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50

第50章 7、把“我们”挂在嘴边

与人交谈时,把“我”变成“我们”没有任何坏处,经常把“我”字摆在前面的人,会给人留下独断专行、自高自大的印象,对与人交往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能把“我”字变成“我们”,则显得非常谦虚,说出来的话别人也更愿意听。

一家公司想在100多位应聘者中间,选择两位最适合的人选,经过千挑万选,共选出了三位。为了招聘两位最优秀的员工,负责招聘的高层领导,决定让这三个人进行最后的角逐。

招聘负责人给这三个人出了一道题:假如让你们三个人一起去森林探险,返回途中,车子抛锚了。这时,车内只有四样东西供你们选择,这些东西分别是:刀、帐篷、水、绳子。但帐篷只能容下两个人,水也只有一瓶。

其中的一位男士说:“我选择刀、帐篷、水、绳子。”

负责招聘的高层领导问:“你为什么把刀放在第一位?”

这位男士说:“我不想害人,但防人之心还是要有的。帐篷只能睡两个人,水也只有一瓶,万一有人为了争夺生机,想谋害我怎么办?我把刀拿到手,也好进行自我救助啊。”

第二个应聘者是位女士,她说:“水、帐篷、刀、绳子这四样东西是我们大家都需要的物品。”

这位女士的一句“我们大家”,引起了招聘负责人的兴趣,他微笑着说:“说说你的看法。”

女士解释说:“水是生命之源,尽管只够两个人喝,但大家都谦让一点,省着点是可以共同度过危机的。虽然帐篷只够两个人睡,但三个人可以轮流睡。刀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当我们遇到不好走的路时,可以用绳子把大家绑在一起,以防丢失。”

第三位男士的回答,与这位女士的答案大致相同。

结果,第一位男士被淘汰出局了。

一位心理学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请三个人分别扮演专制型、放任型与民主型三种不同类型的领导,统计结果表明:采用民主方式管理下属的领导,最受人敬佩,而他带领的团队,也最具有凝聚力。同时,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非常喜欢说:“我们”。

“我们”这个词,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但能给听话者带来亲切的感觉,还可以体现出讲话者的深明大义与宽广的胸襟。使听话者倍感尊重,而说话者也会有所收获。用这种双方受益的说话方式与人交谈,又何乐而不为呢?

小孩通常喜欢说“这是我的”、“我要……”、“你不许动我的东西”等,对于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人们可能不会在意,但如果这些话出自一个大人之口,就令人很难接受了。人们会将这类人归结在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行列当中,这就相当危险了。究其原因是“我”字惹的祸。

颁奖大会上,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之所以能获奖,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同事们帮了我很大的忙,他们为了这个项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我的领导,他们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给我们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所以,今天大家给我的荣誉,应该属于大家,我仅代表我的同事、领导谢谢大家的厚爱。”其实这些话,多半是言不由衷的,但是,却能为自己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事、领导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自然觉得你是个有心人,从而对你倍加关照。

中国人的个性中,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内敛,而这种个性,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一个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表现自己,把功劳归在自己的头上,却将过错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很令人讨厌,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除非他是团队中的头号人物。否则,将体会到被人孤立的滋味。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应把集体观念摆在首要位置,把“我们”挂在嘴上,这会为你的社交开启绿灯。

与人交谈时,用“我”和“我们”的差别,就在于听者的感受。人们都比较喜欢听“我们”这个词,认为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如果将“我们”换成“我”,听话者心里必然会产生想法,认为你对他不够尊重,你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从而对你提高防范之心。聪明的人应该时常把“我们”挂在嘴上,让说出去的话,发挥出联络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