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48

第148章 董袁交恶

“原文”

董卓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1]!董侯似可[2],今欲立之,为能胜史侯否[3]?人有小智大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4]。刘氏种不足复遗!”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5]。今上富于春秋[6],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废嫡立庶[7],恐众不从公议也。”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8]!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9]!”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10]!”引佩刀,横揖[11],径出。卓以新至,见绍大家[12],故不敢害。绍县节于上东门[13],逃奔冀州。

“注释”

[1]毒:恨。[2]董侯:即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后汉书·何皇后纪》:“董太后自养协,号曰董侯。”[3]史侯:即汉少帝刘辩。《后汉书·何皇后纪》:“生皇子辩,养于史道人家,号曰史侯。”[4]且尔:如此。[5]兆民:万民。[6]富于春秋:年轻。[7]嫡:嫡亲。刘辩是皇后所生,所以是嫡。庶:刘协是王美人所生,所以是庶。[8]竖子:小子。蔑称。[9]尔:你。利:锋利。[10]健者:豪杰。[11]横揖:横过刀来作揖。[12]大家:大族豪门。[13]县:悬。节:符节。

“译文”

董卓对袁绍说:“天下的君主,应该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当想起灵帝,就使人愤恨。‘董侯’看来还可以,现在打算立他为皇帝,不知他是否能胜过‘史侯’?有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谁知道他又会怎样?如果他也如此,刘氏就不值得再留种了!”袁绍说:“汉朝统治天下四百多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尚且年轻,没有过失传布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董卓手按剑柄,呵叱袁绍说:“小子,你胆敢这样!天下大事,难道还不是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够锋利吗!”袁绍勃然大怒,说:“天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董卓因新到洛阳,见袁绍大族豪门,所以没敢害他。袁绍把符节悬挂在上东门,逃奔冀州。

“点评”

董卓迷信武力,残暴蛮横,不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就难怪他的政治生命是如此短暂。董卓与袁绍的斗争,是地方军阀和世家大族的矛盾。皇帝已成傀儡,地方军阀和世家大族开始争夺农民起义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