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65

第65章 5、说软话,赢得好感

每个人都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头,有一颗不甘人下的好胜心,这使人们与别人较着劲,也与自己较着劲。其实,有时这种情况是一个好现象,只是注意要把它用在恰当的地方。倘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跟别人争个你死我活,不想在言语上输给别人,这就违背了争强好胜的真实意义。

一位刚毕业的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一位学生竟然在作文中公然责骂老师,愤怒的情绪,顿时充满了他的胸间,想找到这位同学,并严厉地批评他一顿。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把该学生叫到办公室,声色俱厉地指责一番,未必会起到什么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可能激发一场争吵。于是,他找到这位同学后,说:“同学,老师知道有时候自己做得不够好,忽略了同学们的感受,不过老师可以肯定地说,这都是为了你们好。以后,老师再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你来告诉老师可以吗?”该学生严肃、戒备的表情顿时缓和了,对老师说:“老师的做法虽然是为了学生好,但也要讲究方法,我为我的行为向您道歉。”就这样,交谈气氛一下子放松了许多,一场可能爆发的争吵,就这样被“软话”化解得一干二净了。

与人交谈过程中,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不要故意表现出比别人强,这很容易激发别人的好胜心。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对方势必会筑起一堵心理防御墙,对你严加防范,这对进一步交流,没有任何好处。与人交谈时,如果想吸引对方与你深入交谈、加深友谊,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方树立“自己不比对方强”的观念,让对方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一点非常重要。

华盛顿特区有一位名演员,他是出名的花花公子,为他倾心的女性数不胜数,其中一位是这样形容他的:“他在女孩子面前总表现出一副弱小无助的模样,说话时很容易触动我的‘母性’本能,他经常说:‘我真笨,连鞋带都绑不好’,每当他这样贬低自己时,我就会凡心大动,不由自主地去接近他。他就是靠这种方法赢得女性的欢心的。”

好胜心人皆有之,若要广结人缘、扩大人际关系,就应该成全别人的好胜心,即使心里不服气,在言语上,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辛苦建立起来的友谊,很可能被人们那争强好胜的心态所破坏。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都喜欢在他人面前显贵,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便喜欢上了抬杠,凡事都要与他人争个头破血流,非要分出个胜负,目的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智慧有多高,显示自己是个多么有想法、多么厉害的人。

这种人只要一搭上话题,马上就针锋相对,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们总要予以反驳。当你说“是”时,他们一定要说“否”;当你说“否”的时候,他们又会说“是”了。总之,事事都要出风头,时时都想显示自己。实际上,这样的人,并不一定是才华横溢的人,很可能是胸无点墨、脑袋空空、没有主见的人。

这种与人抬杠争风的做法,并不是智者所为。凡事都想抢占上风的人,在与人抬杠时,都摆出一副不把别人逼进死胡同誓不罢休的架势,其下场不用说大家也清楚。

这样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虽然在口头上赢了对方,但又得到些什么呢?只不过是赢得了一些虚荣心罢了,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友谊的破裂与个人形象的毁灭,实在不值得。

与人交谈时,那些喜欢自我表现的人,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跳梁小丑,难成什么大器,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虽真理在握,却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而后者天生就具备一种吸引力,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的周围。

倘若能将自己的一副好口才,用在谈判、辩论场合上,也是可以的,但事实上,人们争论的往往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因为这些小事,而与人逞强争辩实在没有意义。

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聪明人都善于退让,关键时刻充当个“愚者”,不在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口才,变主动为被动,这样一来,不但尊重了别人,还赢得了对方的好感,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