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226

第226章 忠感人主

“原文”

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1],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2]!朕还台[3],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4]。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5],其罪小;不备不虞[6],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7],南寇未灭[8],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9],马二匹,鹿十头。

“注释”

[1]畋(tián):狩猎。[2]笔头奴:古弼头尖,所以皇帝如此骂他。裁量:算计。[3]台:台阁。[4]坐诛:牵连受诛。[5]盘:纠缠于。[6]不虞:不测。[7]蠕蠕:即柔然。南朝时译为蠕蠕。[8]南寇:指南朝刘宋。[9]一袭:一领,一件。

“译文”

八月,乙丑(初三),北魏国主拓跋焘去河西狩猎,尚书令古弼留守。拓跋焘下诏让古弼将肥壮的马送给打猎骑兵,但古弼提供的却全是瘦弱的马。拓跋焘勃然大怒说:“笔头奴胆敢对我的诏令打折扣。我回去,先砍了这个奴才!”古弼的头长得很尖,拓跋焘经常把他的脑袋比作笔尖。古弼的属下非常惶恐,唯恐受牵连被杀。古弼说:“我身为人臣,不让人主沉湎于游玩狩猎之中,这个罪过是小的。如果不预防国家出现不测,使国家缺少军队所用的物资,这个罪过才是大的。现在蠕蠕正处于强盛时期,南方贼寇还未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所用,瘦弱的马供打猎所用,这是为国家作长远打算,虽然被处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况且这一切是我一个人所为,你们不必担心。”拓跋焘听说后,感叹说:“我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之宝呀。”于是赏赐给古弼一套礼服、两匹马和十头鹿。

“点评”

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得罪皇帝,这样的忠臣非常难得。说到底,这类忠臣还是替皇帝考虑,是为皇帝的长远利益作打算,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谅解。