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青青野草
8220400000002

第2章 风雨黎明(2)

第2章 风雨黎明(2)

俗话说:八月暖、九月温、十月小阳春。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天气依然是那样的暖和。秀兰妈在门口搓洗着一大盆的衣服,十岁的秀兰指着盆里一件粉色的上衣问:“这么好看,谁的呀?”

“听你杨大妈说,是你韩家姨妈的。”

“姨妈?我怎么从没见过呀?”

“她家有钱,过的好,和咱家不一样。她不来咱家,所以你没见过。”

“那咱们上她家去玩不行吗?”

“咱们不干那没骨气的事儿,让人笑话。”

“不能去她家……”秀兰寻思一阵子又说道:“妈,我想和志刚哥、铁蛋他们一块儿去捡破烂换钱,行吗?”

“扯蛋,你一个丫头片子,能捡什么破烂?在家老实呆着。”

“不嘛,我就要去。”

秀兰妈抬起头看着女儿说道:“怎么,现在妈的话都不听啦?”

秀兰低下头,小声说:“我都和他们说好了,有志刚哥,李全,还有铁蛋……”

“那也不行,你去了只能给他们添麻烦。”

娘俩正说到这儿,志刚他们几个走了进来,志刚看了秀兰一眼,说道:“郑婶,我想带秀兰和俺们一起去捡破烂,行吗?”

秀兰妈抬头,整理一下头发说:“她一个小丫头能捡到什么破烂?只能给你们添麻烦。”

“没什么麻烦,她在家也是闲着,让她跟俺们去吧,俺们几个会照顾好她的。”

“是啊,郑婶,”其他几个伙伴也随声附和着,“没什么麻烦,俺都能照顾她。”

秀兰扯着母亲的胳膊说:“让我去嘛,让我去嘛。”

“你松手!还让不让妈干活啦?”

“我就要去嘛。”

秀兰妈看见女儿死缠着不放手,无可奈何的答道:“好吧,好吧,我管不了你了,去吧,可得早点儿回来呀。”

志刚拉过秀兰,高兴的说道:“你妈同意了,咱们走吧。”

秀兰乐呵呵地回到屋子里,拿上准备好的小篮子和志刚他们一道走出东关胡同……

从这天起,东关胡同捡破烂的孩儿群中有了一个女孩儿。他们走街串巷,凡是有垃圾堆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志刚是头头儿,他对什么地方有工厂,在哪儿能捡到东西都了如指掌,并且每天要到什么地方怎么做都提前做了小计划。

这天的天气格外冷,他们按着计划来到北山,在一个日本人办的工厂门外垃圾堆上翻找着有用的东西。秀兰抬头看了看天,对志刚说:“志刚哥,过晌了,咱们回家吧。”

志刚盯着厂门口,说道:“不急,做饭的德祥叔还没出来呢,咱们再等一会儿。”

“他能来吗?”

“能,这是说好的。你看你看,这不来了吗?”

秀兰看见一个中年男人系着围裙挑着垃圾担子出现在厂子门口,看见他朝门卫点点头,然后朝垃圾堆走了过来。秀兰认识他,他家也在东关胡同。

德祥叔倒了垃圾,大声说道:“你们这些小东西,又跑到这儿来乱扒拉,把这儿弄成什么样儿啦?赶紧走吧。”说完之后,挑着担子转身走回厂门里。

志刚在他倒出的垃圾里翻出两个纸包,迅速装进筐里,又捡些葱头菜叶盖在上面,然后领着伙伴们离开了垃圾堆。

回来的路上,虎头虎脑的铁蛋凑到志刚跟前,笑嘻嘻地说道:“杨哥,今天德祥叔又给咱们什么好东西啦?”

志刚回头看了看,道:“别急,前头拐了弯儿有个小阳坡,咱们到那先歇一会儿。”

他们很快来到了土坡下,志刚翻出纸包打开,看见是两个雪白的馒头。铁蛋禁不住咽一下口水说道:“哇!大叔对咱们可真好啊。”

“那还用说嘛。”志刚递给铁蛋一个,接着说:“你和李全一人一半。”他把另一个馒头掰开,把多半的递给了秀兰,说道:“你吃吧。”

秀兰接过馒头,看着别人狼吞虎咽,却捡起包馒头的纸,重新把自己的馒头包了起来。志刚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吃啦?”

“我要拿回去给妈吃。”

三个男孩儿顿时愣住了,志刚把吃剩下的那一小块馒头递给秀兰,“那你把这点儿吃了吧。”

铁蛋的馒头都在嘴里了,李全也把自己吃剩的递给秀兰,“我这点儿也给你吃吧。”

秀兰慌忙说道:“不要不要,我不要。”

“那你怎么也得吃点儿呀。”志刚关切地说道。

秀兰急了,推开同伴,拎起篮子就跑。慌乱中突然摔倒,右小腿划个口子流了血,她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志刚跑了过来,看了看伤口,从自己上衣撕下一块布,一边包扎一边说道:“别哭了,我带你去诊所,让大夫上点儿药。”回头又对李全铁蛋他们说:“你们把俺俩的东西捎回家去,我带秀兰去找大夫。”

李全说道:“这几个筐铁蛋自己就行了,我和你一起去。”

“那也行,铁蛋,那你自己带上这些筐回家吧。”

铁蛋挠了挠头,说:“好吧,那你们早点儿回来呀,晚上我去找你们。”

志刚和李全扶着秀兰来到了西街诊所,正在看书的大夫见了忙问:“你们这是怎么弄的?”

志刚道:“她摔跟头把腿划破了,你给看看吧。”

“天这么冷,你们怎么也不加点儿小心?”大夫边说边指了指靠墙的床,让秀兰躺下,卷起她的裤腿,解开布条看了看,又道:“不要紧,这点儿小伤上了药,过两三天就没事儿了。”他转身从桌子上拿来了药水瓶、绷带,给秀兰上药包扎好,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家是哪儿?天这么冷,在外头乱跑什么呀?”

“我叫郑秀兰,家在东关胡同里头。”

“姓郑?在东关胡同?”大夫思索一下接着又问道:“在早那儿有个郑铁匠,你知道吗?”

“那是我爸爸,你怎么知道我爸爸?”

“你爸的名声大了,城里人没有不知道的。”

“那你姓什么?”秀兰问道。

大夫皱了一下眉头,说:“我姓韩,叫我韩大夫就行了。”

秀兰猛然想起母亲讲述的姨妈,对志刚说:“志刚哥,回去吧,咱们不该来这儿。”

韩大夫听了不高兴地说道:“你这是什么话?是我请你来的吗?”

秀兰下地,说:“志刚哥,咱们快点儿走哇。”

志刚闹不清楚怎么回事儿,见秀兰态度坚决,忙说:“大夫,俺来的急,忘带钱了,回家拿来给你行吗?”

“不用,我也不要了,你们走吧。”

此时,里屋的门开了,走出一位肤白清秀的女人,大夫转过头对这个女人说:“这个小姑娘是你那个什么姐姐的闺女,到底找上门来了,有什么话你就和她说吧。”

女人睁大了眼睛走近秀兰,问道:“你就是小秀兰?”

秀兰点了点头。

“秀兰哪,论起来,你应该叫我姨妈才对。这么多年了,我也一直没去看看你们,真是不应该呀。你妈还好吗?”

秀兰没有回答。这时,里间又走出来一个与志刚年龄相仿个头儿稍高的男孩,指着秀兰问道:“妈,她就是你说的郑家妹妹?”

韩大夫喝道:“她是谁关你什么事儿?回去看书去。”

“看书也不能一天到晚都看书吧?整天闷在小屋里,闷出病怎么办?”女人生气的说道:“世清,去把早晨烙的饼分给他们吃。”

“好咧。”男孩闪眼又看了一眼秀兰,进去拿来一盘烙饼分给志刚、李全和秀兰。

大夫觉得没趣,进里屋生闷气去了。女人捧起秀兰的脸仔细端详着说:“咳,多俊的女孩儿,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女儿该有多好……这么小就出来受罪,真可怜哪……你姨夫胆子小,掉个树叶都怕砸脑袋,他说什么你也别往心里去。这么多年,又是住在一个城里都不敢去串门,这都怪你姨妈没主见。你回去跟妈说,是我对不起她,一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儿……你别急着走,在我这儿住两天,等伤好了,我送你回家。”

秀兰道:“我要回家,从早晨出来就没回去,妈该着急了。”

“实在要走,我就给你拿几件衣服。”女人又进了里屋。时间不长,捧出一个包袱交给秀兰,“这些衣服拿回去给你妈,有的改一改你也能穿。”

“我不要,妈妈说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我不是别人,是你姨妈呀,你拿着吧。”

志刚上前接过包袱说道:“她有伤,我带回去送给郑婶,你放心好了。秀兰,咱们该回家了。”

“那我就不留你们了。秀兰,回去告诉你妈,说我过些天去串门,你也知道姨家大门了,有空儿就来玩吧,听见了没?”

秀兰点点头,和志刚、李全走出了房门。

姨妈送秀兰出门回来,大夫的脸色已经发青了,“怎么的?你还要上她家串门?不要命啦?”

“干什么不要命?她家门上挂杀人刀了吗?”

“差不多,日本人……”

“日本人怎么啦?秀兰她爸的事儿都过去好几年了,还能总扯着不放吗?”

“日本人要是那么想就好了,不要说过去几年,就是再过去十年,二十年,她家的事儿也不能算完。”

“瞅你说话那个样儿哪像个男人?你以为小日本能在咱这儿呆一辈子呀?呸!做梦去吧。”

大夫惶恐地朝外面看了看,说道:“行了行了,我不和你说了。你小心点儿,别瞎嘞嘞,咱们有家有孩子,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容易吗?”说完之后他出了里屋,走到外屋接着生闷气去了。

走在大街上的志刚一边扶着秀兰,对她说道:“我看你姨妈挺好的,你怎么就不爱搭理她?”

“她家有钱,和俺家不一样。听我妈说,她们并不是亲姐妹,我这是头一回看见她。”

“别管有钱没钱,对咱们穷人好就行。她给吃的,还给衣服,我看就是好人。你那姨夫可不咋样,对儿子呲牙瞪眼的,那是给咱们看的,撵咱们走哇。”

拿着包袱的李全接着说道:“不管咋说,他给治伤不要钱,可以算个半拉好人。”

志刚反驳他:“什么半拉好人?你呀,不会看人。”

秀兰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说:“我腿疼,走不动了,想坐一会儿。”

志刚道:“那我背你走吧。”

“不用,我就想坐一会儿。”

李全道:“杨哥,天还早着呢,咱们坐一会儿再走吧。”

“那也行,咱们就少坐一会儿。”志刚把秀兰扶到路边的一堆石头上,“咱们说好了,天冷,就坐一会儿,铁蛋现在还不知道急成什么样儿了呢,保不准还能找到这儿来。”

李全:“是啊,他可吃大亏了,连个烙饼也捞着,还得挨家送筐。”

志刚:“我给他留一个烙饼了,要不的话,他就不干了。”

天色渐渐阴暗了下来,扬扬洒洒飘起了雪花,不远处凸字形的大白楼上飘动着的日本太阳旗也渐渐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