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19

第19章 5、正话反说,容易让人接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重复多了,人们就会形成错觉,规劝别人的话必须难听,不难听的话不配称作“忠言”。其实,事实也未必尽然,关键看你怎样说。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扬言要杀掉敢于触犯龙颜的魏征,长孙皇后闻之十分着急。

如果用逆耳的“忠言”劝说李世民,李世民不仅不可能接受,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于是,会说话的长孙皇后取顺耳之言,规劝李世民。

她说:“自古以来主贤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当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话就讲,今魏征敢于直言劝谏,全赖圣上贤明……”李世民闻后龙颜大悦,打消了杀魏征的念头。

秦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优旃。

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苑,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大臣们虽然知道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谁也不敢阻止秦始皇。

这时,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如果敌人从东方来了,可以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不用士兵了。”秦始皇听了不禁笑起来,而且改变了扩建御苑的决定。

优旃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皇上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皇上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这样,表面上赞同了秦始皇,同时也保全了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它促使秦始皇醒悟,从而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劝说别人时,往往只强调动机的利他性和方案的选优性,而忽略了别人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和说服方法的技巧性,让人觉得是被迫接受的,而非出于主观自愿。

自己也许意识不到,说话方法不当,恰巧抵消了动机和方案的优势。

一旦别人不接受自己的劝说方式,想通过交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将化为乌有。

西方管理学家认为:怎样干,往往比干什么更重要。

直言不讳固然可贵,但毕竟上下有别,作为一名进言者,一定要学会说话的方式、方法,使对方易于接受,使自己的观点顺理成章地传达出去。

交谈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科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如果仅仅靠古人的几条垂训和社会上人们的经验总结,是很难学好这门课的。只有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交谈,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会真正懂得交谈与交际间的具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