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99

第199章 忠心为国

“原文”

初,亮表于汉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馀饶[1],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2],以负陛下。”卒如其所言。丞相长史张裔常称亮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3]!”

“注释”

[1]馀饶:富馀。[2]赢财:多余的钱财。[3]佥(qiān):全,都。

“译文”

当初,诸葛亮曾经上表汉王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富余,我没有别的收入增加家产。臣死去之日,不让家内有多余的绢帛,家外有多余的钱财,而有负陛下。”最后,果然如其所言。丞相长史张裔常称赞诸葛亮:“他行赏不遗忘疏远的人,处罚不宽恕亲近的人,封爵不允许无功者取得,刑责不因为是权贵而免除。这就是贤者和一般人都能够忘身报国的原因。”

“点评”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他的人品的崇高,更使他成为一个贤相的典型,诸葛亮是一个集公、忠、能、勤于一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