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61

第61章 1、利益打动人心,言辞晓以利害

说服他人时,若从他人的利益出发,可以令被说服者心甘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这就是以利益打动人心,以言辞晓以利害的好处。

肿瘤患者放疗时,每周需测一次血常规,有的患者拒绝检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这种监测的目的是确保自己是否健康。

一次,护士小王走进4号病房,对王大嫂说:“该抽血了!”

患者拒绝说:“不抽,我太瘦了,没有血,我不抽了!”

小王耐心地解释说:“抽血是因为要检查骨髓的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等,血象太低了,就不能继续做放疗,否则人会很难受,对身体也不好。”

患者好奇地说:“降低了,又会怎样?”

小王说:“降低了,医生就会用药物使它上升,仍然可以放疗!你看,别的病友都抽了,一点点血对你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再说,还可以补充过来呀。”

患者被说服了,他点点头说:“好吧!”

说服他人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随意批评他人。因为,不同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说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心,不要随意批评。如果小王说,“你不能这样做!”、“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你怎么又不抽血呢?就你的主意多!”……像这些批评人的话,极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达不到说服他人的目的。

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一开始就站错了队,他们总想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结果激起了被说服者的逆反心理。

在说服别人时,首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利害关系,把对被说服者有利的因素一一陈述出来,这样,被说服者会认为你是诚心诚意地为他着想,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时,他的心理防线便会逐渐松弛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地实现说服目的。

说话时,如果只围绕自己的利益讲话,别人会怀疑你的动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经过现实生活的洗礼,人们善良的本性也可能会有所改变,嫉妒、怀疑便成了现代社会的“特产”,人在这种“风气”下,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务实,凡是触及自己利益的问题,都要仔细斟酌。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说话时不注意这一点,很可能招人非议。

人们在利益面前,很少持躲避心理,当你站在被说服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被说服者会认为你是在为他的利益着想。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来,他们往往会怀疑你的动机。因此,说服别人时要学会用利益去打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