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本书看懂博弈论
8158800000027

第27章 皮洛斯的胜利(1)

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所有人都在追求胜利,但并不是所有胜利都值得我们去追求。西方有一个成语“皮洛斯的胜利”指的就是一场代价惨重、得不偿失的胜利。

所以,在做是否要争取某一胜利的决策之前,我们必须经过仔细的成本-收益估算:若得大于失,就放手去做;若得失相抵或得不偿失,就趁早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别拿时间不当成本

我们常常会谈到成本,但究竟什么是成本呢?经济学家给出的定义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我们所作的任何选择,都不可避免地要为之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因为成本的构成非常复杂,种类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本就是指花了多少钱。

比如,你周日看了一场电影,看这场电影的成本并不单单指买电影票花了多少钱(在经济学里被称为会计成本),还包括你去电影院的车费以及为了看这场电影而花掉的时间。这还不算完,因为你利用周日看了电影,所以你将不能再用这段时间去干别的事情,诸如走亲访友、洗衣服,或者读一本书等等,这都是你看这场电影所含的成本。

这些被替代的可能性成本在经济学领域里被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在做某项决策时,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定某一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

成本除了构成复杂、种类多样外,有时也是让人看不太清楚的,因为它可能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一项漫长的分期付款。举例说明,你买一件衣服,根据衣服质量与价钱进行对比,你马上就可得出买它合算不合算,但是结婚就不一样了。

也许新婚时,你觉得他(或她)是如此的完美,值得你付出一切,可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你便发现了他(或她)的许多缺点,根本不值得你付出一生的代价。但是为了这场婚姻,你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成本:有形的如金钱,无形的如青春、感情……这时,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就涉及了一个新概念:沉没成本。通俗地说,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付出了,且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的成本。还以看电影为例,你花35元钱买了电影票,也花了相应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去电影院看电影,可是到了电影院门口,你发现口袋里的电影票不翼而飞了,你又该怎么办呢?

此时,你的心理斗争就开始了:看一场电影花35元钱还值,要是花70元钱(因为丢了电影票,所以要看这场电影,你必须再花35元钱重买一张票)实在是不划算,还是自认倒霉,怏怏而归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陷入沉没成本的圈套中了。既然你一开始愿意花35元钱去看这场电影,那就说明你认为进行这笔交易是划算的,所以,你应该走出丢掉的那35元钱的阴影,再花35元钱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

如果你背着沉没成本这个包袱不放,不再买票看电影而选择回家,那么你的损失会更大:去电影院来回的车费以及为看电影而花费的时间都将计入你的损失之中。权衡一下,你还是再掏腰包买票去看电影吧。

做个好女人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我一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我想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这是英国作家威廉·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中的女主角贝姬对自己的表白。

赫胥雷弗教授就贝姬的上述表白出过这样一道思考题:贝姬的本性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贝姬的这个表白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对此至少有两种解释:

贝姬的本性是好的

贝姬想做一个好女人,但是她太穷了,被生活所迫,她做不成好女人。如果她每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她就会做一个本分的好女人。

贝姬的本性是坏的

贝姬不是不愿意做一个好女人,如果每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作为她做好女人的补偿,为了这些钱,她会勉为其难地做个好女人。

5000英镑是贝姬为自己做好女人开出的价钱,也就是她做好女人的成本。“贝姬的本性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了“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5000英镑是一笔小钱还是一笔大钱?”

如果5000英镑是一笔小钱,就暗示着贝姬做好女人的成本不高,说明她极想做一个好女人,只要有了这5000英镑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她一定会做个好女人。

反之,如果5000英镑在当时是一笔大钱,就意味着让贝姬做好女人的成本很高,她本身是不乐意做好女人的,但是若给她一大笔钱作为她做好女人的补偿,她就可以考虑看在这些钱的份儿上,做好女人。

那么5000英镑在当时到底是一笔小钱还是一笔大钱呢?从稍晚出版的一部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描述:“一个女人每年有60英镑的薪水就可以过得下去了”可以推导得出:5000英镑在当时是一笔大钱,也就是说,让贝姬做好女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在现实社会的博弈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不是不贪,而是要通过权衡得失,看是否值得去贪。运用到贝姬身上,就是她不是不想做个好女人,而是要看她做个好女人的代价——每年给她的补偿收入是否足够高。

在与对手的博弈中,显示出自己决不妥协的立场和增大对手的成本无疑是一个有效策略。贝姬就是这样做的,除非对方愿意每年支付给她5000英镑的高收入作为她做好女人的补偿,否则她是决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去做个好女人的。

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西方有一个成语叫“皮洛斯的胜利”,它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一场战事。公元前303年,在古希腊国王伊庇鲁斯出使他国期间,国内发生政变,动荡不定的政局迫使伊庇鲁斯逃赴埃及。在埃及避难期间,伊庇鲁斯迎娶了埃及公主,成为了埃及国王的女婿。六年后,在其岳父等人的扶持下伊庇鲁斯返国复位。

公元前280年,伊庇鲁斯国王应邀援助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大将皮洛斯奉国王之命率领3万士兵和20头战象出征意大利,在赫拉克里亚与罗马军队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自己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士兵大量战死,战象所剩无几。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皮洛斯感慨道:再来一场这样的胜利,我也完蛋了。

后来,皮洛斯的胜利就成了代价惨重、得不偿失的胜利的代名词。

皮洛斯的胜利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做任何决策之前,我们必须经过仔细的成本估算,如果采取此决策后,所得大于所失,就大敢地放手去做;如果所得等于所失甚至是所得小于所失,就应该放弃这个决策,千万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宋人沈括曾算过一笔战争细账:动用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军队到远方作战,其后勤补给人员至少需要30万人,而运送辎重的兵员最少也要3万多人,其最多也只能行军16天。如果改用牲畜代替人力运送粮草,虽然效率大大提高——负载的粮食多而耗费的人力少,但牲畜很容易在路途中生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牲畜和其所驮物资都要白白丢弃,因此牲畜运送与人力运送相比,利弊各半。

无独有偶,在《孙子兵法》这部流传千年的战略圣书中,也并不是以战略或战术问题的探讨而揭篇,而是先提到了战争成本:无论胜败,一次军事行动的成本都是日费千金的人力、物力投入。孙子说:“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说的就是从敌人那里获取给养的重要性。因为长途运输一份军粮在路上的消耗,相当于好几份军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不同的成本-收益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或者说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增加对方的投入成本,以己方尽可能小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

田忌赛马就是一个通过增加对方的付出成本而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范例。田忌的上、中、下三等赛马都比齐王的同等级赛马要略差,但是在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指导下,田忌运用“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策略,在总体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赢得了与齐王赛马的胜利。

仔细想想,田忌之所以能获胜,其关键就在于输掉的第一场。齐王虽然不费吹灰之力胜了这一场,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上等马与下等马之间的实力差距被白白浪费掉了,并因此输掉了后两场比赛。

该你了,彼得

一张既不具备由于错版而导致的意外收藏价值,也不具备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的普通的1美元钞票,竟然能够拍卖出远远大于1美元的价格,谁会相信呢?但事实却是如此。

我们将要讲述的是由美国著名博弈论专家马丁·舒比克于1971年设计的经典的1美元拍卖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如果你对成本没有清楚的认识,就极有可能进入设计者设计的骑虎难下的套圈之中:你一开始参加竞价是为了获得利润,但随着竞价的一步步展开,你发现自己已经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眼看就要进入一个得不偿失的阶段,但还是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渐渐地,游戏就演变成了你如何避免损失。

在某个大型拍卖场上,拍卖师举起一张1美元钞票,请大家轮流给这张钞票开价,并设定10美分起拍,以5美分作为每次叫价的增幅单位,出价最高者得到这张1美元钞票。但与一般拍卖规则所不同的是,除了出价最高者按价付钱得到拍卖品(这张1美元钞票)之外,次高者也要向拍卖人无偿地支付与其出价数目相符的费用,尽管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如此别开生面的美元拍卖会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你可能会想:只要我的出价低于1美元,我就赚了,我最高出到95美分就行了。

事实果真如你所想的那样容易把握吗?并非如此。

随着竞拍价格的慢慢升高,大多数竞买者退出了竞拍活动,拍卖场上只剩下汤姆和彼得还在继续角逐。假定目前汤姆的最高叫价是85美分,而彼得的叫价是80美分。若此时彼得停止叫价,则汤姆净赚15美分,而彼得损失80美分。

彼得当然百分之百不会就此罢手,而会追加竞价,叫出90美分。

汤姆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也会同彼得一样选择继续加价。“100美分,”迫于汤姆的“95美分”,彼得立刻做出了回应。汤姆也未就此示弱,毫不犹豫地喊出了“105美分”。彼得咬咬牙,叫出了“205美分”的高价,汤姆盘算半天,无可奈何地退出了竞价。

1美元拍卖的最终结果是:彼得以205美分的最高价赢得了那张作为拍卖品的1美元(1美元=100美分)钞票,净亏损105(205-100=105)美分;而次高者汤姆按照拍卖规则,无偿支付给拍卖人105美分,净损失也是105美分。拍卖人共得到310(205+105=310)美分,抵消作为拍卖品的1美元,净赚210(310-100=210)美分。

你也许会发出这样一个疑问:当彼得叫出100美分时,为什么汤姆明知道再叫下去是亏损的,却还要叫出105美分呢?这就是舒比克设计的这个拍卖游戏的拍卖特色所在——次高者要向拍卖人无偿地支付与其出价数目相符的费用。如果汤姆不继续叫出105美分,选择退出,那么1美元钞票归彼得,汤姆作为次高者什么也得不到但却要付出95美分,而叫出105美分时,若彼得不再加价,他就可以获得1美元钞票,净损失只有5美分。

你肯定又要问了,彼得为什么没有按照常理叫出110美分,而是叫出了205美分呢?因为彼得已经明白他俩都滑入了陷阱,若两人继续较真,他的损失可能更大,所以他被迫决定付出一个沉重代价来结束这场博弈,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那为什么彼得不选择200美分或者是210美分而单单要选中205美分呢?因为在这个价格上,他和汤姆的损失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游戏有一个均衡点,那就是某个竞买者第一次就叫出“100美分”的竞标价,且没有人搞恶作剧追加叫价,拍卖即告终止。因为当一个竞买者叫出100美分的价格后,其他竞买者会发现,如果他选择叫价,无论最后他是否得到拍卖品,他的收益均是负的,而选择不叫价,他的收益为0(得不到作为拍卖品的1美元,同时自己也没有损失)。所以,他的理性选择应当是不叫价,让出价100美分的那个竞买者得到作为拍卖品的1美元。

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人正在为“1美元拍卖”认真地叫着价,其目的就是要博取可能属于自己的区区“1美元”。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获得硕士、博士的入学资格,耗费大量时间与金钱,几上考场仍名落孙山,但还是死守不放,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却全然不顾从自己身边溜走的好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