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8180600000003

第3章 截搭题

1896年,十七岁的陈独秀在安庆考棚参加院试考试。县考府考关过了后,陈独秀才有资格参加院试,但陈独秀县考、府考名字排在后面,能否考中秀才,关键是院试。母亲担心,哥哥却很有信心,要母亲准备喜蛋——把红颜料涂在鸡蛋上煮熟待客。

陈独秀拿到卷面,见印了“提堂”二字,知道自己“经古”已经过了,而且名次在前。所谓“经古”考取“提堂”,指参加院试前(县试的最后一场资格考)的一个测试,取得了前十名,即取得“堂号”,其府试试卷上盖了“提堂”二字,享受考官的面试,考试的位置在大堂。“经古”测试的题目类型有经解、史论、诗赋、性理、孝经论、算术、时务,考生只须选其中一门考试。

宗师出了一个很古怪的题目,叫“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搭题。所谓截搭题,是八股考试的一种,把经书上的一句或一节,搭上下半节或下半句。半路上只出这半句话,要考生做文章,这是很难的考题类型。过去,考生答这样的题目,最容易闹笑话。张恨水曾举一例:孟子有一句“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有人出了一个题目,“弥子妻与子路……”故意将考生引人陷阱。

陈独秀考卷上的半句话,出自孟子与齐恒公对话,完整的句子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才木不可胜用也。”因为不记得这话的出处,不少考生傻了眼,交了白卷。陈独秀见题目出的怪,急乱中将《昭明文选》、《康熙字典》上的难字古文,东拼西凑,一古脑儿往外搬,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陈独秀坐位在大堂,宗师很注意他,监考时几次走到陈独秀旁边站住,看他答题。

陈独秀1937年在南京监狱写《实庵自传》,提及“山东大个儿的李宗师”:

正在收拾考具要交卷,那位山东大个儿的李宗师亲自走过来收我的卷子……他翻看我的卷子大约看了两三行,便说:“站住,别慌走!”我听了着实一吓,不知闯下什么大祸。他略略看完了通篇,睁开大眼睛对我从头到脚看了一遍,问我十几岁,为啥不考幼童?我说童生今年十七岁了。他点点头说:“年纪还轻,回家好好用功,好好用功。”……谁也想不到,我那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宗师,把我取了第一名。

李宗师是“山东”人、“大大的个子”、“大眼睛”,但陈独秀没有说他的名字。查“清”法式善等撰:《清秘述闻三种》(下),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安徽学政的,叫“李端遇,字小研,山东安邱人,同治癸亥进士,光绪二十年以刑部侍郎任”。——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侍郎李端遇拜京师团练大臣,此后留京任办事大臣。

回到家中,陈独秀把答卷情况和宗师的话对庆元说了。庆元听宗师说“好好用功”,皱了眉头看陈独秀的答卷草稿,个把钟头一声不响。见大哥和母亲失望难受的样子,陈独秀心里也很难过。

看榜那天,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了,陈独秀考上了秀才,而且还是院试第一名。这下陈家别提多高兴了,贺喜的人接连不断,远亲近邻,族长户差都来了。查氏差一点高兴的哭了,赶忙煮喜蛋,应酬客人,一天到晚乐滋滋的。外面传出许多话,说陈庆同考前,母亲做过什么梦等,叫陈独秀哭笑不得。1937年,陈独秀写《实庵自传》说:

我们这一门姓陈的,在怀宁本是一个小户人家,绅士们向来是瞧不起的,全族中到我的父亲时才有一个秀才,叔父还中了举,现在看见我们弟兄又都是青年秀才,不但另眼相看,而且造出许多神话,说我们家的祖坟是如何如何好风水,说城外迎江寺的宝塔是陈家祖坟前一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