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68

第68章 1、反唇相讥,回击不怀好意者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别人对你一片真诚,你也应真心相待。但对那些不怀好意者,不妨给他点颜色看看,消消他的气焰。

一天,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时遇见一个对自己作品抱有成见的人,这个人曾经将歌德的作品批判得一文不值。这次相遇,真可谓是狭路相逢。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而歌德却微微一笑道:“我正好和你相反。”说完往路边一站。那个不怀好意的作家,顿时满脸通红、进退不得。

显然,那个无礼的批评家是想让歌德当众出丑,所以才说出这种粗俗无礼的话。不料,歌德不但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用一句巧妙的话,回击了那个无礼的批评家,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既教训了对方,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体现了高雅的风度。这是一种反唇相讥的说话方式,它往往能抓住对方侮辱性的话题,然后加以改造,使其具备另外一种含义,回敬给不怀好意者,回敬的语言往往是简单、精巧、意味深长的。

回击的方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

(1)抓住问题的实质

面对不怀好意者的挑衅,不要只把问题局限在问题的表面,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这样有利于改变自身处境,给不怀好意者有力一击,使其自食恶果。

莫洛托夫是苏联首任外交部长,这位贵族出身的外交家曾经因出身问题而遭到了不怀好意者的攻击。在一次联谊大会上,一位英国工党外交官向他提出了一个刁钻问题,说:“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是矿工,我们两个究竟谁能代表工人阶级呢?”莫洛托夫面对这个不怀好意者的提问,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他不慌不忙地说:“对的,不过,我们两个都当了叛徒。”对方听到莫洛托夫的这一回答后,闭口不言。倘若莫洛托夫与对方纠缠在出身问题上,势必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样一来,他不但使不怀好意者无言以对,还把自己的风度展现出来了,而不怀好意者,却落得个“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下场。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是一位生活俭朴的作家,他对穿着没有太多讲究。一次,一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德国人,看到罗蒙诺索夫那破旧的衣衫,不禁挖苦道:“在这衣服的破洞里,我发现了你的才学。”罗蒙诺索夫没有打算给这个不怀好意者留任何情面,毫不客气地说:“先生,从这里我却看到了另一个人的愚蠢。”那个不怀好意的德国人原本想借此羞辱罗蒙诺索夫一番,没想到却被罗蒙诺索夫说得无言以对。其实,生活节俭本是一件好事,那个德国人显然是有些小题大做,其最终目的,就是想让罗蒙诺索夫出丑,可是罗蒙诺索夫却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利用巧言使那不怀好意的德国人自觉无趣,知难而退了。

以上这两个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回击不怀好意者的时候,不要停留于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准时机给不怀好意者以沉重的一击。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击对方时,要着力于词语的选择上,力求精辟、准确、内涵丰富。从字面上看,这些词语轻描淡写,仔细琢磨却“话中有话”,当对方领会到话中隐藏的含意时,已为时晚矣。

(2)以比喻对比喻

有些不怀好意者在贬低他人时,总喜欢将人比作一些不雅的事物,以此来达到讥讽、贬低别人人格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回击办法,就是以比喻对比喻,不妨用同样的思路回击不怀好意者。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提出以后,得到了赫胥黎的全力支持,为了维护和宣传达尔文的这一学说,赫胥黎与宗教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为了诋毁赫胥黎,教会诅咒他为“达尔文的斗犬”。在伦敦的一次辩论会上,赫胥黎受到了宗教头目的攻击。当他们看到赫胥黎步入会场时,便破口大骂道:“当心,这只狗又来了!”赫胥黎并没有把他们的谩骂放在心上,而是不屑一顾地说:“是啊,盗贼最害怕嗅觉灵敏的猎犬。”这样一来,那些无聊的教会头目便没话可说了,只能自认倒霉闭上了嘴。

在这里,双方都用了“比喻”的方法,而赫胥黎运用得尤为巧妙,那些不怀好意者骂他是条狗,而他又巧妙地把“盗贼怕猎犬”这一人所共知的常理搬了出来,明确了宗教头目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戳穿了宗教头目的丑恶本质,维护了真理。

克雷洛夫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由于身材肥胖,面色较黑,曾遭到两位花花公子的嘲弄。—天他在郊外散步,迎面来了两位花花公子,他们看到克雷洛夫的外形后,哈哈大笑地说:“你看,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洛夫答道:“怪不得青蛙开始叫了!”这句巧妙的回答果然奏效,两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灰溜溜地离开了。

用以比喻对比喻的方法回击别人,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两种喻体间的相克关系,使自己的思想附加到喻体上,从而起到回击不怀好意者的目的。

(3)请君入瓮

当别人有意令你难堪时,最好的解脱办法莫过于把对方引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使其独自品尝被算计的苦果。

一天,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正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能告诉我您在想些什么的话,我愿意支付您一美元。”萧伯纳一听,笑着说:“天啊,我思考的问题连一美元也不值。”萧伯纳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金融家想以一美元来戏耍萧伯纳,没想到萧伯纳却把一美元与他联系了起来,自己吃了个哑巴亏。

著名诗人海涅是一位犹太人。有一天,一位年轻学者充满不屑地对海涅说:“你知道在塔希提岛上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那岛上,既没有犹太人,又没有驴子!”海涅一听,冷静地答道:“不过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俩一起到塔希提岛上,那情形将会怎样呢?”年轻学者被驳斥得抓耳挠腮、面红耳赤地离开了。

以上这两个事例,都充分验证了请君入瓮的好处,这是回击不怀好意者最为有力的手段之一。

那些不怀好意者的攻击,通常情况下都是有预谋的,此时,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达到目的,就要使那张伶牙俐齿的嘴发挥效用,运用一些巧妙的语言给不怀好意者沉重一击,使其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