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8180600000141

第141章 陈独秀:我实在不能工作

1927年7月12日,鲍罗廷见大势已去,决定执行共产国际6月中下旬改组中共中央、调整陈独秀、调回鲍罗廷的命令。国际训令6月底就到了鲍罗廷手中,罗易已被免去共产国际代表的资格。鲍罗廷扣留了国际训令,没有马上执行。

当天,鲍罗廷、张太雷和陈独秀谈话。张太雷传达了国际训令后,陈独秀一言不发,只是点了点头。6月底陈独秀已有预感,自己的总书记职务,时间不长了。

老鲍有些伤感,在中国很多问题上,他与这位前中共领导人是一致的。两人是一根绳子上的两个蚱蜢,陈独秀时代的结束,也就是他鲍罗廷时代的结束。他尽力拖,希望峰回路转,拖了半个月,再也拖不下去了,国民党已公开准备政变,汪精卫已通知谭平山、苏兆征退出国民政府。而且,接替他的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已在前往武汉的途中。

罗明纳兹(1897-1935),1925年-1926年任青年共产国际书记,1926年4月-1926年12月任共产国际主席团委员,1927年7月-11月任共产国际驻华代表。1930年被开除出联共(布),后自杀。

鲍罗廷建议陈独秀、谭平山去莫斯科,与国际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建议瞿秋白及正在住院的蔡和森去海参崴办党校。让瞿秋白、蔡和森去海参崴办党校,有平衡陈独秀的意思。所以,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没有瞿秋白、蔡和森,而是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五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

和鲍罗廷谈话后,陈独秀给临时中央写了一短函,称“我实在不能工作”。延年牺牲后,陈独秀受了重大打击,是他辞去总书记职务的原因之一。写了辞职信,陈独秀收拾了办公室。陈独秀临走时,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任弼时的兄弟任卓民及妹妹任秀兰,将他送到门外。

陈独秀神情憔悴,戴了压得低低的草帽,拿着一把大大的芭蕉扇,拖踏着一双黑平绒布鞋,步履蹒跚地走了。这是陈独秀特有的步架,因为个子不高,走路有点外八字,从后面看,就有些摇摇摆摆,类似鲁迅走路的样子。和陈独秀一起走的,有其秘书黄玠然。

他们乘船到武昌,住到了党的一个秘密居点——“宏原纸行”的楼上,这里归汪原放负责。春天,刚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的高语罕从武汉拍电报到“亚东”,请汪原放来武汉帮忙。汪原放经乔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是,汪原放与乔年和挺了大肚子的史静仪夫妇,彭述之和陈碧兰夫妇,一起乘一艘英国船,到了武汉。

汪原放做《民国日报》编辑,兼顾党中央出版局的事。中央出版局当时下辖长江印刷厂、长江书店等。为了解决印刷用纸,汪原放筹办了“宏原纸行”。纸行开张后,陈乔年和史静仪搬到纸行的楼上来住。陈乔年想不到,这里现在成了父亲隐蔽的地方。

7月13日,共产国际东方处主任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知道陈独秀已经辞职,“建议中国共产党立即召开全会,选出能保证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方针的新一届政治局;在中共所有地方组织中广泛开展一场揭露前领导机会主义错误和说明共产国际执委会方针正确性的运动……吸收布林斯基、邵和邓同志参加党的领导工作的问题。”指任弼时、周恩来、邓中夏。

共产国际执委会同样不知道陈独秀已经辞职,7月14日作出决议说:“现在党中央拒绝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公开号召中国共产党党员同中央的机会主义作斗争是自己的革命职责……共产国际认为,必须立即纠正中共领导的这些错误,并让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都了解这一情况。”

次日,发生了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许多共产党人、工农、群众人头落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