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59

第59章 7、说出满足他人愿望的话

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心中的愿望而活着,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在与人交往时,如果能了解对方的愿望,并对症下药,势必会得到对方的回应。尤其是在劝说别人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多年来,卡耐基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骑马,以此作为消遣,像古时高尔人的传教士一样。

他很喜欢橡树,所以每当他看见一些小树及灌木被人为地烧掉时,就非常痛心。这些火不是由粗心的吸烟者所致,它们大多是由到园中野炊的孩子们引起的。有时这些火蔓延得很凶,以致必须叫来消防队员才能扑灭。

公园边上有一块布告牌,上面写道:凡引火者应接受罚款或拘禁。但这布告竖在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能看见它。有一位骑马的警察在照看这一公园,但他对自己的职务不大认真,火仍然经常蔓延。

有一次,卡耐基跑到一个警察身边,告诉他一场火正急速在园中蔓延着,要他通知消防队。他却冷漠地回答说,那不是他的事,因为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卡耐基急了,从那时起,他总是自愿承担保护公共场所的责任。最初,他没有了解到孩子们爱玩的欲望。当他看见树下起火时,就非常不快,急于想做出正当的举动来阻止他们。他上前警告他们,用威严的声调,命令他们将火扑灭。如果孩子们不听他的话,他就恫吓要将他们交给警察。这只是在发泄情感,而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结果呢?孩子们虽然遵从了——怀着一种反感的情绪遵从了,但当卡耐基离开以后,他们又重新生火,并恨不得烧尽公园。

多年以后,卡耐基懂得了一些有关人际关系学的知识,于是不再命令或威吓孩子们,而是走到火前,向孩子们说道:“孩子们,这样很惬意是吗?你们在做什么晚餐?……当我是一个孩童时,我也喜欢生火——我现在也很喜欢。但你们知道在公园中生火是极危险的,我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但别的孩子不会像你们这样小心,他们过来见你们生了火,所以也会学着生火,回家的时候也不扑灭,以致火在干叶中蔓延烧毁了树木。如果我们再不小心,这里就不会有树林了。因为生火,你们可能被拘捕入狱。我不干涉你们的快乐,我喜欢看到你们快乐的成长。但请你们即刻将所有的树叶,耙得离火远些——在你们离开以前,要记得用土把火堆盖起来,下次取乐时,请你们在山丘那边沙滩中生火好吗?那里不会有危险。多谢了,孩子们。祝你们快乐。”

这种说法产生的效果就不同了,它使孩子们产生了一种同卡耐基合作的欲望,没有怨恨,没有反感。他们没有被强制服从命令,保全了面子。他们觉得好,当然,卡耐基也感觉很好,因为他在处理这件事情时,了解了孩子们的欲望,并以此对症下药,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与人会谈以前,如果对于我所要说的,以及对方似乎要回答的东西没有一个清楚的观念”,哈佛商学院的一位院士说,“我情愿在那人办公室外的人行道上踱上两小时,而不愿走进他的办公室。”

在与人相处时,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欲望,才能对症下药,说出适宜的话,才能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有人认为:人类的欲望数不胜数,有的若隐若现、含糊不清,还有许多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但不管怎样,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说服高手在劝说某人时,一般情况下都能清楚地了解对方心中的欲望,对症下药,进行劝说。

杰克的儿子已经到了上学年龄,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可是,当夫妇二人准备出发时,发现孩子正趴在沙发里哭闹。杰克大步走到孩子面前,大声说:“你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必须给我上学,赶快准备出发。”可是,孩子并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做,反而哭得更凶了。杰克看到此种情景后,非常恼火,可又无可奈何。这时,妻子走到丈夫身边说:“孩子是不想上学,你不能用这种方法对他说话,这样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妻子想:“假如学校里有什么人或物,能吸引孩子到学校去,那么孩子会自愿上学的。”于是,走到孩子身边说:“孩子,学校里的生活非常精彩,有你喜欢的小朋友,还可以画你喜欢的画,唱你喜欢的歌曲,老师和同学们会和你一同做游戏,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这一招果然奏效,孩子瞪大眼睛问:“妈妈说的是真的吗?”妻子坚定地点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跑到杰克夫妇的房间,要求他们赶快送他去幼儿园。

劝说某人时,激烈的言语,未必能够起到说服的效果,而满足对方的愿望,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哈利?欧佛垂在极具启发性的《 影响人类的行为 》一书中写道:“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不论在商场、家庭、学校或政治上。对那些自认为是‘说客’的人,有句话可以算是最好的箴言:首先要激起别人的欲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无论是在商场、社交场合,还是在家庭生活中,与人交谈时都要时刻揣摩对方的欲望,及时说出满足对方欲望的话,这不但会使你成为说服高手,还可以赢得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