散寒,理筋活血功效。主治迁移日久的腰腿痛及腰背风湿痹痛而感觉迟纯等症。

3.直推法推拿疗法

直推法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术者用拇指挠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具有清热解表,通便止泻,安神除烦功效。主治感冒发热,便秘泻泄,惊惕烦躁等症。

4.旋推法推拿疗法

旋推法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小儿推拿临床上一般都把旋推法作为补法应用。术者用右手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患者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环旋移动。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肺气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症。

5.运法推拿疗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环形推动,称为运法。术者用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部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孤形推动。具有清热除烦,宽胸理气功效。主治发热、胸闷、呕恶等症。

6.分推法推拿疗法

由穴位中央向两旁做分向推动,称为分推法。术者用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手掌,自穴位中间分别向左右两侧推开,一般连续分推20一30次。具有分理气血,调和阴阳功效。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7.合推法推拿疗法

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立而言,又称合法、和法。术者用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手掌,分别自穴位两旁向中间合拢。具有和阴阳,理气血功效。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8.抹法推拿疗法

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在体表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推动,称为抹法。术者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罗纹面紧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略用力做单向或往返移动。其余四指轻轻扶住助力,使抹法动作稳而沉着,或用掌面在治疗部位做推抹。具有开窍镇静,安神明目,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宽胸理气功效。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近视、感冒、胸闷院胀、呕吐、呱逆、指掌麻木、酸痛等症。

9.拘法推拿疗法

术者食、中两指并拢、微屈成钩状,以食指中节的挠侧缘着力紧贴皮肤,做连续的推抹,称为钩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后,双后张开,用拇指对称性地分按在患者枕后两侧,食、中两指并拢微屈,以食指中节的挠侧缘着力,紧贴两侧太阳穴,向后沿耳上方做弧形推抹至枕骨两侧。在太阳穴和枕骨处可做按揉运轻推抹。具有清脑明目,祛风通络功效。主治头脑胀痛,失眠等症。

10.扫散法推拿疗法

用手指在颗部做摩擦移动,称为扫散法。患者坐位,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伸直,用拇指挠侧面贴在额角发际处;其余四指并拢,微屈,置于耳后高骨处,使食指与耳上缘平齐。以拇指挠侧面及四指指端为接触面,然后稍用力在头颖部做较快速的单向向前的推动。使拇指在额角发际至耳上范围内移动,其余四指在耳后至乳突范围内移动。左右交替进行,每侧约50次。具有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祛风散寒功效。主治头痛,头晕,失眠等症。

11.勒法推拿疗法

勒法属推拿辅助手法,又称“持法”、“理法”、“掳法”。术者食、中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指节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根部的两侧,然后迅速滑出指端或趾端,反复操作数次。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功效。主治手指或足趾部酸胀、麻木。

12.刮法推拿疗法

用手或器具在皮肤上做单向直线推动,称为刮法。在民间此法常用于治疗疹症,故又称刮疹法。术者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两指指面蘸水后紧贴治疗部位皮肤,做由上往下或向两旁的快速用力推动。具有发散解表,僻移化浊,疏经通络功效。主治中暑,症见胸闷、头晕、发热;暑天感受移浊痞邪,症见身体寒热、恶心、呕吐、胸闷、腹胀、感冒和背脊疼痛。

13.抿法推拿疗法

用手指做轻快摩擦,称抿法。术者用拇指指面,或食中指指面附着于体表治疗部位,然后顺经络或肌纤维平行方向做轻快的摩擦移动。具有明目醒神,活血通络功效。主治眼目花涩、视物不清、头昏脑胀和胸胁迸伤、局部奎肿疼痛等症。

揉搓法推拿疗法

1.揉法推拿疗法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吸定于治疗疗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称为揉法。

2.掌揉法推拿疗法

术者用大鱼际或掌根部附着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并带动该处肌肤一起揉动。其中用大鱼际着力的,称大鱼际揉法;用掌根着力,称掌根揉法;掌根揉法常与掌按法结合,组合成掌按揉法。具有疏经通络,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癖,消肿止病。主治头痛、失眠、胸闷、胁痛、咳嗽痰多,烷腹胀痛,以及关节扭伤,红肿疼痛等症。

3.指揉法推拿疗法

术者用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或用食、中、无名指面轻按于治疗部位,腕部放松,依靠腕关节做主动的环形摆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约,小幅度的环旋揉动。频率每分钟120一160次。具有发汗解表,化痰止咳,健脾和胃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便秘、腹泻、遗尿等症。

4.搓法推拿疗法

搓法乃两手的对揉动作,在推拿手法中搓法属一种辅助手法,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以舒松脉络,调和气血,缓解强刺激手法引起的不良反应。术者用双手掌面挟住肢体治疗部位,然后两手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揉,并循序上下往返移动。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解痉止痛,疏肝理气功效。主治肢体酸痛,活动不利,肝气郁结等症。

5.捻法推拿疗法

用指、食指挟住治疗部位做搓揉,称为捻法。具有滑利关节,消肿止痛,流通气皿,舒筋散结功效。主活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指肌键健鞘炎等。

振动法推拿疗法

1.抖法推拿疗法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微用力做小幅赏的上下连续抖动,使关节、肌肉产生松动感,称为抖动。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肩臂放松。术者站在其前外侧,上身略为前俯,用双手握住患肢腕部,慢慢将其向前外侧方向抬起至60°左右,然后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抖动的振动似波浪般地传递到肩部。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功效。主治肩臂酸痛,活动不利,腰腿痛等症。

2.振动法推拿疗法

通过捶击使治疗部位产生振动,称为振动法。术者以一手掌面平放于治疗部位上,另一手拳成空拳,有节奏地捶击按在治疗部位上的手背,使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产生间接振动,具有宽胸理气,行气活血功效。主治胸闷气促,咯痰不爽,胸胁迸伤局部肿痛。

3.指振法推拿疗法

一般应用中指振法。操作时中指伸直,着力于穴位或经络上,食指加压于中指指背,肘微屈,运用前臂和手部的静止性用力,使肌肉强力收缩,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集功力于中指并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部产生温热感和舒松感。振颤频率每分钟可达600次左右。

4.掌振法推拿疗法

用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动作姿势与指振法相同,掌振法也可双手同时操作,即双手重叠交叉附着于治疗部位。而上肢部同时做静止性用力,以增强振法的功力。具有舒经通络,镇静安神,活血止痛,温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之功效。主治失眠、头痛、眩晕、胃下垂、胃脱痛、痛经、月经不调。

击打法推拿疗法

1.击法推拿疗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击法。

2.拳击法推拿疗法

术者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用拳背平击治疗部位。具有舒筋通络,宣通气血功效。主治颈、腰椎疾病引起的肢体酸病,麻木等症。

3.掌击法推拿疗法

掌击法又称掌根击法。术者手指自然松开、微屈、腕关节伸直或略背伸,以掌根部击打治疗部位或以小鱼际根部为着力点击打。具有舒筋通络,安神定魄功效。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臀部软组织劳损,下肢酸麻,以及头痛,眩晕等症。

4.侧击法推拿疗法

术者掌指部伸直,腕关节略背伸,用单于或双手小鱼际部交替击打治疗部位,又称小鱼际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消除疲劳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感觉迟钝,肌肉痉挛,以及劳累或运动过度而致的肌肉酸痛等。

5.指尖击法推拿疗法

术者手指半屈,腕关节放松,运用腕关节做小幅度的屈伸,以指端轻轻击打或重力击打治疗部位。

6.棒击法推拿疗法

棒击法是用特制的桑枝棒做击打。术者手握桑枝棒的一端,应用肘关节屈伸和挥臂的力量,用棒体平击治疗部位。具有舒筋通络,宣通气血,平肝醒脑。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浅表感觉迟钝。

7.拍法推拿疗法

用虚掌拍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拍法。术者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然后用虚掌有节奏的拍击治疗部位,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除疲劳功效,主治风湿酸痛重着,肌肤感觉迟钝麻木,肌肉紧张痉挛。

8.啄法推拿疗法

术者五指微屈,或分开成爪形;或聚拢成梅花形;运用腕部的屈伸,使指端轻轻击打治疗部位。具有安神醒脑,疏通气血,开胸顺气功效。主治头痛,失眠,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脑栓塞后遗症,肩背劳损,胸胁胀痛。

9.叩法推拿疗法

叩法为一种辅助手法,其动作要领与击法相似,但刺激较击法为轻,有“轻击为叩”之说。术者手指自然分开,微屈曲,用小指侧轻轻捶击治疗部位,具有流通气血、舒松脉络、消除疲劳功效。主治局部酸痛、倦怠、感觉迟钝或麻木。

10.捣法推拿疗法

术者屈曲食指或中指,其他手指相握,以近端指间关节的突起部分叩击穴位。具有镇惊安神功效。主治惊风抽搐,夜啼等症。

11.筑法推拿疗法

术者手握穴拳,用单手或双手空拳敲击治疗部位。具有舒松脉络,流通气血功效。主治肢体酸痛,倦怠等症。

12.弹法推拿疗法

用手指弹击体表,称为弹法。术者用拇指腹紧压住食指指甲,然后将食指迅速弹击;或用食指指腹压住中指指背,然后将中指迅速弹出,以连续弹击治疗部位。频率每分钟约100一140次,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功效,主治头痛,颈项僵硬,四肢关节酸痛等症。

内功推拿疗法

内功推拿疗法是以擦法为主要手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少林内功锻炼,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具有通过“手法”及“内功”达到整体调理和扶正祛邪的优点。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其中掌擦法常用于胸胁及院腹部,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等作用,主治胸胁疼痛以及因脾胃虚寒所引起的院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侧擦法温热度较高,常用于肩腰臀及下肢部,其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等作用更强,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太、伤筋病症。鱼际擦法常用于四肢,温经通络,散察消肿作用较强,主治外伤红肿疼痛剧烈等症。三种方法可配合应用。

1.骨伤科疾病:治疗步骤一般先点揉腧穴,循经捏拿,然后作擦法以及拔伸摇抖等被动运动,再加热敷、拍打。取穴由远及近。

2.妇科疾病:妇女经带诸症,除擦腰毅以作月于督脉及足太阳胯肤经八翼穴外,再擦小腹,点腰眼、捏拿肚角,以通调冲任,督带诸脉。带下之症,多属湿重,治宜健脾、和胃、除湿,需加用捏拿点揉稗关、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行间、太冲等穴。

3.内科疾病:广泛应用于头昏、失眠、高血玉、咳嗽、胸闷、反胃、呢逆、腹泻等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